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游林州纪念馆,感红旗渠精神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作者:红旗渠精神社会实

习近平同志指出,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这些革命创业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指出“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其中红旗渠精神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7月20日,小组成员郭心余到红旗渠游览,当天和小组同学展开直播。期间小组成员了解到,红旗渠建造的历史原因:河南林县历来干旱缺水,1959年,林县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干旱,境内的4条河流都断流干涸了,经过多次讨论,要解决水的问题,必须寻找新的可靠的水源,修渠引水入林县。

小组成员又听当地人民介绍红旗渠修建过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新的社会制度下,林县人民改变命运的坚定信念。修渠过程充分发挥人民公社的组织作用,林州地区15个人民公社组建15个分指挥部,动员指挥数万民工带着铁橛、铁锹、小推车浩浩荡荡奔上工地,用这些原始的劳动工具,开启修建红旗渠这一气势磅礴的宏大工程。期间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经费不足就组织工程队到各地承揽建设项目筹集资金,各项物料能省则省,光是自制炸药就省出500余万元。广大人民群众不畏条件艰难,奋战在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间,没有合适住地就睡在山崖下、石缝中,薅把茅草当铺垫,真是“铺地盖天”。渠首大坝截流时,任村公社的男女青年们奋不顾身跳入冰冷的河水中,筑成“人墙”阻断激流。东岗公社组织70余名强壮劳力,腰系绳索,凌空打钎放炮,硬是在悬崖绝壁上崩出渠基来。青年民工把豪言壮语写在太行石壁上:“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为了后辈不受苦,我们就得先受苦”。他们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在坚韧陡峭的绝壁山巅挖砌垒筑宽2米、高3米、总长度达到1500公里的引水墙。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不怕流血牺牲、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81位修渠干部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林县确实遇到过重重困难,不过全被智慧的林县人民克服了。没有炸药就自己造,没有水泥自己烧,粮食不够就挖野菜充饥,没有凿岩机那就抡大锤,他们就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连续奋战10个春秋,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终于建成了全长1525公里的红旗渠。

目前红旗渠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给后人留下了浇灌几十万亩田园的水利工程,红旗渠形成了引、蓄、灌、提相结合的水利网,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县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至今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被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最重要的是红旗渠精神在我们心中永存。当前筑梦总部小队成员不仅来自林州,还来自中国其他省市,小队成员共同了解和学习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尤其是对化学化工学院的同学们来说,一定要有艰苦创业精神,面对科研问题,不放弃、不灰心,往下钻研,坚持自己的想法,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还要学会与队友有团结协作精神,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一起努力,一定能取得更优秀的成绩。大家也应该有无私奉献精神,从事科研,默默付出,不求功名,为国家科研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对大学生来讲,走进大学,大家都已经成年,应该具有自力更生精神,尽量少依赖父母,多靠自己的双手换取自己的劳动果实。

对于这次红旗渠纪念馆的线上游览,小队成员充分了解红旗渠开凿的原因,艰辛建造过程,以及学习发扬红旗渠精神的必要性。红旗渠的建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正如先人想象的那样,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解决了67万人民基本用水问题,被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57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互联网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乡村振兴对于推动社会均衡发展,建设现代化国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新时代农村发展新动力……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汉川湾潭乡,探索农产品新模式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在中国这么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减缓,城市的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扩大内部需……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安徽学子三下乡:寄语心中记,奋斗新征程
本次下三乡活动,我们的活动地区是佳山社区,虽然三下乡已经结束了一周了,但是回顾那段难忘的日子,我感慨良多,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还有成长。对比以前,感觉自己成长了不少,变得更加成熟、勇敢、自信…
冉冉红心向朝阳,红色基因永传承
在七一建党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为了加强小队成员们对革命先烈精神的学习与发扬,小队成员开展了主题为“逐梦致远立新毅行”的主题团日活动,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此次的团日活动,我们学习了党史,了解…
“三下乡”实践感悟:红旗渠水悠悠流,精神传承永不休
“三下乡”实践感悟:红旗渠水悠悠流,精神传承永不休“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在参加暑期实践活动之前,我一直对“红旗渠”这个名字感到陌生和好奇,我…
希望之星,为梦启航
7月20日,希望家园2023年孙桥镇小学点位,志愿者小老师开展了暑假作业以及课外作业的辅导的活动,小朋友都十分安静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面谢作业,一些高年级的小朋友也自发的帮助其他低年级小朋友解决问题。所…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三下乡:舞动童心,艺心闪耀
新闻网讯(通讯员肖逸晗)2023年7月1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心助学志愿服务团队赴广水的支教活动顺利进行中。随着志愿服务者们的耐心教导,孩子们的舞姿舞步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
湖北学子三下乡:大手牵住小手,温暖梦的翅膀
大学生网报鄂州7月23日电(通讯员李一茗)为体悟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有担当的好青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自强思源”暑假社会实践队于暑期前往湖北宜昌市高坝洲镇为小朋友们教授…
巢湖学院学子三下乡:探寻古艺目连戏 弘扬非遗续辉煌
以“孝”文化为中心,被誉为中国戏曲“戏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连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乡土文化智慧结晶。为保护、传承、发扬好目连戏,7月2日,巢湖学院赴祁门县“探寻古艺目…
小手画农业,稚心向未来
7月23日,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智慧农业赋能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了此次实践活动的最后一项活动——“我心中的智慧农业”儿童接力绘画活动,在调查当地小朋友对智慧农业的了解度的…
E行天下——小水滴公益联盟社会实践团暑期实践之大学生教育
E行天下——小水滴公益联盟社会实践团暑期实践之大学生教育山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小水滴公益联盟社团在本年度暑假延续了与滨州市惠民县桑落墅镇团委的相互支持,在该地希望小学开展了支教活动,…
粽叶飘香,情满端午
7月5日,曲阜师范大学“践行红色初心,共铸时代之梦”实践队队员们在临沂市阳光小区举办了“粽叶飘香”的主题活动来迎接端午的到来。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重大意义。通过纪念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