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个必胜展区”暑期社会实践观光感悟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王静静 谢涵 陈婧

南京,一座有温度的城市。今天来到南京,游览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这座红色的纪念馆是中国最大的国家公祭日场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外的夫子庙旁。进入纪念馆前要先进行安检,戴好口罩,扫码预约。从正门进去后,沿着指示牌走就可以了。有很多志愿者会帮助你完成预约或者解疑答惑的工作。纪念馆总共有4个展厅,每个展厅都会有讲解员。讲解时间大约15分钟左右,如果你是第一次来可能不太清楚,建议听一下讲解再去参观。我们在参观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一些关于日军侵华的图片和文字资料都是中英文双语的;还有一些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片、纪录片都是需要付费观看的;还有一些历史实物比如日军“万人坑”、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人数、“万人坑”照片、万人坑遗址等等。整个参观过程中,我觉得最好的参观方式就是全程跟随讲解员的讲解。我们在附近走了走,看到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标志,纪念馆内还有一片和平广场。我们在和平广场上看到了一块巨大的和平钟。南京是个美丽、古老而又现代化的城市。南京是一座温暖、友善、充满爱与希望的城市!

“三个必胜”展区这一展区主要展示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以南京沦陷为背景,通过对大屠杀相关历史史料的梳理与挖掘,对南京大屠杀史实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宣传,还原了日军在南京犯下的累累罪行,揭示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从“三个必胜”展区中,我们可以看到日军侵华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可以看到中国人民的坚强和不屈。因为中国人民选择了团结起来,共同抗日,才迎来了胜利。通过展览的展示,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家之间应该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起携手向前。

参观完南京的“三个必胜”展区后,同行的一行小伙伴们都感受颇深。展区的迂回长廊,也是时代蜿蜒前进的历史象征。当我们站在了纪念馆的门口,原先路上有说有笑的心情都突然不翼而飞,剩下的只有满脸肃穆、满眼的苍凉,似乎所有的话都被哽住,已经没有办法用言语形容当时的心境和复杂的心情,大家无一不对馆内的陈设所震撼。“三个必胜”是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战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是共同铭记历史启示的伟大真理。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展馆内苏联红军、新四军、美军的服饰和装备武器让身临其境。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对比抗日时的艰苦,我觉得生活在这样的年代是很幸福的。我将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历史不能被遗忘,我们现在无法回到过去,不能亲身经历那段峥嵘岁月,我们只能通过了历史资料来了解那段历史,展览用大量的文物、翔实的资料和历史影像,提醒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三个必胜”展区让我们很好地认识到了过去的岁月和记忆,展现出了中国民族和中国人民精神风貌和永恒力量,让我们对民族复习充满了信心。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历史铁律一再昭示,邪恶也许一时得逞,但终被正义所击败;战争可能掀起波浪,但和平终将照亮人类。这是因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更因为:得人心者得天下,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正义、要和平,力量源自人民。战争年代如此,和平建设时期如此,改革开放时期如此,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今天也是如此。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稳固;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也没有一种资源,比赢得民心更珍贵持久。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则正义必胜!和平必胜!

在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中,我们感触是非常的深。我在这次实践中体会到了成长的美丽,社会实践使我找到了理论与时间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很不理想,通过实践,检验了我们的知识水平。我欣喜的看到了,经过实践的磨练,我变的更加成熟,更加自信了。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渐了解了社会,并开阔了我的视野,增强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识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的价值能够进行客观的评价,这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

这次短暂而又充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知道了“三个必胜”有着超越时代的价值,闪射着真理的光芒。正确认识这一理念背后的丰富底蕴,对于从全球视角理解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继承抗战精神,认认真真做好开创未来的工作,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个必胜”展馆,讲述战后对日本战犯的审判,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穿过深色狭长的通道,前面是一座白色的和平雕像:母亲一只手抱着孩子,另一只手高举着一只和平鸽,象征着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

我在纪念馆的参观留言页上,一笔一划写上了:“少年强,则国强。愿祖国繁荣富强!”的字眼。“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愿祖国繁荣富强,坚定不移走和平道路,越走越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90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愉快的一天支教

支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它使我有机会去远离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与当地的孩子们一起度过宝贵的时光。这段经历带给我很多感悟和启示。首先,支教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美好的支教一天

今天是支教的第二十五天,今天没我的课,但是我还是很早就起来了,因为今天有四五年级的甲骨文汇报演出,第一节是班会课,不需要我去,所以我就洗了头,洗完头我就去学校了,先看了四五……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充实的支教一天

早上七点半,伴随着蝉鸣、小朋友们的嬉戏声、同伴们的洗漱声以及透过窗户倾洒下来的阳光,我从床上醒来,醒了之后立马的穿上衣服然后出去洗漱了一番,洗完之后吃了张煎饼又喝了杯牛奶就……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诚心诚意,育人育己

正心诚意,育人育己支教是一种特殊的经历,它不仅是对他人的奉献,更是对自己成长的一次洗礼。在我这一段时间的支教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正心诚意,育人育己”这句古训的真谛。首先……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星并不远,梦也不远了

星并不远,梦也不远。这句简洁而又深刻的话语,表达了一个美好的信念:只要我们有梦想,不论目标有多大,只要我们勇敢去追逐,就能够实现它。作为一名支教者,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支……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有爱的支教

今天睡得晚,不知道为啥失眠了,就是睡不着,看催眠视频也睡不着,过了好久差不多在两点多的时候才睡着,但是我起的还蛮早的,因为我今天上午满课,第一节去了四年级上课,因为快结束了……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惬意的支教生活

今天有事没课的一天,今天就赖了一会床,大概八点半的时候起来了,起来之后就洗漱了一番,洗完之后就去学校了,我先去了五年级,去听了传统文化的课,王老师讲的传统文化的课很丰富也很……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追逐梦想,点亮未来

追逐梦想,点亮未来在支教的日子里,我看到了许多孩子们如何努力追逐梦想,点亮自己的未来。这些孩子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和环境,有些是贫困地区的孩子,有些则面临着社会问题和家庭困境。……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菜园子”铺筑乡村振兴“金路子”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科学实践的动力。7月13日,生命科学学院暑期“三…
湖北学子三下乡:唱红歌,跟党走
大学生网报宜都7月25日电(通讯员周琪)一支红歌,记录一段峥嵘岁月,一支红歌,象征一面光荣旗帜。有一些歌,给人鼓舞,给人力量。有一些歌,在大地上传唱,在时空里荡漾,在心里头铭刻,在脉管里流淌。为了…
走访文创产品公司,体验“有形的历史文化”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源梦服务队开展象岭村调研活动
2023年7月21日,在惠州市博罗县石坝镇象岭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杨满星同志的指导和带领下,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源梦服务队前往象岭村开展专项调研和民俗体验活动。象岭村党支部委员、副主任朱其忠同志介绍了…
筑牢乡村老人食品健康安全防线
为助力乡村振兴,加强乡村老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普及食品健康安全知识,2023年7月5日下午,郑州轻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健康乡村-食安中国”食品安全知识宣讲团成员张雅茹回到家乡河南省封丘县,…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模范精神
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守好红色江山的重要指示,深刻体会红色思想,继承和发展党的光荣传统,7月8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前往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博物馆开…
防诈反诈,我们在行动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春同心,反诈同行”宣讲团为提高对电信诈骗活动的识别能力,持续做好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教育工作,促进金融风险防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切实提高全民反诈骗意识。7月8日,塔里木大学…
化解矛盾
乡村支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但又充满意义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教育理论知识,更需要处理班级矛盾和与家长沟通的能力。在我的支教经历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且在实践中逐渐找到了改进的方法。首先,…
志愿于心,服务于情
2023年7月12日上午,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京鸿志愿服务队第六分队的两名志愿者为京山市三阳镇光武岭村“希望家园”暑期班的小朋友们带来了趣味剪纸课程。志愿者带领小朋友将手中的卡纸先折成特定的形状,之后…
“E路先锋”实践团:缅怀历史,展望未来
抚今追昔,缅怀历史,展望未来。2023年7月11日E路先锋社会实践团踏上了寻梦之旅,前往位于山东省威海市的刘公岛,这座历史名岛将成为实践团成员擦亮历史之镜、探索未来之路的见证。刘公岛,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