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学校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于7月1日至7月14日期间前往家乡村委会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围绕“垃圾分类”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线下活动,为保护环境以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一定的帮助。
活动一:检查各家各户垃圾分类情况。
在早晨前往村委会后和相关工作人员一起对当地住户挨家挨户进行垃圾分类情况的检查。每家每户门前都有两个分类垃圾桶,主要检查居民是否按照规定将家产垃圾进行易腐与非易腐的区分,并对这些情况进行记录。


活动二:普及基础的垃圾分类知识
在检查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对当地居民进行了垃圾分类知识的进一步深化普及,尤其是针对当地的老年群众。用最浅显易懂的表达方式向他们科普这些最基础的知识,分清楚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属于易腐垃圾,哪些又是不易腐垃圾,并且向其灌输垃圾分类在如今极为重要的思想观念。促使他们在能听懂的基础上,了解更多的垃圾分类知识,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

活动三:落实奖励制度
在检查完每家每户的垃圾分类情况并进行记录后,会根据记录的数据对一些实行垃圾分类较为彻底的住户进行一定的奖励制度。例如:发放物品兑换卷、餐巾纸、食用油等。此外,还会定期向每家每户发放一定的垃圾袋,为居民的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一定的便利。这些措施的实施都是为了唤醒人们的垃圾分类意识,鼓励人们投身于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分类工作。

活动四:以身作则,保护环境
不定期组织一些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活动。例如在一些空闲时间,大家会穿上红马甲,拿起垃圾钳,一起到村中的小路旁或者是小河旁边捡拾垃圾,在为农村环境改善上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也能够以身作则的为群众做好榜样,呼吁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分类,共同维护当地环境。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画出了美丽蓝图。生态宜居的乡村建设把农民聚居的地区建成能留住乡愁的载体,是新时代美丽乡村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有效路径,是事关广大农村居民的福祉,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而与生态宜居相挂钩的就是垃圾处理问题。

此次围绕“垃圾分类”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主要是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基础垃圾分类的行为习惯,引导村民从日常生活入手,从小事做起,争当垃圾分类的参与者,共同促进农村美好生活的形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77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处革命旧址都是一本无字的书,每一寸红色土地都是一部生动的教材。大井朱毛旧居,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更承载着无……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井冈山,这座承载着红色革命历史的山峦,不仅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更是艰苦奋斗精神的象征。近日,红船行红色文化宣讲团全体成员有幸踏上这片神圣的土地,走进小井红军医院,亲身感受那段……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事求是闯新路:八角楼革命旧址现场教学实践感悟》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井冈山的八角楼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作为一名红船行红色文化宣讲团的成员,……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晨光微曦,山川静默,红船行处,故事新说。红军的一天,从急行军的号角开始,脚步踏破黎明的寂静,汗水浇灌信念的田野。草鞋破旧,意志如钢,穿越历史的长廊,每一步,都是对自由的渴望……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井冈山精神,是一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在井冈山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英……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为持续加强“理论热点面对面”实践基地建设,进一步凸显校地共建的特色优势,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基层实践紧密结合,让理论的种子在广袤的基层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2024年7月,湖北第……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在翠绿的井冈山脚下,一抹红色的火焰在青年学子心中熊熊燃烧。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红船行红色文化宣讲团,踏上了这片孕育了无数革命传奇的土地,他们的心中,装着对历史的……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在炎炎夏日,我踏上了前往湖北省赤壁市蒲纺工业园区桂花树社区的旅途,心中满是对未知的探索和对社会基层治理的浓厚兴趣。此行,我有幸在社区党委副书记姜鑫的引领下,深入调研了桂花树……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