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邓欣茹)为进一步将美育与德育相结合,加强大中小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7月23日上午,武汉科技大学赴红安县马鞍山村产学研一体化赋能乡村振兴规划建设实践团带领孩子们开展POP字体设计课。孩子们与实践团成员共同学习POP字体书写的基本知识与技法,对自己的姓氏进行个性化设计,助力红安县马鞍山村精神文明建设。

在POP字体设计课开始前,红安队队员陈婷教孩子们掌握正体字的书写结构。从握笔、坐姿、起笔顺序等基础知识开始教学,随后依次为孩子们示范“横”“竖”“撇”“捺”等基础笔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讲解汉字书写的技巧和方法。对正体字的笔画与形态充分理解后,孩子们对学习POP字体充满期待。

“横不横,竖不竖;上大下小,可变形”陈婷用板书直观、生动地向孩子们进行讲解,帮助大家掌握POP艺术字书写方法。孩子们纷纷开始对自己的姓氏进行设计,通过变形、破形、替换,创造夸张幽默的手绘POP字体。

当地的孩子大多姓郑和戴,相同姓氏的孩子凑在一起边构思字体边讲述先辈的故事。鄂豫皖根据地主要创始人郑位三始终把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就被尊称为“郑老”或是“位老”。革命烈士郑行瑞带领全家人参加革命,经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全家共牺牲11人。戴克敏革命家庭两代人中有14人相继参加革命,其中11人英勇献身,两人病故,仅戴觉敏1人幸存。在红安这片红色的沃土上,像这样的红色遗迹、革命事迹、英雄人物层出不穷。


回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驱者的事迹后,孩子们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优良家风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神情越来越认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构思,用一个个风格迥异的字体来表达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本次活动关注当地孩子们在POP字体设计中的体验、感悟和个性表达,让孩子在姓氏字体设计过程中时感受大脑、眼睛、肢体以及心灵的协作,了解家乡历史文化渊源,把当地红色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77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2018年8月,山东大学(威海)“踏古寻艺”调研团在海伦市、同江市等地完成了走访调查和数据分析工作,并在此过程中了解到鱼皮画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得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
孙瑛铄 大学生网报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9月3日,商学院踏古寻艺调研团前往黑龙江省街津口赫哲民族文化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了解赫哲民族文化村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当地展览馆手工艺品展览、保护情况、技艺传承情况……
孙瑛铄 大学生网报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8月16日,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踏古寻艺”调研团赴黑龙江省同江市三江口赫哲族博物馆参观游览,本次调研旨在进一步认识赫哲族民族文化。调研团共7位成员参加此次调研。 ……
孙瑛铄 大学生网报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8月15日,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踏古寻艺调研团前往黑龙江省同江市民族文化产业基地对其负责人张丽静老师进行了采访。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该赫哲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而加深对赫哲……
孙瑛铄 大学生网报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本站讯:8月10日,阳光明媚,气温宜人。为了解赫哲族文化教育的实际开展状况,获取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赫哲族文化教育建设的相关资料信息,山东大学(威海)“踏古寻艺”调研团对……
孙瑛铄 大学生网报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8月7日,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踏古寻艺调研团前往黑龙江省海伦市向游客进行有关赫哲族技艺有关的问卷调查,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赫哲族传统技艺的了解程度,以及在调查……
孙瑛铄 大学生网报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2017年8月7日,山东大学(威海)“踏古寻艺”调研团在哈尔滨、佳木斯、抚远等地完成了走访调查和数据分析工作,并在此过程中了解到鱼皮画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得出了非物质文化遗……
王越 大学生网报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9月1日,商学院踏古& 8226;寻艺调研团对同江市八岔赫哲族自治村村委会进行了电话采访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了解八岔村赫哲文化目前的保护状况和了解政府部门对于赫哲族非遗活态保护和市……
王越 大学生网报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