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在实践中收获—黄沙村精准扶贫调研实践感悟

来源:大学生网报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瑞金精准扶贫调研队 作者:徐琦

当今中国经济腾飞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如今,扶贫开发工作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对党和国家的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实施了精准扶贫战略。为了解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成果,感受成效变迁、发现问题和提出意见建议,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瑞金精准扶贫调研队14名大学生走近革命老区共和国摇篮——红都瑞金的黄沙村,走进大山深处,走进百姓家里,走近社会真相。

华屋红军村的传奇与巨变

6月28日,团队一行来到了华屋红军村,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村庄,这个村最负盛名的就是十七棵松树的故事。华屋是著名的红军烈士村,中央苏区时期,仅有43户家庭的华屋家家有人参加革命。1934年长征前夕,17位华屋的青壮男子相邀到蛤蟆岭每人栽下一棵松树,约定革命成功后再一起回来。8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松苗早已高耸入云,而17位红军壮士却再也没有归来。而今,只有那十七棵傲然挺立的青松,年年青翠如故,以顽强的生命之光,翘首盼望着亲人的凯旋。“英烈镌碑万代铭,青松承志千秋颂”。红军祠的一副对联勾勒了华屋历经的那段让人刻骨铭心的红色历史。这17位栽松的华屋籍红军战士后来全部壮烈牺牲在长征途中,留下了可歌可泣的“17棵松”的故事。

华屋红军村是一个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村庄。2012年以前,由于战争创伤、资源匮乏、耕地贫脊、劳动力短缺等原因,华屋贫困程度极深,附近村庄甚至流传着“有女莫嫁华屋郎”的说法。以前的华屋119户中有103户居住在透风漏雨的土坯房中,其中8户还因土坯房倒塌被迫租房居住,人均纯收入仅2000元左右,不足全市平均水平的一半,整个村庄连一部小车、一台空调、一个燃气灶,一个家庭卫生间都没有。

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苏区振兴发展的春风吹遍了赣南大地每一个角落,也掀开了华屋“脱贫致富”的新篇章。华屋老百姓感恩奋进、苦干实干,从居住条件到发展面貌,从物质生活到精神风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5年,村里建起了农村E邮服务站点、邮政速递,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村民只要将农产品放到网上销售,并由邮政速度物流公司每日派专车装货、发货,他们的蔬菜就能销往江西省的各个角落了。现在的华水林把七亩地扩充到了十亩,一年的收入也由父亲种水稻时的两千元钱提高到了四五万元,有时忙不过来的他还会雇佣工人,帮助周围的村民一起致富。据了解,当地政府按照“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创新一套模式、扶持一笔资金、提供一套服务”的要求,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大部分群众住进了200平米的大房子,41户群众脱贫致富、占原总贫困户数的70%。形成了“山上种油茶、田间种蔬菜、荒坡养蜜蜂”的产业发展格局,油茶种植面积300亩,蔬菜及瓜果种植面积176亩,养蜂300多箱。与此同时,华屋还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打造信念亭、信念林等红色景点,成为了井冈山干部学院革命传统教育现场教学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种植的火龙果、百香果、葡萄等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采撷休闲、享受收获快乐;村史馆、旧屋等让人重温历史记忆;新建的农家乐、农家旅馆寄托着浓浓的乡愁。

现在再进入华屋村,66套整齐划一、错落有致、具有浓厚客家风情的住房矗立在地,原有土坯房也进行了修缮,并布展了传统农耕文化,延续了历史文脉。村里还兴建了富有特色的标志性入口景观、村史馆、农民戏台等基础设施,在山上种植了油茶、脐橙,田里种植了果蔬。如今的华屋背靠青山、面向田野、绿水环绕、环境优美,驻足观望,犹如世外桃源。


黄沙村民的淳朴与艰辛

在黄沙村的调研,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村民的淳朴和友善好客。我们在村民家走访,总是受到村民的友好接待,每走一户,村民都乐意和我们交谈,主动和我们打招呼,让我们进屋坐坐,有的村民还和我们谈了很久,还用食物招待我们,丝毫没有把我们当外人而有警觉,完全是发自内心的热情。我们也深深地被村民们感动,和他们交谈虽可能有有语言的障碍,但却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黄沙村村民除了淳朴这一大特点,还有另一大特点——大部分生活艰辛。虽然这几年党和政府加大了扶贫力度,村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是大部分村民的生活没办法和江西赣中、赣北的同等农村相比,例如交通出行还不是很便利,公共交通不够完善且费用高,赣北。赣中都在3元以下每次,且不少地方已降为1元,可是瑞金农村却要5元每次。大部分村民收入都靠青壮年在外打工,而且结余有限,收入大部分负担生活支出和子女教育,且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贫困户,甚至有少数贫困老人还居住在土坯房中。

_MG_9109_副本.jpg

精准扶贫的成效与问题

近几年来,黄沙村实行了精准扶贫政策,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甚至很突出。成效方面以华屋红军村为典型。2016年8月,李克强总理曾到华屋考察调研,对这里的巨变感到欣慰。问题方面,第一,很多村民反映自己所在的村民小组没有得到华屋组一样的优惠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政府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所在小组状况并没有多大改变,如果有的话,也是靠自己,靠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而精准扶贫的政策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大改观,也就是说精准扶贫政策在他们小组并没有得到完全落实,更不是像华屋组那么的好。第二,有些村民反映贫困户的每月最低生活补助只有一百元或八十元,但是瑞金市政府发文规定的贫困户的每月最低生活补助为二百四十元每月,实际落实的补助与政府规定的相差甚远。第三,有些农民反映自己的产品存在滞销情况,比如说西瓜和蜂蜜卖不出去,村里在他们村民小组有没有所谓的合作社,只是在黄沙村华屋组有一个养蜂合作社,所以其他小组有货却无路可销售,希望政府能够给予支持,帮助他们也建立一个合作社,打开销路,这样也能为农民增收提供一条新渠道。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感慨万千,也让我明白了很多,脚上多几分泥土,才能拉近与普通百姓的距离,感受他们生活的冷暖酸甜苦辣。凡事都有两面性,很多事物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但我们可以以实际行动让它们变得美好!最后,祝愿黄沙村的所有村民都能过上富足幸福的生活与全国人民一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3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支教为荣,共同发展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支教?联谊?许昌学院“筑梦山区”今天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和方山镇红色乡村文化旅游实践队在7月12号上午开展了一次联谊…… 程东亮 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支教队查看全文 >>

加强锻炼,身体健康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

加强锻炼,身体健康——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2019年7月11日,今天又是晴朗的一天,许昌学院“逐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依旧延续了前几天立…… 张鑫龙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隐形的翅膀》,隐形的守护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

《隐形的翅膀》,隐形的守护——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2019年7月11日,今天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许昌学院“逐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的队员…… 张孟帅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筑梦方山 继续前行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

筑梦方山继续前行--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2019年7月11日,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的队员们依旧是元气满满的一天,上课吃饭休息…… 汪俊男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安全之事重泰山,预防为主自救辅。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以教育、安全、兴趣、音乐…… 程东亮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寓教于乐 寓学于乐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

“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寓”之于寄托,将教育寄予在乐趣里,教育要通过艺术和美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不论是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总能通过和其他方式的娱乐结合起来,给人以…… 程东亮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基地 放飞梦想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

2019年7月9日,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所在实践基地禹州市方山镇方山小学,今天给小朋友们放假一天,支教队队员们今天也休息一天,这是队员们来到方山小学最…… 汪俊男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致敬革命先烈 学习红色事迹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

2019年7月9日下午,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队员们一起来到了方山镇方山寨参观。方山寨地处禹州市西部山区的方山镇,是一座历史文化名镇。它不仅是方姓的起源…… 李铭扬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服务暖人心,助力社区扫雪除冰

春节前,受强冷空气影响,烟台市蓬莱区迎来持续降雪天气,部分社区道路积雪结冰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为保障群众安全、…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维系民心稳定、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群体的就业状况持续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最新发布

绿城卫士实践队工业区工厂考察(图)
如今,工业废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群众反映最强烈、社会关注度最高的民生问题。开展工业废气污染整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和完成减排任务的具体措施。工业区(镇)需专门成立整治工作组,各村(居) …
喜迎七一建党节——参观瑞金市叶坪红色遗址有感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的第96个建党节,我们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瑞金精准扶贫调研团队在今天怀着崇高的敬意,来到瑞金市叶坪景区的红色遗址参观实践学习,重温革命历程,缅怀革命先烈,喜迎七一建党节。…
江西省瑞金市黄沙华屋村精准扶贫调研所见所思所感
6月28日,经过一天的旅途劳顿,我们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江西省瑞金市精准扶贫调研实践团队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瑞金市叶坪乡黄沙华屋红军村。…
科技支农,扶贫支教---------做有意义的事
科技支农,扶贫支教---------做有意义的事7月13日至15日,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研究生实践团队赴河南洛阳嵩县车村镇绸子村开展实地调研、义务支教、研究讨论、科技支农等一系列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不仅强化了 …
智行实践团访问东风汽车公司
  乘坐半个小时的公交车后,实践团来到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在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接待员的指导下,实践团于9点10分采访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两位工作人员:王主任和孙处长。  在采访的过程中,实践团对两位工 …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7年7月1日是我们党的第九十六个生日,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豫南一枝花’暑期社会实践队进入到漯河市王孟镇及其的部分村庄对脱贫攻坚整改成效进行第三方评估调查,为党和人民贡献一 …
脱贫致富,我们在行动
七月伊始,骄阳似火,酷暑难耐,满怀着激情,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豫南一枝花”社会实践队走进河南漯河市大郭乡。2020年全面脱贫致富,每家每户奔小康。为了帮助乡、村政府改进工作,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再加一重保险 …
“第三方评估”提升脱贫攻坚精准度
今天,在党的生日这一天,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的“豫南一枝花”社会实践队迎来了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一天。我们依次来到了大郭镇的张扬村、社西村、闫庄村、辛庄村和岗杨村进行贫困调查,协助乡政府调查各村的 …
智行实践团赴江苏调研共享单车发展
  目前,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共交通工具在各大城市登上了大众日常出行的舞台,热度持续上升,但由于共享单车尚处发展早期,在资源配置规划等问题上存在着诸多问题。  实践团在徐州市与南京市等江苏省城 …
脱贫评估攻坚战,访贫之路我先行
七月骄阳似火,我们的热情也如火般生生不息,今天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豫南一枝花”社会实践队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一天。这一天注定是忙碌但又充实的一天。 我们分别来到了位于漯河市临颍县大郭乡的社西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