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新华学子三下乡:创新体验“一村一品”,展现东尾新风彩

来源: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作者:李泽桦 虞文盈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夏日的烈阳挡不住实践队队员们调研采访的热情。为了进一步了解东尾村特色产业“一村一品”——“遮浪玛仔”的情况,至“善”至“美”社会实践队成员们于2023年7月9日跟随着东尾村村干部的脚步,实地参观与体验“玛仔”厂,对其特色产品“遮浪玛仔”的制作进行了了解性的认知与学习,深入工厂,了解“玛仔”最真实的生产过程。

(图为遮浪玛仔 大学生网报 通讯员 吴晓桦 摄)

沙琪玛又名萨其马,粤语叫“玛仔”,是一种特色糕点。据《燕京岁时记》记载,“萨其马乃满洲饽饽,以冰糖、奶油白面为之,形状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炉烤熟,遂成方块,甜腻可食。”

“遮浪玛仔”既是东尾村“一村一品”产业里的“一品”,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一。据悉,汕尾遮浪东尾村“友益玛仔”从小作坊起步,秉持“让客户吃到最正宗最干净最美味的汕尾美食”的工作宗旨,精益求精,怀抱匠心,在食品手工业一行闯出了一番成绩,后逐步扩大生产规模,打造本土化特色品牌,目前已经推出了原味、海胆味、海苔味三种口味的“玛仔”。

(图为工作人员正为新鲜出炉的玛仔成袋包装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庄扬扬 摄)

此前,东尾村委将壮大集体经济试点资金五十万元投入红海湾生益食品有限公司,推动“遮浪玛仔”食品加工产业项目的发展。“遮浪玛仔”的厂房也区别于一般的生产加工厂房,它集生产、销售、体验于一体,在生产车间还设置了参观通道,游客不仅能参观沙琪玛生产流水线,还可以到展厅购买产品,或者到体验厅在师傅的带领下体验手工做沙琪玛。可以非常肯定的说,该玛仔厂也成为东尾村独具一格的旅游打卡点之一。

(图为工作人员们正在辛勤劳动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庄扬扬 摄)

东尾村的驻村党员兼第一书记黄加伦同志为实践队队员介绍到:“这个新厂房投产之后能够带动周边就业,增加二十到三十个工作岗位,优先招贫困户,提升贫困户收入。”此前汕尾红海湾遮浪友益玛仔饼家也与贫困户签署了合约,按“市场价高一块”的特殊政策向村民收购鸡蛋、花生等制作玛仔的原材料,在有效解决东尾村贫困户的就业问题的同时,还显著提高了贫困户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以“提供就业岗位、充分发挥本土性资源优势“的思路,让东尾村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图为工作人员为实践队成员介绍玛仔的制作过程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李俊霖 摄)

在玛仔厂厂长兼村干部庄纪成同志的带领下,实践队队员参观了生产车间,了解“玛仔”厂的生产流程。首先是和面,用擀面杖把面皮压得与纸一样薄,切条,油炸……厂房的体验厅里,辛勤的师傅们也为大家展示了如何手工制作沙琪玛。

面条炸好之后再倒入熬好的麦芽糖浆,“熬糖浆时要一直盯着锅里看,中小火慢慢加热大概半小时,然后转小火倒入刚刚炸好的面条,加上好吃的果干,有的人会加蔓越莓和葡萄干,还有一些黑芝麻,这样做出来不仅香,颜色也会比较好看。”正在忙碌中的师傅虽然热情地跟我们介绍,但手上的动作却丝毫没有停下。最后的步骤是铺平,半成品“玛仔”要经过流水线机器的压平,横竖切割成小块,再经过人工精美的包装之后,一份份酥脆香甜的遮浪“玛仔”就制作完成了。“玛仔”的一整套生产流程行云流水,何尝不是一种视觉享受!

(图为生产玛仔部分过程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庄扬扬 摄)

在“玛仔”制作完成之后,庄纪成同志很热情地赠送了我们团队一份沙琪玛,“我们的‘玛仔’很好吃的,我对村子的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接下来会继续打造遮浪玛仔品牌,‘遮浪玛仔’要走出东尾,走出汕尾,走向全国,甚至走向全世界!

(图为至“善”至“美”社会实践队与玛仔厂工作人员合影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吴晓桦 摄)

产业兴,则乡村兴。队员们通过对“遮浪玛仔”产业的参观学习,对当地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当地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农村经济组织建设,着力提高村民生产专业化、组织化程度,找准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切入点,通过走实业转型升级推动做好“一村一品”,带动周边村民走向美好生活,让党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接续奋斗乡村新征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88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武汉市老旧小区改造实践专项行

目前,我国老旧小区面积大约在200多亿平方米,涉及上亿人口。大部分老旧小区存在着基础设施老化问题,给居民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且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这些缺乏活力、与现代城市面貌…… 包颖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华农学子赴洪山区住保局调研实践专行

目前我国老旧小区数量已达17万个,涉及居民达上亿人。大多数老旧小区都存在服务功能不全、配套设施不完善、长期缺少维护、难以满足居民较高质量生活需求等问题。在受到资金、区域位置、功…… 王楠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华农学子赴房管局开展交流访谈项目

近年来,老旧小区改造成为一项热点民生工程,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如何更好地实现改造目的、提升改造效果,明晰多元主体的利益关注点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问题。2022年7月12日,公共管理学…… 张萍萍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沐浴阳光,享受大自然的温暖和灿烂
为了减轻乡村学子们的学业压力,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健康体魄,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青锋·文源志愿服务队于2023年7月15日来到襄阳市巡检镇完全小学展开专项志愿服务活动。队员们充满热情地投入到这次活动中…
干部群众共戮力,民族团结促振兴——长安大学师生赴卡里卡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高校师生深刻把握新时代伟大成就,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21日,长安大学赴云南红河“边疆民族团结行,实践探索共筑梦”暑期…
安徽学子三下乡海水调研:探索沿海旅游现状
中国青年网青岛7月10日电(通讯员鲍宏新)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已经基本满足要求,与此同时旅游业渐渐兴起,沿海地区自然成为了旅游热点。旅游虽然能带动经济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之公益诉讼法治保障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之公益诉讼法治保障——曲阜师范大学“海晏河清益护行”关于山东省举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新闻发布会中国青年网夏津7月25日电(通讯员田才梅)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于2023年7月19日上午举行关于黄…
感悟红色精神,坚定奋斗理念
湖北学子三下乡感悟稿:感悟红色力量,坚定精神信念“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一句精彩论述。寥寥数语,高度概括了红色精神传承…
安徽学子三下乡:垃圾分类,从农村到城市全民动起来!
中国青年网合肥7月5日电(通讯员鲍宏新)为了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把环保当成一种生活方式,把垃圾分类落到实处,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绿色环保实践队的队员们6月29日至7月1日在合肥庐江县白湖镇和…
关心弱势群体 弘扬志愿精神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不啻微茫,造炬成阳”社会实践队来到潍坊市坊子区进行社会实践。近半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
青岛农业大学三下乡:践行青春之言,助力乡村振兴
7月15日,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赴济宁梁山实践团前往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韩岗镇杨尧村,开展为期15天的爱心支教活动。乡村支教育桃李,温情家访暖人心在当地村委委员李秋菊和李月香…
西理学子赴延安三下乡,探寻布堆画传承新思路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同时助力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年7月19日-7月21日,西安理工大学“匠心拾遗,布布生花”社会实践服务队赴陕西省延安…
黄河修复治理之检察官公益诉讼
黄河修复治理之检察官公益诉讼——曲阜师范大学“海晏河清益护行”实践团队探寻黄河治理保护中国青年网夏津7月25日电(通讯员田才梅)对黄河的治理修复与利用,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挑战。2019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