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淮师学子三下乡:千年的经济命脉,不灭的文化符号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赵梦园

城市因“运”而生,文化因“运”而活,舳舻相会行千里,运河绵延是扬州。

漫步运河河畔,感受古运河千年魅力。2023年7月12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坚定文化自信,探索文旅发展”新时代京杭大运河扬州段河岸发展历程调研团,团队成员赵梦园,在新时代的命运之轮上,与从远方驶来的运河上的舟楫相遇,两千年的颠沛流离,让古运河再次呈现在新时代的面前。踏进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那一刻,大运河厅内桨声帆影,对于海晏河清的古运河记忆,在一件件古文物的出现下,愈发清晰。

它曾见证了数个朝代的兴替,两千年持久不息的流淌,在风雨中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它是历史上维系王朝生命的命脉,它不仅是加强中央政权对南北的控制的重要枢纽,同样也是加强对北方军事的战略支撑的强大支柱,历代王朝的兴盛都离不开水利二字,而它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更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它便是最著名的京杭大运河。

悠悠运河水,半部中国史。大运河博物馆围绕大运河为主题展开,分为十三个展厅。本片文章主要是围绕“大运河文化”,“运河上的舟楫”,以及“因运而生——古运河街肆印象”这三个展厅来叙述。运河上经久不衰的船楫,穿过了春秋战国的烟火,载来诸子百家的争鸣,而今顺流而下,迎着新时代的东风再次起航。走进大运河文化厅,映入眼帘的是馆壁上铿锵有力的大字:锦帆未落干戈起,御舟又侯运河滨。两千年的奔波,朝代更替不断的战火,它已经伤痕累累。回顾往昔,它流淌着唐宋的水,河畔串起明清的镇,如今放慢脚步,缓缓流进繁华的都市里。向厅内走,大运河的发展史如一卷画铺展开来,追溯起源,隋炀帝开凿,修建,而古运河扬州段正是大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它与隋炀帝开凿的古邗沟路线大致吻合。从瓜州至湾头,构成著名的“扬州三湾”。

大运河的修建在历史上,曾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隋炀帝时期,大运河一经完工,隋炀帝便几番下江南游玩,花大量财力制作巨大龙舟,即使隋炀帝的奢侈无度遭后世指责,但大运河的修建完成却是遗世之宝,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宝藏。顺着画卷走,来到宋朝,大运河得到巩固和拓展,成为南北交通和东西联络的极其重要的商贸物流大道;元代,西北隆兴王朝与南京政权的来往中,大运河再次得以繁盛充盈;清代至今,大运河成为人们追忆往昔的历史名胜古迹。

运河上的舟楫,千年运河,百舸争流。大运河自建成以来,承载着历代王朝的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和政治运输等重任。古人曾称赞大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天下漕运,掌握在拥有大运河之地利的君王手中,虽过分绝对,但也凸显出大运河对当时的经济起到重要作用。古代运河,掌管漕运,因此,运河上的船楫以漕船居多,漕船也称货物船,古代用这些船运输粮食,茶叶,马匹等各类物资。自运河开凿以来,船只的建造也逐渐不足为奇,在该展厅内,便有大量的船只模型,隋代的龙舟,清代的康熙座船,清代的灯舫,也有流传至今仍在使用的苏州蓬船等。

因运而生——古运河街肆印象。运河之都,百里画廊,置身于此,宛若回到了盛世大唐,头顶上悬挂着盏盏灯笼,参观的游客便是百姓,市井街道旁的店铺正吆喝着揽客,青砖绿瓦,石板街上,行人不断,市井之人,安居乐业,却有大唐盛世之景。沿着石板街往里走,踏入一道门槛,有一派“江南印象”,头顶上天幕模拟了一天24小时的光影变化,路旁的墙壁上画有儿时嬉戏的顽童,待到正午时分,身侧的大树婆娑的树影倒映在石板街上,墙壁上踢蹴鞠的孩童笑容更盛。走过一道石桥,突觉耳边稀稀疏疏的雨声,滴答滴答的打在水中,有身临其境之感。到了“江南”的出口,向前走去,路旁的酒肆,裁缝店铺,渔具店铺等徐徐入眼,很快便到了安澜门,驻足观望,拐角处是一处客家旅馆。天幕落了黑夜,路也到了尽头,想来大唐盛世之景有过之而不及。

河水悠长,文化之韵流传千年,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一游,感受颇深。正所谓悠悠运河水,半部中国史。历代王朝兴替,千年不变运河堤,孕育江南水乡之美,成就千古文人之运。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千年人文荟萃,值得铭记的历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12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徽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

随着新农村政策的落实,很多乡镇都完成了新农村的文明建设,成果丰硕,效果显著。我是安徽工业大学的陈家豪,今年暑假的8月18日,跟随三下乡的队伍,我出发前往宁国市梅林镇,深入到农村…… 陈家豪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博物馆做志愿者感悟:献爱心,助社会

博物馆做志愿者感悟:献爱心,助社会7月20日,我在宿州博物馆做了志愿者,这段经历让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作为一个博物馆志愿者,我有幸近距离接触到丰富多样的文物和历史知识…… 王晶晶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六安敬老院社会实践:传承尊老爱幼良好美德

8月20日,炎热的一天,我跟随社会实践队伍前往位于裕安区齐云路口的一处疗养院,刚进入大门,就看见爷爷奶奶坐在一起聊天,很热闹,爷爷奶奶看见我们来了,很热情,询问我们多大了,都在…… 杨雨晴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青春烛梦,爱心护航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学思践悟,使同学们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8月1日-8月11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情在艺先,以艺传情

为了让小朋友们感受音乐的魅力,鼓励小朋友们主动创新,在创新中表达自我,释放自我。8月10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绿色种子”志愿服务队伍在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大演中心学校开……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岁月静好,安全常在

为助力快乐假期,推动用电安全理念深入人心,2023年8月5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暑期社会实践科普调研团来到滁州市南谯区紫南社区,为社区爱心暑托班的…… 孙文杰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开掘新知,探索未知

为增强青年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科技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绿色种子志愿团队于2023年8月9日在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大演中心学校开展……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志愿慰问留守儿童

为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充实大学生活体验,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安徽工业大学组织学生进行志愿暑期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罗刘村开展了慰问当地留守儿童的志…… 高宇轩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童心向党,红心爱国
大学生网报7月20日电(通讯员陈锦婷)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自强思源”暑期社会实践队以”传红色文化,承革命薪火“为主题,于7月11日前往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高坝洲镇开展”三下乡“…
希望铸就成功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和才华,他们应该有平等的机会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而支教活动正是为了让这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
逸仙·始兴三下乡:知行客家,文化寻根
访古宅——一座有年代感的古宅大学生网报韶关7月11日电(通讯员洪曼妮)满堂围,又称满堂客家大围,位于韶关市隘子镇,始建于清道光十三年以“岭南第一围”闻名于世。满堂客家大围在建筑风格上,既有古代的雄…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三下乡:溺水故事揪人心,预防警钟敲你我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7月26日电(通讯员汤欣悦)暑假正是学生放假的时候,他们会去游泳或者参加水上活动。然而,溺水是暑假期间发生最多的意外事件之一,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对危险的认识不够成熟,容易发生…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守住绿水青山
中国青年网菏泽7月8日电(通讯员管思茗)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和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上,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书写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宣言书…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追寻红色记忆,学习红色精神
大学生网报宜昌7月26日电(通讯员于秀凤)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关爱乡村留守儿童,同时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历史责任感,加强青年与乡村社区的联系,让青春在奋…
撑起一片蓝天
今天是我们来到安阳县龙峰区大坡小学的第22天,今天早上叫醒我的依然是门外小孩子们的教授和和烈日当空的太阳。我们很快的就起了床洗漱今天由于起迟了,我去学校的比较晚,突然就看见手机上又给我发消息,说…
武汉学子三下乡:洗脚体验,文化传承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马依蕊)为了振兴乡村教育,发扬青春志愿精神,构建和谐美丽新农村,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26日在仙桃市沙嘴街道中骏森驰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
湖师学子三下乡:再见了,孩子们
孩子,努力吧!老师同学家人,都在你背后为你加油呢!为响应2023年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23年7月6日,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23文化速递实践队奔赴黄石市阳新县田心村田心完全小学开展“三下乡…
星火相传,红心续梦
大学生网报7月20日电(通讯员陈锦婷)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自强思源”暑期社会实践队以”传红色文化,承革命薪火“为主题,于7月11日前往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高坝洲镇开展”三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