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滨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子三下乡:领略课本魅力,传承千年文脉

来源:滨州学院 作者:张萧

滨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子三下乡:领略课本魅力,传承千年文脉

为领略博深的中华文化,体验科学技术的魅力,让学生们在研学中开拓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增强家国观念和爱国情怀,发挥学生在社会上的中坚力量,并利用当代先进的媒体工具,将齐文化推广到其他地方,让更多的人了解齐文化,让齐文化得以完整的被保留、被传承和发扬。7月22日,滨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七月人——红色筑梦”实践团调研人张萧来到了中国课本博物馆,在活动中实地感受中华民族文化,随着泛黄的纸页,了解一本教科书的前世今生。

图为调研员在中国课本博物馆前的照片

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活字印刷字模和两侧的大片书册,活字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看着巨大的展台里一个个复杂的反体字模,不得不敬佩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展厅的墙壁与天花板都有看点,左右两边的墙壁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是《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流传几千年依然经久不衰的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实践团成员体验学习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感叹中国古代发明的博大精深,也励志要更加努力学习,为中国有更多的发明创造而努力。

图为中国课本博物馆大厅

接下来,实践团成员观看了一百五十多年来中国课本的发展过程,这里面一本本泛黄的老课本吸引着队员们。从泛黄的页面到光滑的铜版纸,从竖排到横排,从繁体到简体,从黑白到彩色,实践团成员跟着小小的课本走过了百年历史。回溯中国百年来经过的坦途和坎坷,实践团成员深深懂得,小小的教科书里浓缩了中国近代化之路的汗水和沧桑,浓缩了无数仁人志士的热血和理想。我心中不禁肃然起敬,一份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

图为不同时期的老课本

实践团成员还参观了老电话、老式军用书包、大轮自行车以及农具、石墨等旧式物件。为弘扬中国传统手工艺术,让实践团成员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我还体验了纸的制作过程。馆内工作人员一边讲解纸历史、制作纸的步骤和技巧等知识,一边制作栩栩如生的纸。

图为馆内仿老式书包和自行车

随后实践队成员来到人民公社,仿老式电影院有一排排的椅子和大屏幕。我认真的观看了经典爱国电影《地道战》,激发了我的爱国热情。课本博物馆的人民公社影院已成为市民打卡地,现在去电影院看电影是人们一种稀疏平常的生活娱乐方式,但在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大家看电影还是得自己带着凳子,到人民公社电影院去看的。一块幕布的空地前,你一把瓜子,我一把糖果,一边唠嗑一边看可能已经看过许多遍的电影,就这样一起度过一个愉快充实的夜晚。馆内工作人员介绍:“课本博物馆里的人民公社电影院,时不时会放一些老电影,大家可以来体验一下。”

图为人民公社影院

图为电影《地道战》的片段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成员认真学习,向馆内工作人员询问相关问题。实践队成员在课本博物馆看到,一本商务印书馆1898年出版的《华英初阶》陈列其中,这是英国人为所属殖民地编写的英语入门课本,商务印书馆对内容进行了删减,通过翻译和加注中文注释,作为中国人的英语教科书使用。而1904年商务印书馆发行的《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中,外国寓言《乌鸦与狐狸》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在书中,用于给学生讲述做人的道理。

图为馆内陈列的《华英初阶》

除了历年中小学课本展览,课本博物馆中对一些场景的还原也颇有代入感。其中,对民国时期上海福州路的情景再现,还原了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世界书局这三大书局齐聚上海的场面。正是激烈的竞争,才使各出版社纷纷聘请当时文化名人对教科书进行创新编纂,于是众多风格、不同格调的教科书陆续问世。而对沂蒙革命老区识字班上课场景的还原,则体现了革命战争年代老区群众积极学习文化知识,追求上进的情景。

图为馆内还原的开明书店上海福州路

期间,我认真听取了讲解员对齐文化创新的讲解,了解了齐文化未来创新的规划,预见齐文化未来的繁荣与美好。在馆内,我偶遇了热情的小朋友,他们提出了与齐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相关的一些创意:将文化做成纪念品,或是将大家的书法印到杯子或被子等地方以激励自己不忘古文化。我对此感到非常的开心,新的一代有他们独特的继承和发扬文化的方法,这让未来齐文化的发展充满了新的希望。

通过此次实践,实践队成员充分认识到了齐文化对于现代社会具有的重要价值和意义,齐文化精神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扬,促使齐文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代表着中华民族最深刻的谨慎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基和土壤,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传承优秀的齐文化,让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焕发光彩,青年一辈更应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83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徽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

随着新农村政策的落实,很多乡镇都完成了新农村的文明建设,成果丰硕,效果显著。我是安徽工业大学的陈家豪,今年暑假的8月18日,跟随三下乡的队伍,我出发前往宁国市梅林镇,深入到农村…… 陈家豪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博物馆做志愿者感悟:献爱心,助社会

博物馆做志愿者感悟:献爱心,助社会7月20日,我在宿州博物馆做了志愿者,这段经历让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作为一个博物馆志愿者,我有幸近距离接触到丰富多样的文物和历史知识…… 王晶晶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六安敬老院社会实践:传承尊老爱幼良好美德

8月20日,炎热的一天,我跟随社会实践队伍前往位于裕安区齐云路口的一处疗养院,刚进入大门,就看见爷爷奶奶坐在一起聊天,很热闹,爷爷奶奶看见我们来了,很热情,询问我们多大了,都在…… 杨雨晴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青春烛梦,爱心护航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学思践悟,使同学们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8月1日-8月11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情在艺先,以艺传情

为了让小朋友们感受音乐的魅力,鼓励小朋友们主动创新,在创新中表达自我,释放自我。8月10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绿色种子”志愿服务队伍在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大演中心学校开……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岁月静好,安全常在

为助力快乐假期,推动用电安全理念深入人心,2023年8月5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暑期社会实践科普调研团来到滁州市南谯区紫南社区,为社区爱心暑托班的…… 孙文杰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开掘新知,探索未知

为增强青年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科技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绿色种子志愿团队于2023年8月9日在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大演中心学校开展……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志愿慰问留守儿童

为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充实大学生活体验,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安徽工业大学组织学生进行志愿暑期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罗刘村开展了慰问当地留守儿童的志…… 高宇轩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积极备课,认真传承,负责教育
大学生志愿支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他们怀揣着对教育的热爱和梦想,义无反顾地走进乡村的教室,与那些可爱的小学生们建立起深厚的情感。他们是勇敢的追梦人,也是温暖的灵魂导师。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使命,…
结束的是下乡,不是我们
在三下乡线上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我经历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收获了友谊,也收获了不少宝贵经验和提升自己的机会。首先,我与组长一起讨论调研报告的修改事宜。与组长的合作让我学到了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和协…
线上工作进行时
近期,我参与的三下乡的实践活动因台风原因提前结束。尽管我们不得不提前离开实地,但我们很快将线下工作转移到了线上。由于台风的影响,我不得不一直待在宿舍里,我协助组长确定工作安排,并进行信息编辑和…
安徽学子爱心活动:开展社区活动,发扬志愿精神
为了体验“关怀、奉献、付出”的欢乐,为了增强我们服务社会、融⼊社会的意识,7月11日至7月16日,芜湖志愿实践队队员非常重视安徽工业大学“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芜湖社区进行社区志愿…
山东学子三下乡:外语助力文化梦,情暖济阳乡村行
中国青年网济南7月11日电(通讯员马晓贺侬先花周晴)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学院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
家访师道露,学生笑颜开
今天,我们为您带来一场感动的故事,一次充满温暖的家访之旅。大学生支教老师们,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在遥远的农村小学里,和那些可爱的小学生们结下了浓浓的情谊。他们忍受着艰苦的条件,坚守在…
爱心献社会,志愿学习帮扶
为了更好地帮助社区高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旨在解答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7日在安徽省肥东…
奔赴亚运,与法同行
亚运之歌,以法为调,交织似锦。韩婴有云:“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回溯历史,诸多先贤恪守公平原则;立足现今,公平法治亦是亚运的基本标杆。7月24日,侨宝们迎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亚运法…
我在黄冈的一个月
【标题】三下乡支教感悟纪实:与乡村儿童共同成长【引言】三下乡支教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在这次支教中,我与乡村儿童相处、教学,不仅让我深刻认识到农村教育的挑战和差距,更让我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和…
黄冈三下乡支教
【标题】三下乡支教实践报告:教育之光照亮农村【引言】三下乡支教活动是一项促进城乡教育交流的重要举措。本报告旨在总结我参与的三下乡支教实践经历,探讨农村教育现状、所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