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绮丽的瑰宝,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文化建设,为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传承现状,提升青年学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2023年7月9日,川北医学院校团委赴泸州古蔺“知古绘蔺情,医心筑农乡”筑梦蔺州乡村振兴促进队前往大寨苗族乡近距离感受民族文化,并采访到苗族文化博物馆解说员陶倩。
漫漫传承岁月,唯热爱可抵
当问及到选择回到苗寨进行文化传承的初衷时,陶倩表示自己从小生在苗乡,长在苗乡,深爱苗族文化,特别喜爱苗族歌曲、苗族舞蹈;民族文化已经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希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下去,“当我回到家乡看到一批又一批年轻人选择离开,只有部分老人和孩子留守故土时,悲伤自心里油然而生。”家乡的变化使得陶倩想要留在家乡,以己之身,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为了帮助文化更好地传承,陶倩回到富民村教村民唱苗汉歌曲、跳民族舞蹈,也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陶老师”。
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绮丽的瑰宝,如何去保护和传承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对此,陶倩认为:一是要始终坚持学习传统文化,增强自身的民族文化内涵。二是通过解说传承民族文化,据了解,陶倩目前担任苗族博物馆解说员,在这里向更多对苗族文化感兴趣的人介绍苗族文化的历史、风俗、服饰,使苗族文化在历史解说中被更多人所熟知。三是运用新媒体,此前陶倩通过拍摄一些短视频介绍苗族文化,通过创新渠道来帮助文化更好地传播。
坚守文化阵线,寻苗乡古韵
传承文化,其路漫漫。陶倩曾前往贵州等全国各地学习民族文化传承的方式,关于传承中遇到的困难,陶倩表示,大寨苗族乡当地苗族人数较少,包括篝火晚会在内的一些大型活动都人手不足,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颇少,通过村干部挨家挨户宣传之后,陶倩和大批喜欢民族文化的人一起排练苗族歌舞,继续文化传承,经过多方努力,传承民族文化的队伍愈发壮大。
一个民族,只有不忘来时路,才能在未来走得更坚定,更长远,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的意义也正在于此。陶倩表示,苗族是一个历经磨难的民族,迁徙史也是发展史,苗族在迁徙过程中不断将民族特色和民族信仰融入衣食住行中,在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文化中感悟民族智慧,这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
探索传承方式,需不断创新
古往今来,众多历史文化消弥在历史长河中,关于民族文化传承,陶倩认为首先要做的是将文化记录下来,无论是苗族古歌,还是刺绣,只有记录下来,才能让后辈对民族文化的学习有据可依;此外陶倩希望当地学校可以开设民族文化兴趣班,在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帮助民族文化更好地发扬,以文化进校园的方式,助力文化传承,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在文化传承方面,陶倩向其它文化传承者分享自己的经验:一是多学多思,陶倩认为只有自己有足够丰富的知识内涵,才更好地帮助文化传承;二是采用创新方式,顺时代发展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扩大受众群体,为更多喜欢民族文化的人提供知识来源渠道,帮助民族文化更好地记录保存传承发扬。
文化传承之路,任重而道远。通过本次调研采访活动,实践队员在感受苗族风土人情的同时学习苗族文化,从陶倩老师的口中再次感受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不断激发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发扬贡献青年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19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