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追溯中华历史,再品文字韵味——甲骨文

来源: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作者:李天骄

一笔一画诉春秋,一撇一捺绣风华。汉字,历经几千年风雨涤荡,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遗址考察时指出:“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汉字不仅是记载、保存和传承悠久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汉字对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作用与意义,是汉字史与中华文明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下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回答的现实问题。学界一般认为,战国后期隶书的出现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在此之前的先秦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古文字”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明肇始、中华民族奠基的关键时期。几千年来,汉字与中华文明相辅相成,协同发展,互相成就。汉字不断,中华文明才会绵延不绝;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从根本上保障了汉字的持续和稳定。2023年6月23日至6月29日由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学生组成的“由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发起的“一片甲骨惊天下,中华文明艳世界”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刘新新指导老师的带领2023年6月23日至29日来到中国文字博物馆进行参观。莘莘学子在实践中用实际行动做出回答: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传统文化,走进甲骨文,呼吁更多的人关注甲骨文化。

图一:“一片甲骨惊天下,中华文化艳世界”团队成员合照

实践队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了安阳市中国文字博物馆,深入探寻甲骨文的奥义。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位于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东段656号。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一座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也是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该馆是一组具有现代建筑风格和殷商宫廷风韵的后现代派建筑群,由字坊、广场、主体馆、仓颉馆、科普馆、研究中心、交流中心等建筑组成,总占地143亩,总建筑面积34500平方米。共入藏文物4123件,其中一级文物305件,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和帛书、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多个方面。

图二:实践队到达中国文字博物馆

一进入博物馆,就感受到了浓浓的历史气息,这里的每一处建筑都书写着甲骨文的历史。志愿者们带着中华文化的好奇,在馆中穿梭。认真观看者属于甲骨文的历史。

图三:中国文字馆内建筑

在展馆内,指导老师认真为同学们讲解了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余年,它不仅是研究我国文字源流的最早而有系统的资料,同时也是研究甲骨文书法重要的财富。从书法的角度审视,甲骨文已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一共三个基本要素。让同学们对于甲骨文文化了解得更多了。据指导老师介绍,河南安阳身为甲骨文的发源地,发现了两座甲骨文档案库和铸铜、制玉、制骨、烧陶等手工业作坊遗址。殷墟发掘延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收获之丰,是中国考古史上罕见的。为了纪念殷墟考古的伟大发现,安阳市在宫殿遗址区东北面修建了一座殷墟博物苑。志愿者们决定有机会也要起去安阳市的殷墟博物馆去看看当年甲骨文的风采。

图四:实践队成员感受中国师徒关系

图五:实践队成员被甲骨文吸引

活动中同学们积极踊跃,纷纷驻足拍照留念。专厅展馆内艺术气息十分浓厚,同学们真切的体会到了甲骨文的文字魅力。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甲骨文字研究》书中介绍道:甲骨文是现存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文字,因其最早发现在动物骨头上而得名。甲骨文发现地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小屯村、花园庄一带,而后扩大到后冈、和洹水北岸的侯家庄西北冈、高井台子、大司空村等地。了解了甲骨文的起源,同学们感觉离甲骨文更进一步了,阅读完相关书籍,同学们跟着领队来到了安阳文化展馆,开始了最重要的观察环节,在这里同学们将通过老师的讲解更深刻的了解甲骨文。

图六:中国文字博物馆石牌

图七:活动结束后实践团在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合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甲骨文的魅力也是如此,通过这次文化体验活动,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一颗关于文字的种子,这颗种子会跟随同学们的成长变得更正茁壮,将来也会跟随同学们传承给下一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81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三下乡” | 初心不忘承遗志,红色基因代代传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新时代新青年”理论宣讲实践团于7月初前往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调研活动。铁道游击队纪念馆是为了纪念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英雄的抗日武…… 顾耕图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暑期“三下乡”丨乡村振兴走基层 青春聚力正当时

为充分激发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推动社会实践活动内涵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7月5日-7日,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新时代新青年”理论宣讲实践团前往峨…… 顾耕图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暑期“三下乡”丨“乡”约盛夏,青春奋斗正当时!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引领广大青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7月…… 顾耕图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以物易爱,助童筑梦”雷锋市场义卖活动 ——以专

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外院青志协”)于2月25日下午在维智广场成功举…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

2025年3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学院党务服务中心与校友服务中…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最新发布

2023年暑期“一起云支教”活动动员培训大会圆满结束
大学生网报武汉7月24号电(通讯员刘鑫怡)7月5日,2023年暑期“一起云支教”志愿活动在线上腾讯会议召开志愿者动员培训大会。本次大会主持人廖会翔说明了此次“一起云支教”志愿活动与其他平常在校的志愿活动有…
体面的告别仪式
还是像往常一样,听着早上5点半的闹钟起床,起床去给大家准备好新的一天的早晨,但是好像越到后期越没有动力,没有什么耐心能够去完成任务,但是我们也只能硬撑着坚持下去,还有几天就可以结束了。但是正当…
学习汉绣,传承非遗
2023年7月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来到湖北武汉的中国汉绣传习馆,跟随汉绣国家级传承人王子怡老师学习汉绣,为宣传和传承汉绣和非遗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的目标是在团扇上绣一只…
协力登摩围,众聚享云海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协力登摩围,众聚享云海中国青年网重庆7月23日电(通讯员李隆旭)2023年7月23日,为进一步学习二十大会议精神,坚持贯彻“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优先”的战略方针,推动人与自然和谐…
三下乡日记——小小粘土,大大创意
为了充分激发孟山小学的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破浪社会实践对开展了超轻粘土手工课程。本节课我们制定的是“海洋世界”这一主题,首先,我会分步骤完成小章鱼的手工制作,带领学生探索神秘的海洋世界的…
三下乡|打开心灵之窗——用传播新能量
为弘扬工匠精神,帮助小朋友们养成做事认真严谨、追求卓越的品质,2023年7月10日上午,湘潭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暑期实践团赴三义井社区开展以“打开心灵之窗——用光影传播新能量”为主题的授课。图为实践…
遗憾或许是青春的常态
受到台风天气的影响,我们的三下乡活动在这里就要提前结束,原定于18号早上离开,现如今提前到16号早上离开学校,提前了2天,小朋友们得知这个消息后都非常地伤心,早早地就结伴来到了校门口等待我们出发,6点…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趣味英语教学生动课堂
中国青年网仙桃7月24日电(通讯员熊志恒)为了增进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志愿者采取了趣味英语教学的方式。一堂堂的枯燥语法和单调的课文已经成为过去,除了课堂内的活动,利用多媒体资料辅助教学。通过播放…
抵御台风 共克时艰
今天是文化支教的第八天,恰逢台风“泰利”逼境。“破浪社会实践队”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基础上有序地开展了防风御灾工作。清晨,天气晴朗无云,队伍的男生出门采购了水、面等生活必需品,为后续生活工作做好充…
于萤萤之火中,尽展自信风采
春天种下的所有想象,已在夏日开遍整个星空,于落英缤纷的盛夏中与南京师范大学泰州教师教育学院的“萤萤之火,灼华凤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相遇。“萤萤之火,灼华凤城”社会实践团队在泰州海陵区、泰州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