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平顶山学院三下乡:文旅振兴,民生福祉

来源:平顶山学院文学院 作者:夏小晴

风吹槐树,沙沙作响,一场穿越千年的研学游行就此启航;黄土窑洞,历史沉淀,古今对话的探索之旅就此展开。

为深入挖掘郏县地区的文化遗产,以特色文旅产业带动郏县地区的乡村振兴,平顶山学院“遇见村寨,数字反哺”乡村振兴促进团在领队老师薛天桥的带领下,于7月16日抵达平顶山市郏县黄道镇王英沟村进行实地考察。期间,在王英沟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埔源的引导下,“三下乡”志愿者们参观了王英沟村的千年槐树、名人住宅等历史古迹,以及养老院等民生场所。

民生福祉,心之所向

抵达王英沟村之后,张书记带领“三下乡”志愿者们参观的第一站是王英沟村的养老院“王英沟幸福苑”。幸福苑位于村支部的旁边,建筑风格和农村的平房结构类似,院落中的老槐树上挂着一只古老的铜钟,拿起钟杵敲响铜钟,铜钟的声音悠远而绵长。张书记说:“这种钟还是我们上小学那会上下课敲的钟,后来才逐渐换成的广播铃声。我们在这里挂的这只钟,也主要是给老人们起到一个报时的作用。”尽管幸福苑的整体环境和城中的养老院无法比较,但是这里却有着更接地气的人情味,厨房中有阿姨做的家常菜,休闲室里有棋牌桌和按摩椅。在这里,张书记除了带领大家参观了养老院的大致情况,同时也为“三下乡”志愿者们介绍了王英沟村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和进一步的发展目标。张书记在介绍的过程中,着重提到了王英沟村的菊花地。村中菊花的种植面积很大,且菊花的药用价值很高,近年来与三九公司达成了合作,村中的菊花由产业直接收购,秉持着农户赚钱的原则,将利益等分成十分,而农户所占的比利有八成。这对于王英沟村的乡村振兴而言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图为王英沟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埔源在为“三下乡”团队讲述王英沟村的产业规划。 郭子凯 摄

寻根探源,底蕴深厚

在对王英沟村的古建筑遗迹进行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张书记为志愿者们介绍了王英沟村的历史。据悉,王英沟村发源于汉朝,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林业部门鉴定,村中最久的槐树距今已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整个王英沟村槐树生长茂盛,且均年代久远,走在古道上,路边都是密密麻麻的槐树,因此郏县王英沟村又有着“古树王国”的美誉。在张书记的指引下,“三下乡”志愿者们在古槐树前合影留念。正所谓“门前一棵槐,升官又发财”,槐树历史悠久,寓意吉祥,见证了王英沟村的兴衰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张书记说,王英沟村最典型的建筑风格救赎“前屋后窑”,路上“三下乡”志愿者们看到了很多窑洞,并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顺着槐树环绕的小路往上走,志愿者们到达了铫期故居。“出深山辅佐汉室光武中兴,忠信义忠诚忧国犯颜谏诤”短短一副对子,涵盖了铫期的一生。铫期是东汉大将,曾辅佐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平定魏郡战功赫赫。走进铫期故居,千年前的建筑因身处窑洞至今仍保留的较为完整,窑洞的壁顶上,槐树的根若隐若现。三下乡志愿者薛皓月表示:“或许正是因为村落有几千年的历史,槐树挺拔生长了几千年,槐树之下的窑洞住所才能被如此完整地保存下来。”

图为张书记带领“三下乡”团队参观铫期故居的场景。 郭子凯 摄

继往开来,接续奋进

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三下乡”志愿者们在张书记的带领下,又先后参观了中国女篮名将郑海霞的故居,相较于铫期故居,郑海霞故居更多了一些现代化元素,窑洞中的白炽灯,以及更具有当代特色的小粮仓,更展现了王英沟村独特的包容性。尽管建筑采用的是一贯的“前屋后窑”的建筑风格,但是却可以通过对比,映射出时代的发展变迁,古人和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差异。顺着河道往回走,大自然的景色进入眼底。高悬的蓝天中挂着朵朵白云,略显险峻的山峰被绿荫笼罩,尽管河水因河道施工而中断却依旧掩盖不了它的磅礴气势。张书记说:“这里曾被中央电视台《山河锦绣》剧组作采景地进行拍摄。”传统古村落进入电视剧,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相融合,对于提升王英沟村的知名度,打造特色文旅产业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回到村支部后,“三下乡”团队稍作休整,在完成对王英沟村党政知识的宣讲工作后,“三下乡”成员在傍晚时分回到了驻扎地。

图为王英沟村实地考察结束后,“三下乡”团队与张埔源书记在村支部门口合影留念。 李鸿嘉 摄

传统村落,魅力无限,现代技术,助力发展。王英沟村拥有长达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其中的文化价值值得被更多前来研学游行的学子们挖掘。

写稿人:夏小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37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社会实践团对李家疃村建设规划设计成果提交

经过多日对李家疃的探究及调研,以及对李家疃进行了充分的实际问题的考量,实践团队对李家疃的当地经济、环境、以及产业现况进行了规划设计,并从中得出一些列李家疃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庄超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社会实践团进行李家疃村回访活动

经过多日对李家疃村的实地调研以及对李家疃进行了充分的实际问题的考量,实践团队对李家疃的当地经济、环境以及产业问题进行了规划设计。为了团队此次社会实践的方案能到得到实践,7月…… 侯宪章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实践团关于李家疃村规划设计方案成果提交

经过实践团队多日在李家疃村的实地调研与探究,以及对李家疃村实际情况的思考,实践团队针对李家疃村当地经济、环境以及各产业现状进行了多方面规划设计;从李家疃村建设中找出部分潜在…… 叶佩瑄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社会实践团设计方案

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团队对活动主体有了一定程度的把握,为切实完成实践团队的课题任务。7月29日(通讯员庄超),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实践团与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任蛟龙老…… 庄超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社会实践团规划设计工作

经过拜访专业老师得到一系列指导之后,实践团队继续开展实践课题工作。7月29日(通讯员叶佩瑄),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实践团再次与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任蛟龙老师和范学忠老…… 叶佩瑄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社会实践团进行李家疃村建设规划工作

为了更加深入的明确李家疃村潜在问题,同时更好的完成实践团队的课题任务。7月29日(通讯员侯宪章),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实践团与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任蛟龙老师和范学忠老…… 侯宪章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社会实践团展开对李家疃村建设规划

经过多日对李家疃村的实地调研,实践团队深刻了解了李家疃村当地的经济、环境以及产业等现况。7月28日(通讯员侯宪章),在老师的告诫:“规划要更加深入的了解李家疃村的所需所求,但仅…… 侯宪章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社会实践团拜访指导老师

为更深入的了解李家疃村潜在问题,完成实践团队的课题任务。7月28日(通讯员叶佩瑄),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实践团与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任蛟龙老师和范学忠老师取得联系,进…… 叶佩瑄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山东大学学子走进龙延智能 探索智能制造前沿

2025年1月19日,山东大学控制学院的本科生们前往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合肥龙延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一场为期一天的游…

安宁翼护实践团队赴济南善德养老院开展调研工作

山东大学安宁翼护实践团队来到济南善德养老院开展实践调研工作。医护部护士长韩冰接待并主持了这次实践。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

聊城大学学子三下乡:黄河润岸桑田茂,滩区逢春岁月甜

社区治理创新,迁建社区凝聚合力社区治理是黄河滩区迁建社区实现和谐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聊城大学“黄河新颂・滩梦织辉”社…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紫色己巳团圆——团圆饭飘香,年味情更浓

紫色己巳团圆——团圆饭飘香,年味情更浓春节期间,千家万户沉浸在团圆的喜悦中,吃团圆饭成为众多家庭辞旧迎新的温馨时刻。…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蓝色环保行动——共筑绿色家园

蓝色环保行动——共筑绿色家园这个假期,“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李嘉欣参加了一场以“保护环境,从点滴做起”为主…

最新发布

湖工商学子三下乡:与政府的一次深入交流!
2023年7月13日,湖南工商大学暑期三下乡“数链农商”团队在调查多个物流中心地点后,来到了开福区物流与口岸服务中心,针对调研课题与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了一次深入交流。团队成员积极与政府进行座谈,以期获得…
关注留守儿童:呼唤社会关爱,共筑幸福成长之路
关注留守儿童:呼唤社会关爱,共筑幸福成长之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留守儿童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了解并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特撰写此篇新闻稿,希望引起社…
欢呼与拼搏交织,青音与热血共燃
2023年7月22日星期六,今天是安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温暖春芽”七彩梦想支教队在安阳市安阳县高庄镇文兰市庄学校进行支教的第二十二天。下过雨的天气,万里无云,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气息,我们骑着电车来…
增强农机安全意识,促进农村文明生产。
(通讯员:董宝洋)为进一步增强公众风险防范、安全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7月13日,河南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雨衣侠——雨天骑行守护神”志愿服务队成员在平顶山市搬走岭村开展了安全生产知识宣传…
历史与文化的交融——“E夏逐梦”实践团走进菏泽市博物馆
为了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增进对历史文化的了解,7月21日,“E夏逐梦”实践团来到菏泽市牡丹区,走访了菏泽市博物馆。活动中,队员们参观了菏泽市博物馆的各个展览馆,详细了解了菏泽地区的历史沿革、文化…
大学生深入基层调研 探寻守护海晏河清新路
大学生深入基层调研探寻守护海晏河清新路中国青年网济南7月22日电(通讯员姜文鑫)。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赋予了我们生命的源泉,也承载了无数的文化与历史。然而,多年来,黄河的生态环境受到了…
助力家乡 先行有我
河南工业大学学子三下乡:助力家乡,先行有我通讯员:张烜彤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有很多丰富的知识值得我去学习体会,而这次的三下乡之旅,让我真正的从实践中学习到知识,也把我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讲好科技特派员故事 助推新时代绿色产业发展
今年是我省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20周年。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浙江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具体实践,是激活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为探寻浙江省龙泉市依托科技特派员实现竹木产业融合发展的绿色产业发展之路,2023年7…
安阳工学院学子三下乡:走近民生,共庆佳节。
7月22号电(通讯员钟蒙恩)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小我融大我,富强路有我”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参与端午节期间的义诊志愿服务活动,为当地的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和医疗建议。“端午节义诊志愿服务”是由汤…
深入基层调研 守护海晏河清
深入基层调研守护海晏河清中国青年网济宁7月22日电(通讯员姜文鑫)“黄河宁,天下平”。黄河历史悠久,流域绵长,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为了调研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状况,为守护黄河安澜献计献策,近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