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立足乡村“三尺台”,点亮一角“星光情”

来源:湖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段雅洁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做出贡献,充分展现出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风采,7月3日,湖北师范大学湖师青年志愿服务团浮屠分队赴阳新县浮屠镇中心小学开展“逐梦盛夏教育兴,扬帆支教青年行”的乡村爱心支教活动,为乡村教育出力献策。

7月14日,坐在返校的大巴上,这10天的种种浮现脑海中……“也许你们会忘记我,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支教队”,打开支教学校孩子们给我们的留言信,心中满满都是对离别的不舍:舍不得每一个孩子的笑,每一堂课带给老师的感动,舍不得那三尺讲台。我突然有点恍惚为什么我会那么难过,毕竟并没有和孩子们有过多的交集,后来想明白了,真正舍不得的是习惯大家在一起的感觉,习惯了每天晚上一起在办公室里开会总结计划的紧凑感,习惯了每天在厨房和锅碗瓢盆“作斗争”的感觉,还有浮屠镇中心小学的星空,习惯了这些,自然舍不得。短短10天的时间,我们由陌生到熟悉,由相识到相知,分别时大家依依不舍,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离别的时的残酷我们依然要面对,即使我们分离,但这几天的点点滴滴将成为我们美好的回忆。

这次支教教会了我很多很多,我无悔于这次经历。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在这里感受到了浮屠镇的人给予的温暖、小朋友们的天真纯洁、队友间的团结互助。这次支教我担任了副队长的职位,从一开始的筹划到支教结束,我都一直有参与,也深刻体会到想要办好一个活动不是说靠几个人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要的是一个团队。在写方案时,我们一起讨论,一起想新颖的点子,一起熬夜改方案,当按照我们的方案成功举办一个活动时无疑是我们那几天昼夜不停奔波的最好的回报;在课程安排上,我们根据学生们的差异性进行了个性化教学方案的设计,以课外知识为主结合课内书本的知识来拓宽孩子们的眼界,直到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更加活泼开朗、乖巧懂事;家长们的认可;校方的配合与帮助,我们更加肯定了我们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也深刻的体会到了我们这次活动的意义所在。

这次支教,我还担任了其中两门课程老师——趣味科学、心理健康,虽然这两门课程总课时不多,但在小朋友上课期间我有空的话也会过去拍照以及给他们辅导作业,与他们交流,让我感动的是,在所有孩子们眼中我出现的几率最低,但听很多学生说非常喜欢我任课的趣味科学,我带他们制作了简易的喷泉装置,解决了他们心中的一些“奇思妙想”,达到了我对于这门课程最初的预设——激发他们的探索能力、动手能力。这里的孩子们有的很活泼,有的很乖巧,有的甚至很调皮,不过他们都是讨人喜爱的孩子。看着这些孩子每天都有进步,作为老师的我们,上课和听课都变的那么有意义。相较于某些农村来说,这里不是很穷,但是支教最重要的就是能为学生做点什么,而我们希望给他们带去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快乐,教会他们一些人生大道理。让我最难忘的是与小朋友们一起上体育课,和他们一起打球、跳绳、踢键子等,对于我来说,这是再一次体验童年的愉悦;这也促进了我和小朋友的关系的机会。还有支教班孩子们的家长都很热情,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帮助,每次我们有事麻烦他们时,他们都会很耐心的帮我们。

这里每天总会有新鲜的事情发生,就像一场精彩的舞台剧,支教的过程怎么可能一帆风顺,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16个人一起面对,一起解决。也正因此,我们16个人已经有着深厚的友谊,这不是一朝一夕就有的,在这10天里,我们吃喝住行都在一起:一起打地铺,一起煮饭,一起围着小圆桌吃饭……每天在忙碌的工作之时,也不忘谈笑说趣,有时还互相调侃,每天办公室里都会传来欢笑声。与他们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也正因为他们,自己也多了些发现美、探索美的机会。在这10天里,我们以诚相待,彼此见到了真实的自己,真的很感谢这次机会,让我收获了与队友们深厚的友情。

走上讲台的我,紧张但又很兴奋,看着讲台前一双双陌生却渴望的眼睛,我尽力的讲课,看到同学们脸上的笑容和对知识的渴望,我深感是对目前的我最大的回报。课后交流发现,我讲的内容过于复杂,对于某些学生来说完全是陌生的,接受的很少。慢慢的才发现,我并不了解他们的实力,他们的基础知识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扎实,我再次根据孩子们的反馈来调整我的备课方案。10天的支教生活,让我深感“教学相长”是对现在的我最好的描述。

这次支教在结业典礼的成功举办下落下了帷幕,从一班孩子们用稚嫩的歌声演唱《开心往前飞》到四班孩子们深情合唱《北京东路的日子》,我的心情也是从开心转变为了点点不舍,脑海中满是这十天和孩子们的种种过往……

当了这么多年的学生,忽然之间转变身份成老师,切身体验老师的生活才发现当老师其实没有看上去那么轻松。每天备课、上课、改作业,为学生上课打瞌睡而着急,也为他们稚嫩却真心的而开心。短短十天的支教生活虽不能说精彩,却意义非凡。渐渐的我们融入了这个大集体中。这里的生活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渴求,什么是感动,什么是艰辛。支教的生活就像一杯清茶,没有华丽的色泽和醇厚的味道,淡淡的清香却让人回味无穷。如果让我说就支教的感受,我会说:“艰苦并快乐着,平淡并享受着,付出并收获着。”支教对我来说是一次磨练,更是一种宝贵的人生经历。

图为孩子们听取支教队员授课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詹嘉文 供图

图为孩子们在结业典礼上的节目表演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詹嘉文 供图

图为支教队员与孩子们的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詹嘉文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84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奋进新时代,再创新高度—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黄燕梅 黄泽汉 梁 桂林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普通话,我们的共同语言
在支教中,我们为使小朋友们了解普通话的重要性、如何讲好普通话。在课堂上,小朋友们十分投入。从小朋友们闪着亮光的眼睛中看到了他们一定讲好普通话的信心。说普通话可以增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沟通,有利于…
观东坡人生四事,培人格底蕴悠长——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开展国学经典课程
7月24日上午8时,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在金沙县西洛街道第九小学(金沙县彩虹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课,该课程意在使同学们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学习苏轼的经典诗歌。该课程由吴倩老师主讲。“但愿人长久,千…
讲述革命故事,发扬红色精神——中国矿业大学开展“讲好红色故事”趣味活动课
7月24日,中国矿业大学于贵州省(金沙县第九小学)金沙县彩虹小学梦启三班开展“讲好红色故事“趣味活动课。该课程由支教团成员李洋主讲,旨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课堂•大展身手
安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响应“三下乡”号召组建“爱暖童心,阳光支教”志愿服务队我们作为支教志愿者,来到了贫困地区的小学,在这里与一群充满渴望和希望的孩子们相遇。我们很快意识到,尽管他们在学业…
文艺点亮生活,儿童安全教育新花样
大学生网报京山7月24日电(通讯员李紫珊),文艺点亮生活,儿童安全相伴,为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展现多样化教学,湖北省图书馆志愿服务总队联合京山市图书馆开展文艺点亮生活·儿童安全知识科普教育…
苏大学子探究苏州菜场升级动力:当地政府在菜市场改造过程中的作用
中国大学生网报苏州7月25日电(通讯员:张泽宇)2023年7月5日至14日,苏州大学寻鲜记暑期实践团为探究政府对菜市场改造的作用对苏州主城区的60个菜市场进行了实地调研。随着时代与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越…
微光萤火,星瀚灿烂
中国青年泰州7月15日电(通讯员徐顾洁)自7月3日开始,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萤萤之火,灼华凤城”公益志愿团队在泰州海陵与兴化,以及志愿者家乡地逐步开展活动,各志愿者们为帮助家乡地小朋友…
聚力拼搏,井字人生——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开展趣味活动课程
为锻炼学生体魄及团队合作意识,7月23日上午,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于贵州省金沙县第九小学(金沙县彩虹小学)开展合作共赢井字棋课程。本次课程由支教团成员王秋奕主讲,梦启三班全体同学参加。课程伊始,…
有备无患,安全相伴——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开展防震减灾演练
为提升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培养心理抗压能力和传播防震减灾知识,7月24日上午,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开展防震减灾演练。此次安全主题教育和防震减灾演练由梦启支教团策划,梦启夏令营全员参加。在进行…
走进文化振兴,探索教育内核
2023年7月24日,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赴张家界市慈利县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前期了解到白龙村红色、民俗文化现状后,在开展夏令营活动期间,针对红色、民俗文化教育是如何在乡村振兴事业上发挥其作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