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学子赴闽清:实地考察百年古树群,交流研讨农林产业赋能
中国青年网福州7月24日电(通讯员李菲)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优质生态资源的需求日益迫切。而在习近平总书记于2023年5月1日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部署,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于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习主席提出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主题精神,积极响应为促进农村振兴而开展的“三下乡”活动总目标总要求,培养新型乡村振兴候补人才力量,在社会实践以及实地考察中,坚定不移跟随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步伐走。2023年7月19日,福州大学梅努斯学院“访乡村振兴,寻造福轨迹”实践团在苏世彬老师的指导下以及学院老师王靖欣的陪同监督下,赴闽清县竹岭村开展为期1天的暑期“三下乡”实地调研活动。本次实践团由福州大学梅努斯学院21级学生潘奕冰,范馨予,柯子涵,刘桢,李菲,吴祺杰组成。调研以“追溯竹岭村改造,了解为民办实事”为实践理念,通过参观走访深入实地考察,拍摄相关乡村振兴宣传片及撰写推文,以青年大学生的视角为竹岭村发展出谋划策。本次实践团从村庄的自然资源价值出发,多维度探究村岭村的各方面产业规划在乡村振兴实际应用中的突破和创新。在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有机结合的同时进一步引导时代青年守正创新、勇毅前行。
竹岭村地方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大力支持竹岭村的各个产业发展,带领竹岭村村民脱贫奔富的同时,也不忘坚定的保护当地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做出贡献。在竹岭村驻村第一书记何阳和苏世斌博士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实地考察了闽清县竹岭村的百年古树群,竹岭的三个自然村都有古树群,树岭超过百岁的古树达80余棵。其中,闽清杉洋游击驻地1日址(桂厝坪)为4棵马尾松组成的古树群;竹下古树群为5棵;岭尾古树群有三组团:第一组团为平均树龄超过200岁的21棵马尾松;第二组团由25棵枫树、柳杉、马尾松组成;第三组团则为20多棵平行生长的马尾松。此外,实践团成员参观了位于在东桥镇官圳村的古榕群,由5 棵古榕连成一片,最大树龄达600余年,是全福州最大的古榕树群。实践团成员在实地考察古树群后,深刻意识到竹岭村百年古树群作为当地文旅结合的重点项目对实现竹岭村村民共同富裕所带来的可能和机会,并充分了解了闽清县当地生态资源价值,深刻感受到了为确定今后本地的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生态适宜性,探讨改善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对策,促进人与环境系统协调、持续发展的规划方法做出具体实际规划的重要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未来五年,我们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是“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未来一个时期,“统筹产业结构调整”上升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部署。本次暑期,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团成员实地考察当地潜在的生态资源价值,深度挖掘当地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与竹岭村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在深刻理解乡村振兴的艰苦的同时,也充分明白了“充分发挥乡村作为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这一理念的重要性、正确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88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