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材子三下乡 多彩贵州行|跟随总书记的脚步,调研乡村振兴“新引擎”(二)

来源:临沂大学 作者:秦淑婷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引导广大青年学子了解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通过实地观察、现场体验、深入调研党和国家大踏步发展的“贵州缩影”,感受这十年来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坚定认同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自觉做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临沂大学“材承临大”乡村振兴实践教育团积极申报并成功入选“多彩贵州”2023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

7月11日上午,“材承临大”乡村振兴团启程前行,奔赴贵州。实践团历时20多个小时,跋涉一千八百多公里,在7月12日凌晨顺利抵达。

正文: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英雄。”7月14日,贵州省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无名烈士墓前,花茂村红色研学基地杨波经理,主动担任村里的“红色讲解员”,给实践团成员们讲述着惊心动魄的蒲家洞救红军的英雄故事。

蒲家洞救红军

蒲家洞

去往蒲家洞的路上

蒲家洞合照

1935 年 4 月,红军转移后,土豪劣绅搜捕掉队红军,有 26 名红军被敌人用马刀、梭镖砍杀在偏僻的蒲家洞内。反动势力在金竹乡蒲家洞残杀26位红军伤员后的第23天。恰逢王佐彬,带着王碧凡去到蒲家洞周围捕捉画眉。洞中传出微弱的声音:我们是红军,被敌人推下洞来的,请老板救救我们!次日(1935年4月25日)天还没有亮,王佐彬领着众人买了20多个泡粑,带着绳索、背篼去到蒲家洞。他们将泡粑和背篼放下洞中,并向洞内喊话,但洞内没有回音。于是王佐彬对着洞口起誓:洞内红军先生,我王佐彬诚心诚意来教你们,若我起心不良,遭乱刀砍死! 3次起誓,3次放下绳索拉上来还是空背篼。长工郑南宣壮着胆子,坐着背篼下到洞底,只见洞底横七竖八躺满了红军战士的尸体,尸水横流,臭气熏人,有3位躺在一旁奄奄一息。郑南宣先吃一个泡粑后,那3位红军伤员才相信了王佐彬确实是去救他们的。被救的3位红军伤员,刚出洞口,去世一位,其余两位抬回王佐彬家中,有一位因在洞中冻饿24天,伤势又重,吃碗面条后去世。只剩下名叫李先帅的江西籍红军战士,王佐彬叫家人给他洗了澡换了衣服,安排住在自己家中,吩咐医生郑国宾精心调治,得到幸存,一直到1961年才病故。王佐彬将红军伤员抬到家时,还没有天亮,但专门干着搜捕红军伤病员活动的土豪、保董,王佐彬的远房叔叔王绍华却探到了王佐彬在蒲家洞救了红军的消息。王绍华上门,逼迫王佐彬交人。王佐彬镇住了王绍华才成功将李先帅留在家中。

李先帅他们被砍杀后,在黑暗的山洞底下生活24天没有死,确实是人间奇迹;但他们在洞中受的苦,也是世人罕见。26位红军伤员在洞口被土豪劣绅一阵乱刀砍杀后推倒在洞底,有的当时死亡,有的过两三天才断气,有的坚持活了十几天,有的是李先帅他们被救的前两天才去世。李先帅他们在洞底,强忍剧痛,饿了就吃几把遇难战友身上带的生大米,渴了就爬到岩壁边张嘴接喝一滴一滴的岩溶水。他们有坚定的信念,相信群众一定会去救他们!靠坚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

红军坟的故事(小标题)

红军坟

红军坟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花茂村平心组茶山堡,共有坟墓一座,墓内共安葬红军烈士二十六名(花茂公社将在蒲家洞牺牲的25名红军以及沿途发现的1名红军),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枫香花茂时牺牲。1970年8月,花茂公社将在蒲家洞牺牲红军遗骸迁葬在平心组茶山堡。

蒲家洞红军牺牲就义的故事鲜为人知,曾在《中央红军在遵义》第十章《遵义县人民在腥风血雨中的抗争》被记载过。蒲家洞可在花茂村原有的红色文化基础之上进行升级,与苟坝红色文化基地展开合作,形成红色文化旅游一条线,增强红色文化底蕴。结合清明节、烈士纪念日和建军节等,开展“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红色故事专场宣讲,用英雄的故事感染人、教育人、鼓舞人。

“蒲家洞”、红军坟的故事像一件珍贵瓷器的碎片,散落在花茂村。这些记忆值得我们一片片追回,如此,后人才能知晓他们的经历,铭记这段历史。知史明智,行以致远。吾辈当自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51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愉快的一天支教

支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它使我有机会去远离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与当地的孩子们一起度过宝贵的时光。这段经历带给我很多感悟和启示。首先,支教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美好的支教一天

今天是支教的第二十五天,今天没我的课,但是我还是很早就起来了,因为今天有四五年级的甲骨文汇报演出,第一节是班会课,不需要我去,所以我就洗了头,洗完头我就去学校了,先看了四五……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充实的支教一天

早上七点半,伴随着蝉鸣、小朋友们的嬉戏声、同伴们的洗漱声以及透过窗户倾洒下来的阳光,我从床上醒来,醒了之后立马的穿上衣服然后出去洗漱了一番,洗完之后吃了张煎饼又喝了杯牛奶就……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诚心诚意,育人育己

正心诚意,育人育己支教是一种特殊的经历,它不仅是对他人的奉献,更是对自己成长的一次洗礼。在我这一段时间的支教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正心诚意,育人育己”这句古训的真谛。首先……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星并不远,梦也不远了

星并不远,梦也不远。这句简洁而又深刻的话语,表达了一个美好的信念:只要我们有梦想,不论目标有多大,只要我们勇敢去追逐,就能够实现它。作为一名支教者,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支……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有爱的支教

今天睡得晚,不知道为啥失眠了,就是睡不着,看催眠视频也睡不着,过了好久差不多在两点多的时候才睡着,但是我起的还蛮早的,因为我今天上午满课,第一节去了四年级上课,因为快结束了……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惬意的支教生活

今天有事没课的一天,今天就赖了一会床,大概八点半的时候起来了,起来之后就洗漱了一番,洗完之后就去学校了,我先去了五年级,去听了传统文化的课,王老师讲的传统文化的课很丰富也很……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追逐梦想,点亮未来

追逐梦想,点亮未来在支教的日子里,我看到了许多孩子们如何努力追逐梦想,点亮自己的未来。这些孩子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和环境,有些是贫困地区的孩子,有些则面临着社会问题和家庭困境。……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童心 筑梦想,支教向未来
中国青年网张家界7月8日电(通讯员肖镱莲)为拓宽乡村乡村儿童视野,了解真实乡村情况,践行“三下乡”精神。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支教向未来”团队于7月3日到达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六耳…
人生得意须尽欢
人生得意须尽欢我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这个过程的美丽与挑战。首先,乡村的风景确实非常美丽。与城市的喧嚣和拥挤相比,乡村的自然风光让人心旷神怡。清晨的阳光透过稀薄的雾气洒在田野上,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提升能力,贡献力量
早上起床后,我首先享用了一顿美味的早餐,确保了能量的补充。随后,我与组员们集中讨论了调研报告的整体思路和结构,确定了各个部分的要点和重点。这次商讨让我们明确了每个人的分工和任务,让整个团队更加…
遗忘教你洒脱
遗忘教你洒脱已经来这里五天了,每一天都很充实,自从上大学之后很少有这样每天只睡五个小时的时候,仿佛又回到了高中那段起早贪黑的时候。很多事情已经不记得,但是那时历史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很有感触,她说…
西外学子三下乡:投身乡村实践,助力振兴富强
新农村是发展的新态势,助力农业农村发展是富强的必要路径。为响应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个暑假我加入了“扎根乡村沃野,擎画振兴蓝图”社会实践团,并跟随团…
走进红安大布 传承非遗文化
7月15日电(通讯员朱雯菲)为深入了解红安非遗文化,提高大家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7月15日,追光者志愿服务实践团前往七里坪镇长胜街红安大布传习所和红安绣活传习所对红安非遗文化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探寻数字农业发展之路,推动乡村振兴新高度
中国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张锦东)数字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支撑技术,引领着农业现代化的方向。为了解在北安模式下赵光农场的发展以及探寻智慧农业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智…
童心筑梦想, 支教向未来
中国青年网张家界7月8日电(通讯员周聪)为拓宽乡村儿童视野,了解真实乡村情况,践行“三下乡”精神。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支教向未来”团队于7月7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沙塔坪乡六耳…
湘科院下乡行:“资”润心田,“助”飞梦想
(通讯员左琛)为深入推进学生资助工作有序开展,切实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坚强后盾,7月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志愿服务实践团队于宁远县开展资助政策下乡行活动。活动中,团队成员李露向孩子们介绍了有关…
三下乡之多彩体能课
三下乡活动期间,我们的课表灵活安排,灵活变通,我们不仅注重学术教育,还注重体育教育。结合当地的舞狮特色,根据学生的需求,我们开展了体能课和武术操等等,既能大幅度提升孩子们的上课热情,也能提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