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此背景下,为体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实践中感受王家坝精神内涵,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响应暑期“三下乡”活动号召,于2023年7月16日抵达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王家坝村,探寻王家坝红色基因的传承,深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勇担青年的新时代使命。团队成员于7月17日下午一同前往王家坝保庄圩居民楼,拜访多次参加泄洪的党员程庆生先生和退休干部汤本禄先生,并进行采访和亲切交流。
阳光明媚,天晴得像一张蓝纸,几片薄薄的白云,像被阳光晒化了似的,随风缓缓浮游着。在出发之前,我曾通过网络收集资料,想要初步了解下王家坝,王家坝在经过十余次的开闸泄洪后,它会变成什么样的?这里的人们生活得怎么样?他们对待王家坝开闸泄洪这件事是怎么看待的?这些疑问萦绕在我的心中。
下了火车后,我们一行人坐上大巴和公交车,直奔王家坝村。在路上,我发现王家坝村的路有一个不寻常的特点:每隔几百米,就会有一个较高的斜坡。它被称为“保庄圩”,是用来蓄洪的。我只在网上图片中窥探几分神情,从未亲眼见过。车程很长,距离很远,但因为是第一次到这里,沿路的风景让我心中欢喜,便也不觉得无趣烦闷。
我们“三下乡”的时间,正值淮河流域“七上八下”防汛关键时期,今年是否开闸泄洪外界高度关注,而我们却看到村民们不慌不忙地打理着自家田地的景象。到了程庆生老先生的家里,我把之前的疑问提出,汤本禄先生回答道,现在村民们有两手准备,不泄洪,村民正常生活;要泄洪,干部们提前带领村民避洪,种植的庄稼有政府补贴,等到洪水退完后,再让村民回来住。“像屋内的积水呀,路上水退后剩下的垃圾呀,都是咱们干部同志疏导清理的。”汤老先生补充道。这让我联想到,党和民就是一家人,党员干部像家里的家长,在危险时刻挡在民众前面,设施警示牌、转移群众、挽救群众损失等等,成为百姓与洪水间的“铜墙铁壁”;而人民像是家里坚实的后备军,为党员干部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保障。党民同心,齐心协力抗洪救灾。
人们常说,在灾难面前,体现的是人性,而站出来的是英雄。程庆生老先生讲道:“以前防汛,没有现在这样的路,都是靠人力,脚下是泥巴糊,一个人带着头,其他人跟着。当时就想着,(我们)不能后退,退一步,人家的家就没有了。”生命是脆弱的,面对残忍的自然灾害,谁能不害怕?但总会有这么一群人站出来,他们目光坚定,行动果断,毅然奔赴最危险的地方,而他们便是中国共产党员。我虽不是一名正式党员,但心中怀有入党之心,也曾交过入党申请书,对党员身上的责任有一定的了解。听完程老先生的话,让我对于“党员”一词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在程庆生老先生身上,我更加体会到我辈青年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定胜天”的团结与拼搏;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的牺牲奉献;是用自己专业所学,为乡村改革振兴进言献策。
程庆生老先生和汤本禄老先生的故事也让我想起了在疫情期间奋战在前线的医护人员们,他们自愿请缨前往病毒肆虐的地区,他们告别亲人朋友,走上一条没有回头的路,他们用行动回答了什么是共产党人,用自己的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会以程庆生先生和汤本禄先生等等甘于奉献的人为榜样,勇于担当,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36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