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参观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心得感悟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者:于世杰

参观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心得感悟

为了缅怀革命前辈的光辉业绩,展望祖国发展未来,我们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五位同学怀揣着崇敬的心情,一起参观了位于阜阳市临泉县韦寨镇的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近距离的接触历史、对话历史,沿着革命先烈们的红色足迹,感受刘邓的英明决策,干里跃进的重要部署和韦寨会合的重大意义,回到硝烟弥漫的抗战岁月和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共同感受了刘邓大军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的伟大革命精神,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教育的洗礼。

在纪念馆内,我们参观了“辗转前夜”、“千里跃进”、“挥师临泉”和“精神永驻”四个展厅,重温了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壮举。我们通过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图片,了解到刘邓大军多次来到临泉境内,不仅粉碎了敌人对大别山的围剿,巩固了革命根据地,而且开辟了淮西等解放区,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我们也通过淮西指挥部遗址一件件弥足珍贵的老物件,深切体会到革命前辈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让我感受最深的便是革命前辈们不怕困难、不服输的精神。他们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突破重重困难,为人民幸福而奋斗。“夫志,气之帅也。”,坚定的必胜信念是我们的灵魂和方向。弘扬不怕困难、不服输的精神,在挫折面前不动摇,困难面前不却步,才能一步一步把美好愿景变成事实。

在这里,我们了解了当时贫困的生活和险峻的军事环境:当时战士用来战斗的兵器是如此的简陋却在如此险峻的战役中取得大胜利。大家深深地感受到了艰苦岁月里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斗志,战士就是在这里度过艰苦的日子,忍受严寒酷暑,保卫红色政权。通过图片展示,简介及讲解员的介绍中,我们知道多数人殒命于战场,但更多的人前仆后继,在挫折、失败、流血面前,革命前辈对胜利仍然充满信心,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时代没有选择让我们像烈士们那样轰轰烈烈的为祖国就义,但我有一颗同他们一样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心。忘记历史是最大的背叛,我们每一位中国人民都应该了解我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艰苦的历程,理解我党在重大问题上的决策,从而更加相信共产党,拥护共产党,坚持并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过去艰苦的环境中,烈士们能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而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新时期,我们一定要更加珍惜今天所拥有的一切:一定要以先辈们为榜样,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时光漫漫,许多往事都会如同过眼浮云,稍纵即逝,但参观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我将会永远铭刻在心。

通过参观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活动。仰望革命纪念碑,重温革命先烈的伟大成就,全身心地融入红色文化,学习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我这次学习的一些经验和感受。

第一,要学会革命先辈坚定理想信念,忠于党的事业。社会主义江山来之不易,无数革命先烈坚定共产主文理想信念,无数革命先烈忠于党的事业,飞无数革命先烈不怕流血牺牲,敢于夺取胜利。我们要像邓小平等革命先辈辈那样忠于党的事业,在实践中把这种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中,落实到我们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地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确保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建设的社会主义江山千秋万代永远不会变色。

第二,要学习革命先辈不怕困难,顽强奋斗的革命精神。中国革命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开展。然而,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团结一致,以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我们要学会革命先辈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畏艰难,勇于开拓,善于创新,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在科发展观的指导下,全面、协调、健康发展。这样才能体现我们党组织的先进性。

第三,要学会革命先辈勤俭节约、艰苦奋科的革命精神。我们党辛苦奋斗创业,辛苦奋斗成长,成就伟业。没有艰苦的奋斗,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改革开放的历史是艰苦奋斗的历史。历史和现实多次表明,没有艰苦奋斗精神支持的民族,没有难以自立的艰苦奋斗精神支持的国家,没有难以发展进步的艰苦奋斗精神支持的政党,很难繁荣。

今天,面对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面对幸福的生活,我们必须记住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交换的幸福生活,面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必须怀念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发扬艰苦奋斗、追求现实的精神,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遇到了今天的好时代,我们必须以充满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学习和科研中,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努力学习,争取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06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缅怀革命先烈,传扬革命精神——红太阳暑假实践

2021年7月15日,河南工业大学“红太阳”暑假社会实践小组在郑州碧沙岗公园进项社会实践,实地考察,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并弘扬先辈革命思想,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冯玉祥为纪念北伐…… 庭院深深深几许 河南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小爱汇聚成大爱,让爱铺满夕阳

2020年7月26日,河南工业大学向日葵暑假实践小组前往长垣市银色港湾老年公寓开展以“关爱孤寡老人,创造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庄子说:“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 庭院深深深几许 河南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让爱满夕阳

2020年7月26日,河南工业大学向日葵暑假实践小组前往长垣市银色港湾老年公寓开展以“关爱孤寡老人,创造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庄子说:“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 庭院深深深几许 河南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4级新生军训纪实---以挺拔姿态绽放青春色彩

9月,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4级本科生新生军训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训练场上洋溢着青春活力与激情。同学们身着整齐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汉文化保护暑期实践团队抵达汉中市汉台区开展暑

汉文化保护实践团队抵达汉中市汉台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2024年7月1日,一支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学生组成的汉文化保护实践…

青春助力传统行业新升级—计算机学院“IT青年”志愿服务团奔赴泰州市姜堰区

青春助力传统行业新升级—计算机学院“IT青年”志愿服务团奔赴泰州市姜堰区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厚植兴业爱农情怀,计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汉文化保护暑期社会实践团社会实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文化保护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汉中实践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大文物…

青春e行 助力乡村振兴——计算机学院“IT青年”志愿服务团队前往连云港赣榆

青春e行助力乡村振兴——计算机学院“IT青年”志愿服务团队前往连云港赣榆区海头镇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深悟透习…

最新发布

宣传资助政策,助力乡村振兴
贫困生作为学生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对贫困生进行资助不仅是一个长期的政府民生与社会公益工程,而且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受资助贫困生在接受资助后,对自身生活的改…
西外学子三下乡:走进五台街道,唱响时代强音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强调:“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部署,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
书香浸芳华,志愿润人心:大学生返乡助推读书事业前行
书香浸芳华,志愿润人心:大学生返乡助推读书事业前行(通讯员:陈剑杰)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给广大青少年儿童、大学生及社会人士提供一个服务社会、展示自我的社会实践平台,也为进一步壮大我市文化志愿者…
南工程学子三下乡:文化探寻树自信,争做时代传唱人
7月21日至22日,南京工程学院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微光致远小分队”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南京博物院以及梅园新村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本着“感悟时代发展成就,探寻中国文化魅力”的理念,首日他们来到了南京博…
集大学子赴福田:走进科学课堂,感受地球脉动
中国青年网泉州7月电(通讯员许子桑)为帮助乡村留守儿童拓展自然地理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养。7月7日,集美大学师范学院“青春沃土”实践队在泉州市安溪县福田乡丰都小学开展有关自然科学主题的课程活动,以…
宣讲眼部疾病知识,情系兵团乡村百姓
宣讲眼部疾病知识,情系兵团乡村百姓中国青年网7月11日电(通讯员郑英英)为了响应三支一扶乡村医疗入村行动,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爱眼护眼·守护光明——南疆乡村眼底慢病智能筛查宣讲调研团于7月10日在…
助力家乡,我辈先行
河南工业大学学子三下乡:助力家乡,我辈先行中国青年网汝州市7月23日电通讯员:黄大鹏随着暑假的到来,以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素养为主题,积极响应三下乡活动,我和我的同学报名参与了“返家乡”…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过往可念,未来可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7月26日电(通讯员杨美林)支教这段时间将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美好的印象,我们体验了人生,提高了自我。艰苦的生活条件,教学任务,我们所面临的各种困难,让我更加成熟,更加坚定。回忆起支…
台风的挑战,支教的坚守
岭南师范学院“曦望”社会实践队(通讯员许明丽)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狂暴与威力,台风泰利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台风来袭的那天,学校停课,就在白天的时候,天空变得十分平静,无风无浪,我…
湖北学子三下乡:赏诗经文化 品黄酒魅力
房陵黄酒,素有“封疆御酒”“黄帝御酒”的美称,它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色泽纯净无杂质,味道醇香爽口。为了更深入了解到房县黄酒的鲜明特色,帝王文华情结,以及儒道精神的文化内核。2023年7月1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