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通讯(通讯员 周诗琪)活动进行到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桃江县鲊埠回族乡南京湾村,拜访了益阳市政协常委、桃花江回民武术传承工作委会主任李赛军。他是桃花江回民传统文化推广者、宣传者。
图为李赛军常委接受采访
他向我们介绍道,回民武术是明成化十三年,回族武将李宗燕后裔李朝柏,率吏部从常德迁入鲊埠,其中不乏奇人高士,因而催生出了桃花江回民武术。它也是桃江回族各姓氏祖辈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的体育运动,在它五百多年的传承与发展中形成了相对系统的武术套路,所练的项目有中华武术的共同特色也洋溢着浓厚的回族特色,其套路分拳术、棍术、耙 板凳等多个门类,各门套路劲力别致、技法丰富、风格独特、招法飘逸、姿势优美,具有稳、勇、短、劲、德的特点。它能快能慢,善顾善打,动静结合,心身相连的独特风格,在整个湖南回民群众乃至武术门派都占有重要地位。
图为志愿者采访李赛军常委
除此之外,鲊埠还有许多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回民医药之跌打损伤和回民医药之祛风湿。“练武不修道功,不能达至真;修道不练武术,肢体未灵活”,黄氏始祖隆兴公对于跌打损伤如是说道。桃花江回民医药之跌打损伤疗法是湖南省少数民族中一种集正骨、疗骨、扭伤、碰伤或打伤而产生的一种民间传统医药疗法。其方法有:看诊、摸诊、顺筋、正骨、敷药、吃药、贴药的特点。跌打损伤药方必须到深山或田间采挖,自配自制自敷已达疗效。贴药为自制膏药,将采挖回来的草药洗净晒干后磨成药粉,后用蛋清或童尿调敷患处。桃花江回民医药之风湿疗法起源于古老的中医文化,与回族医药、医术相结合,从而形成了特色的桃花江回民医药之风湿疗法,诊治为自诊、自采、自配自用的特点,也运用了中医疗法中的针刺、拔火罐、推拿等方法。
在回民武术、回民医药之跌打损伤和祛风湿的形成和发展中,也体现了回汉两个民族的融合,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影响更多的是精神上汉族和回族两个民族的观念融合。就如中医与回族医药的融合,各补其嬴缺,相互发展,更好的救病医人。
李赛军常委也提到,因为许多非物质文化的传承都是有着“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规矩,有一些已经近乎失传了。因此他们也采取了许多的措施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加入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开展回民武术下到小学初中,深入课堂教学;开放非遗的学习名额,就像李主任所说的“只要你肯学,我们就能教”;发展旅游业,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形式,将传承非遗与经济效益挂钩,做到双赢。
图为志愿者们与李赛军常委合影留念
在从前,非遗是流行是时尚,如今有师傅们的守护和传承,有新鲜血液的支持,我们希望非遗也能继续如潺潺小河般,源源不断的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迎接它们的也会是灿烂明媚的未来!我们也相信在未来我们能将非遗文化创新发展,使非遗这条小河更好的汇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53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