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重走历史,铭记珍贵
中国青年网宣城6月29日电(通讯员 孔令远),为更多了解红色文化,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深爱国主义情怀,2023年6月29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特开展了红色记忆活动之“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活动,与那段惨绝人寰的血泪史进行一次近距离的接触。
图为纪念馆遇难者数目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孔令远摄
据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成立于1985年,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418号,是关于南京大屠杀历史、日军“慰安妇”制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遗址型专史纪念馆,也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固定举办地。纪念馆总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展出有三处南京大屠杀“万人坑”遗址,以及大量的文物、照片、历史证言、影像资料、档案等。
图为纪念馆外雕塑《家破人亡》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思涵摄
纪实一:深入历史,感受沉重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一支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组成的实践小队早早集结完毕,带着期待和敬畏的心情,踏上了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旅途。队员们带着镜头、录音笔和笔记本,准备记录下这一次难忘的纪实实践。
沐浴着清早的晨风,在翘首以盼的期待中,在火车隆隆的兴奋中,浓郁的历史气息幽幽而来,将我们带回那个战火纷飞、野蛮虐杀文明的岁月。抵达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后,小队一行人迈入那庄严肃穆的大门。展馆内的陈设简洁而庄重,墙上挂满了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物。队员们有序地参观着每一个展厅,仔细阅读着展板上的文字,身临其境地感受着那段历史的沉痛。他们让自己沉浸在每一个展品背后的故事中,用心去理解那个时代的苦难和无辜生命的沉痛牺牲。
图为纪念馆结束时同学讨论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齐悦摄
纪实二:思考与交流,汇聚共鸣
参观结束后,队员们在纪念馆内共同坐下,展开了一次深入的座谈交流。每个人都分享了自己对南京大屠杀的思考和感悟
王思涵同学发自内心地说道:“当我亲身走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看到那些无辜生命的照片和遗物时,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悲痛和愤怒。这段历史不能被遗忘,我们要将其铭记于心,永远保持对和平的珍视。”
张玉钗同学补充道:“通过这次实践,我意识到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着传承和平的责任。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才能引起共鸣,共同努力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图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史实展示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孟波摄
纪实三:铭记历史,传承和平这次纪实实践给队员们带来了深刻的触动。他们明白到,铭记历史、传承和平理念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至关重要。
作为年轻一代,大学生们决心将自己所见所闻传达给更多人。他们计划通过组织讲座、举办展览和分享经历的方式,向校园和社会传递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呼吁每个人珍惜和平、践行正义。
图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和平大钟》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孔令远摄
纪实四:情感触动,发声呐喊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观期间,队员们与一位年迈的幸存者进行了深入交谈。老人回忆起自己亲身经历的恐怖场景,泪水在他眼中闪烁。队员们无法想象当时的残忍和绝望,幸存者深情讲述了自己的亲历经历,让在场的队员们深受触动。在场的每个人都被激励起来,纷纷表示要传承和平,宣誓不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纪实五:铭记历史,呼唤和平
实践队员们驻足于每一个展板前,聚精会神地阅读着文字,观看着珍贵的历史照片。队员们在现场悄悄记录下参观者的反应和感慨,这些记录将成为后续传播的资料。在活动的最后,队员们组织了一场默哀仪式,向逝去的生命致以敬意。大家手持鲜花,默默地凝视着纪念碑,心中充满对和平的渴望和发誓。
图为活动部分队友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康摄
缅怀,是为了更加坚定地铭记,铭记,是为了更加义无反顾地前行。此次红色之旅活动的开展,是希望所有人都能够记得那段不幸的日子和那些不幸的同胞,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带着历史的期许和历史责任,去践行:当代青年,心中应时刻牢记时代之使命,勿忘国耻,承担责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青年应感恩和平时代,以更饱满的态度,投入到工作和学习当中去,努力增强自身本领,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65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