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沉沉,凛寒侵骨,更添梦里魂惊。 检图文历历,尽朽骨纵横。 鼓楼外、硝烟散后,冷风焦木,哀痛谁凭。 ”这是当年南京大屠杀悲壮的场景。
为了传承红色文化,宣传革命精神,缅怀先烈,进一步增强对历史情感的认同,2023年7月22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铭记苦难历史,汲取前行力量”社会实践团队张玉娇,李金容,陈婷婷等五名成员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更进一步感受那一段悲壮的历史。
我们行走在通往纪念馆门口的路上,路的一旁是座座令人触目惊心的雕像,这些雕塑有受到日军侮辱决意自杀的少女,有在已经死去母亲身上吮吸乳汁的婴儿,更有怀抱死去的孩子仰天长啸的母亲。一下子将我们拉回到那个战火频仍的时代。踏入纪念馆的大门,入目的是“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八个大字,这八个字承载着当年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残害掠夺的悲痛历史。
往前走,我们看到纪念馆的墙壁上挂满了无数遇难者和幸存者的名字,照片。密密麻麻地陈列着1213张幸存者的照片,那一张张定格的照片,都仿佛在凝望着那一段悲壮的历史。人们说,生命如繁星。馆顶星星点点,那是仿佛遇难者的化身,他们依旧在这块土地之上闪闪发亮,与我们相存。
步入史料陈列厅,陈列厅的讲解员一路带领我们,以时间顺序开始讲述,大量的图片、视频、文物、文献无不将我们带入到那一段黑暗,沉痛的岁月,我们一行参观者表情严肃,心情沉重,认真观看听讲。照片里一副又一副被残忍杀害的面孔,视频里的幸存者在采访中讲述遇难的经历,回顾当年发生的惨绝人寰的事实等。参观者们直面历史,触摸历史,让我更加意识到当今和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走出展馆,天气有些低沉,我们一行参观者的心情也如着天气,去时阳光明媚,出时哀思纵横。跟随人流前进,我们来到了占地很大而几乎不忍驻足的地方--“万人坑”遗址。这里不知道埋葬了多少前人的骸骨,多少家庭的悲痛心酸。在集会广场上,一面黑色的墙壁伫立在我们面前,它叫做“灾难之墙”。墙上刻有中,德,韩,西班牙等11个国家文字的“遇难者300000”。旁边十字架型的标志碑,上面刻有一串数字“1937.12.13--1938.1”,这是南京大屠杀持续六周的时间。悼念广场上,“历史证人的脚印”铜版路留下了222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重要证人的脚印;墓地广场南侧,是被南京老百姓称为“哭墙”的遇难同胞名单墙,上面每一组名字的背后,都是一次次的家破人亡……
“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这是已故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对青少年的嘱咐。这个意味深长的嘱咐不仅体现了受害者的善良,宽恕,还让人领略了一个中国人理性而又高尚的历史态度。就如史料陈列室里结束语写道,“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警示人们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我们纪念南京大屠杀中的遇难者,不是为了传播仇恨,报仇雪恨,而是要以史为鉴,拥有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同时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有责任自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修养,传承红色革命文化,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80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