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北学子三下乡:巧手棕编,精彩世界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启为创新团队 作者:周元景砚

拾遗薪继团队踏上了成都锦里,为了宣传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亦为了探寻锦里棕编之美,拾遗薪继团队采访了棕编传承人高崇阳。棕榈树叶经过整理、加工、染色,烫平等工序,再经弯折、裁剪、穿插等眨眼间棕叶便化身成了飞舞的蝴蝶、跳跃的蚂蚱,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或许在别人看来这只是逗孩子的小玩意,但是于他而言,却是一项无法放弃的情怀。

棕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利用天然的棕榈叶或竹子等植物材料,通过手工编织而成的艺术品。棕编的制作过程繁琐而细致,需要经过剥皮、晒干、染色、编织等多个环节。编织时需要巧妙地运用各种编织技巧,如扎、绕、插等,将棕榈叶或竹子编织成各种形状和图案。棕编的作品形式多样,可以是篮子、袋子、帽子等生活用品,也可以是动物、花卉等装饰品。无论是实用还是观赏,棕编都展示了编织者的巧思和技艺。

棕编的艺术魅力在于其独特的形式和精美的细节。棕编作品常常以自然界的花草、动植物为主题,通过细致的编织和精湛的技艺,展现出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细节。棕编作品的线条流畅、形状优美,给人一种和谐、自然的感觉。同时,棕编还注重表达生活的情感和主题,通过作品的形象和图案,传递出对自然环境、生活乐趣和美好心情的追求。

参与棕编的制作过程,让我深感艺术的魅力和人类的创造力。每一次编织,都需要耐心和细致,以保证作品的完整和美观。同时,棕编也让我更加珍惜自然资源的宝贵和环境的保护。棕编作为一种利用植物材料的手工艺术,强调了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艺术的加工和创造,棕编将自然的美与人类的智慧相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棕编作为中国传统手工编织艺术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技艺。它不仅展现了艺术的魅力和创造力,还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通过参与棕编的制作,我深刻体会到了艺术的力量和文化的价值,也更加珍惜和推崇传统手工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棕编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生活的延续,它让我们更加了解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53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心得】感伤从何而来

最近不知为何,总是莫名的感伤?是因为何由?是因为要离开这群脏兮兮却又可爱活泼的孩子们,还是因为离开我们在这里将就住了十天的地方而感伤?而不知名的感伤从心底里升腾起来,似烟似…… 刘晓燕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实践心得】素昧平生的我们

7月8日,33个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人因为支教,为了同一个梦想而相聚在一起。8号,我们从岭师出发,从心出发,只为那一片天地带去我们的心。即使我们不曾相识,但我们拥有同一个梦想,…… 董剑丽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实践心得】最美的遇见

在这十天的日子里,我遇见最美的队友,就是你们。但看着孩子们的笑脸,觉得所有的一切都值得。每一位队员的工作不论大小,都是为了西坡的孩子,所有的一切都值得。 因为有了这样的队员,…… 董剑丽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实践心得】遇见你们,好幸运

孩子们,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们。既然来到这里,我们都希望能够为孩子们做出一点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去改变孩子们。当我们将要离开的时候,那一瞬,好想大声歌唱,“与你相遇,好幸…… 董剑丽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实践心得】期待相逢之日

十天的三下乡活动已经告一段落,而我最不舍的是那群孩子,最期待的就是我们能有相逢之日。…… 龚杏兰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实践心得】离开之后记

下乡结束的第一天,昨天和同学们挥手说再见,心中是不舍,是郁闷,是想重来一遍的感觉。但是人生离别的场景很多,我们只能怀着对以往的感激和怀念之情不断的往前走,所以我在分别时只和…… 张秀玲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实践心得】为这落泪的时刻歌唱

下乡的日子悄悄地接近了尾声,所有的活动就只剩下最大型的文艺晚会这一项了。尽管再不舍,时间还是从我们指尖悄悄溜走。脑海中浮现着以往的我们相处的时刻,泪,已经不知不觉的为你们流…… 张秀玲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实践心得】屡教不改是否该体罚

在我来教学的前六天,我都是认真持行队长的话,必须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严肃、刻板、恪守职责的形象。免得学生以为老师好欺负,便变本加厉的肆意在课堂动荡。但是对于体罚他们这一制度,…… 张秀玲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干中学——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我

走访校友记录陈兰,毕业于宁波财经学院,经济系14级,毕业后曾任班级文艺委员,宿舍楼长,杭州湾校区图书馆管理员,电脑社团…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最新发布

爱驻宜都青年志愿服务队:多彩折纸追寻梦想
爱驻宜都青年志愿服务队:多彩折纸,追寻梦想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与科学学院作者:李梦楠本网讯(通讯员:李梦楠)为进一步丰富学生们的校园生活,推动当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爱驻宜都青年…
守护童年,安全伴成长——三下乡防溺水活动助力农村儿童安全成长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通讯员聂人铖)2023年7月18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青春飞扬,梦想引航”实践团前往重庆市南川区东城街道灌坝社区开展思政微课堂之梦想精神系列活动。必行开展的三下乡防溺水活动是由学…
浙理工建工学院学子走进残疾人之家:助力残障人士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成就精彩人生
浙理工建工学院学子走进残疾人之家:助力残障人士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成就精彩人生关爱残障人群,共创文明社区。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扶残助残的优良传统,对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关爱,近日,浙江理工大…
南工程学子三下乡:执笔画高铁,点燃强国梦
2023年7月,南京工程学院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同心振乡”暑期实践队前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开展了为期一天的“手绘高铁”与“交通知识竞赛”活动。近年来,国家对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视程度…
绵竹年画:传统艺术的瑰宝闪耀现代生活
启为创新团队踏上了德阳绵竹,在这座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城里,我们有幸采访到了绵竹年画博物馆的馆长李悦。为了宣传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亦为了探寻绵竹年画之美,让我们一同踏上绵竹年画之旅。年是一…
家国所系 心之所向 ——塔里木大学齐心振乡胡杨团访谈西部计划志愿者
为响应共青团开展的“西部计划”活动的号召,更好地调动大学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的积极性,稳定志愿服务队伍,激发大学生参加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热情,提高志愿服务质量。2023年7月11日塔里木大学的齐心振乡胡…
安科学子三下乡:理论宣讲入基层,青年筑梦新征程
为进一步组织引导青年学生将党史团史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团的十九大精神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同时充分发挥青年典型模范带头作用,营造学习安徽省各级青年五四奖章、“两红两…
倾听老人声音,助力夕阳再晨
2023年7月17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携手新老人,助夕阳再晨暑期实践队”结束在郑州集中实践之后,队员分批回到家乡,开展“仰暮计划”实践项目。在经历一个星期的访谈和问卷调研之后,实践队做出…
《蛋壳画:艺术与传统的交织》
蛋壳画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以利用鸡蛋壳进行绘画而闻名。我有幸亲身体验了蛋壳画的制作过程,深深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蛋壳画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首先,需要将鸡蛋的内部清空…
寻访基层力量,探寻社区治理密码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响应国家号召,推动社区建设。巢湖学院赴泗县探寻基层力量推动社区建设社会实践调研团队于2023年7月1日-4日走进宿州市泗县,寻访基层党员,探寻基层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