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宣扬运河文化,领略时代特色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作者:zwl

7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组建了“不啻微芒,造炬成阳”社会实践队,开展寒假社会实践,以“宣传、认识、保护、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领悟运河文化的魅力。实践队员寻访了济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太白楼、大运河、宣阜巷、剪纸、豫剧、泥人、烙花、虎头鞋等。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宏扬与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在出示身份证的情况下,社会实践队队员登上了太白楼,倾听工作人员对济宁太白楼典故的讲述。太白楼因李白常在此饮酒赋诗而得以闻名。展示厅里摆放了许多唐朝文物,墙上还悬挂着樽、书、琴、剑,让社会实践队队员了解李白文化的同时对唐朝有了更切实的认知。其中工作人员着重为实践队员介绍了李白现存的唯一真迹《上阳台帖》,“山高水长,物象万千”,其书气势飘逸,用笔收放自如,成员们都深深感叹李白的才华横溢。

根据工作人员的指引,社会实践队队员考察了李白纪念馆墙壁与院内的刻石,工作人员热情地回答了社会实践队队员心中关于李白文化意义的问题,他告诉实践队队员,“李白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意义绝不限于李白的诗歌本身,而是展示了千百年来中国社会不同层面的价值观、审美观,是具士子文人和普通民众对权势的批判和对自由境界的追求。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离开太白楼后,社会实践队队员到了古运河,运河沿途有许多航运所需要的设施,闸、堤、坝、桥、码头、纤道、水城门等等,沿岸还有驿站、酒楼等古建筑,修缮前的太白楼就是其中之一。“运河书屋”“运河记忆”等新运河地标的诞生无一也不表明着运河产生的影响力。实践队员到“运河记忆”街区夜游,并从东大寺乘船至会通桥,听工作人员介绍“运河记忆”成为济宁文化旅游打卡地。以往运河水上游览项目会有花鼓、豫剧、黄梅戏等传统文化的展演,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实践队员为调查济宁运河文化保护、开发与传播的现状,专门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在问及济宁市运河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优势时,有高达83.5%的受访者认为,本市运河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优势在于本市运河文化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大运河沿岸最典型的运河城市之一,本市各级机构对该项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如积极推动本市运河文化的普查、申遗、博物馆化以及产业化发展等。综合受访者的反馈来看,运河文化资源是对外传播的根本前提,而政府的重视以及社会对运河文化对外传播重要性的普遍认知则是对外传播的重要保障,对运河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则是对外传播的主要手段。

运河故道南邻的宣阜巷,是具有大运河风情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聚集地,为省级首批文化历史街区。据实践队员了解,近年来任城区以宣阜巷作为文创品牌,致力于推动运河文化保护与创新结合发展,实现文旅结合发展,擦亮“运河之都”品牌,形成了以运河畔宣阜巷休闲文化步行街为代表的保护性研发基地。目前,除水上项目外“运河记忆”还开放了步行街夜游览、运河戏院等项目,而剪纸、泥人、烙花、虎头鞋等手工制品也在工作人员的大力宣传下走入了千家万户。经过短暂的休整,实践团的成员们分别来到济宁会剪纸这样技艺的老人家中,成员们现场观看老艺术家们的表演,无不惊叹。实践队员看着一张普通的红纸在王奶奶手中,不一会就变成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兔子;一根普通的绣花针和几根彩线在张奶奶的手中,雕琢成了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一支笔在纪奶奶的手中能写出花鸟簇拥的中国字。成员们不约而同的说出“高手在民间”这句话。

本次实践活动为社会实践队队员提供了一个了解家乡的机会。感受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用心触摸济宁文化。济宁太白楼因为李白而成为济宁千秋独步的历史名楼,其跨越千年,虽经历代多次修缮,却仍不改其文脉精魂。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队队员们要谨记留住历史根脉,传承中华文明的需求,并以身去实践,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88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互联网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乡村振兴对于推动社会均衡发展,建设现代化国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新时代农村发展新动力……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汉川湾潭乡,探索农产品新模式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在中国这么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减缓,城市的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扩大内部需……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青春践行二十大,砥砺建功新时代
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20日电(通讯员徐涵)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
关注就业 提高幸福感
在暑假期间,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不啻微茫,造炬成阳”社会实践队来到潍坊市坊子区进行社会实践。期间我参加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关注大学生所学专业及其就业方向…
【小小救护员,温暖来救援】
为给儿童提供基本的心肺复苏和创伤包扎的急救知识,以应对意外伤害和紧急状况,2023年7月20日,西安培华学院红十字会阳光成长服务队携手镇安县团委开展了一项名为“七彩假期”的暑期活动。此次活动将急救知识…
三下乡人物专访丨吴功治:从天空到沙地,能发一份光,就不留余热
从天空到沙地,脱下猎猎军装,用最赤诚的热爱,盛开在大漠黄沙;从韶华到白发,走遍戈壁绿洲,用最执着的坚守,奔赴到天山脚下;下田地、访行情、入村户,西北大地见证了你将生命的余力奉献给边疆基层,你所…
7.24 实践感言 薪火相传红色文化传承先锋队
【实践感言物电学院周开元】社会实践感言“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这是陈云同志一生坚守的信念;“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是陈云同志始终坚持贯彻的方法论,在陈云纪念…
信阳革命老区“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
重温大别山红色革命精神探寻新时代乡村振兴之道暑假期间,为了紧跟时代步伐,响应学校号召,更多的了解社会,我参加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小队。我和队里十位同学一同…
“走进美丽乡村,助推乡村旅游”——公共管理学院陕西省乡村旅游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
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美丽乡村,助推乡村旅游”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乡村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依托乡村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是乡村特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
7.23 最新动态 薪火传承红色文化传承先锋队
【最新动态物电学院】薪火传承实践动态23日上午,小队成员继续集合在孔繁森纪念馆前。我们一同进入并继续学习孔繁森奔赴西藏工作的历程及精神。他两次赴任西藏,跑遍拉萨全市8个县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村办…
守卫美好环境,青春社区进行中
7月24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积极响应向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家园的号召,组建了“不啻微芒,造炬成阳”社会实践队。社会主义现代化稳步推进,绿色发展理念已然深入人心,如何与环境协调共生的发展方…
聆听前辈故事 领悟武学精神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这是李小龙西雅图墓碑底座上刻着的话。为更好地学习贯通武术文化,精进武术技艺,2023年7月12日,西北工业大学“精武传文展翱翔,铸魂聚义显共强”实践队来到了广东省佛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