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绿水青山间,新景入画来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作者:沈琦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市7月8日电(通讯员 沈琦)为深度理解二十大报告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马鞍山薛家洼实践团队于2023年7月8日来到安徽省马鞍山市薛家洼生态园,旨在探索薛家洼生态园的治理方法,主要包括治理政策及居民态度的转变。

追随首领足迹,感受前后之变

7月8日上午,实践队员们来到了马鞍山薛家洼。据悉这里在2019年4月集中整治前,这里曾存在1处固废堆砌点、2个禽畜养殖场、3个非法码头、7家“散乱差”企业、96户危旧民居和200余条住家、捕鱼船。“周边的水泥厂粉尘严重,车辆经过,尘土飞扬,因为灰尘太多,周边的庄稼和树木都长不高,是个没人愿意去的地方。”褚文伟曾在附近的电厂工作,记忆中的薛家洼只能用脏乱差来形容。而如今的薛家洼生态园内空气清新、苍翠欲滴、鸟语花香,俨然成为群众亲水亲绿的好去处。曾经的非法码头、散乱污企业、废堆场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亲水栈道、茵茵绿草和观景平台。

实践队员们站在观景平台上,悠悠长江水尽收眼底,岸边林木葱郁,沿江步道蜿蜒,“一江碧水向东流”的美景再现薛家洼。生态园里有许多当地市民和游客前来休闲健身、观景漫步,秀丽景色伴着欢声笑语,他们尽情畅想着江岸环境整治后的“生态福利”。

图为薛家湾治理后的样子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沈琦 摄

采访当地居民,体会建设之重

实践队员采访了当地居民,了解了身处当地的人们的感受变化,深入理解了马鞍山时采取的“以人为本,深入整治”的治理政策。

62岁的邵世州参与了薛家洼的园林绿化工作。去年的几个月里,他和园林绿化工人们在这里夜以继日地栽树、种草皮、栽花,眼瞅着这里从脏乱之地一点点变绿,又变得缤纷多彩。“虽然很累,但是看着这里变成了一块生态乐园,我们感觉很快乐,现在有很多来散步游玩的市民,大家都为这里的改变拍手叫好。”邵世州说自己如今和妻子负责在薛家洼区域的江面上打捞长江垃圾,继续为沿江的生态保护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当地居民的所感所言证明了薛家洼前后变化之大,治理效果之好。通过这一系列的集中整治和生态修复,不仅鱼和鸟回来了,就连数十年不见的江豚也重现身影。目前薛家洼地区的“一轴、五区”空间布局已经初步形成,长江马鞍山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格局逐步显现。

图为实践队员们采访当地居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沈琦 摄

阅读文献资料,了解治理之方

实践队员们在到达薛家洼之前上网查阅了足够的资料明白了前后发展之变,了解了政府颁布的政策针对薛家洼的集中治理为规划布局为“一轴、五区”。具体做法是:一方面,集中开展整治,拆除全部非法码头、散乱污企业、固废堆场、畜禽养殖场、危旧民居,完成5600余艘渔船的拆解和2984户渔户的退转产;另一方面,推进生态修复。实施岸线复绿增绿、滩涂湿地涵养保护等工程。此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薛家洼生态游园,配套观江平台、沿江游道等设施。通过这一系列的集中整治和生态修复,不仅鱼和鸟回来了,就连数十年不见的江豚也重现身影。

当到实践队员到达薛家洼后,看到生态园内的宣传栏后又进一步仔细认真研读,对于薛家洼的治理方法以及对于上级颁布的政策所作出的努力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实践队员们分别参观了对于企业、渔民、村民变化的标志景点,看到散乱污企业已全部被停业整治,只空留厂房。曾经的非法码头已不复存在,渔民全部上岸。还了解到不仅有渔船征收的补偿款,政府还千方百计的解决好渔民上岸再就业的问题。村民的生活环境变得空气清新,树木葱郁,还迎来了一条清澈的河流。

图为实践队员们认真研读整治政策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沈琦 摄

通过此次实践,实践队员们表示认识到薛家洼治理先后的差别,感受到治理后的环境清新宜人,群众对此次治理结果的高度认可以及政府对此做出的努力。

图为实践队员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沈琦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86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奋进新时代,再创新高度—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黄燕梅 黄泽汉 梁 桂林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塔里木大学三下乡:文化润疆,支教送情:传授国语传统文化
随着暑假的来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的号角已经吹响,为响应国家号召,振兴乡村教育、传递爱心、培养青年学生的责任与担当精神,2023年7月12日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学生爱心支教服务团队,在负责人秦晓洋…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以梦为筝,放飞童心
大学生网报宜昌7月25日电(通讯员李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支持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7月23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生工作部“自强思源”社会实践队前往湖北省宜昌…
红色足迹,青春礼赞:“E夏逐梦”实践团走进湖西烈士陵园 缅怀英勇先烈
7月16日,“E夏逐梦”实践团踏上了一次特殊的社会实践之旅。他们怀着崇敬之心,前往湖西烈士陵园,向为祖国英勇献身的先烈们致以深深的敬意。湖西烈士陵园坐落在郓城的烈士陵园群中,是一座集英勇烈士墓葬于…
通过支教,让教育之光温暖童心
在炎炎夏日的清晨,一支来自安阳市的支教团队来到了某农村小学,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这支由年轻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团队,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怀着帮助农村学生实现梦想的使命,走…
探标本之密,寻生物之美 ——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研修工作坊活动顺利举办
为活跃学院学术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高起点、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让同学们了解前沿的生物技术知识,拓展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6月6日下午,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惟义楼W2202教室举办了以“那些流失…
情牵留守爱暖童心
2023年7月17日,在安徽省临泉县老集镇周庄户村里,志愿者周俊龙去往当地村庄的一名留守儿童的家去帮助,辅导他学习,一起玩耍。在他这个年纪,志愿者本身也是一名留守儿童,所以志愿者深知情牵留守,爱暖童心…
安徽学子三下乡:助力家乡美丽,学生志愿并肩
安徽学子三下乡:助力家乡美丽,学生志愿并肩中国青年网济源市7月7日电(通讯员郭钲)“乡村是一个国家的小却无比重要的一个单位”,对于乡村来说,发展尤为关键。为助力乡村振兴,吸取发展经验,安徽工业大…
曲园学子三下乡:耕耘杏坛,育苗成花向未来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发挥青年学生的积极作用,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服务志愿行,服务献温情”实践队于2023年6月29日前往山东省曲阜市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展课程辅导以及创意美术等…
浙江农林大学“神秀天台山,云端未来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纪实(四)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浙江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要求。7月15、16日,浙江农林大学“神秀天台山,云端未来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E起兴农”实践团前往从化区锦一村开展“电商助农”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记者王佳铠刘旭东陈传禧)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广州城市理工学院“E起兴农”实践团于7月22日前往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道锦一村开展以“以电商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