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小烧饼撬动大产业 走乡村振兴共富路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作者:夏乡逐梦 向浙而行

浙江丽水7月17日电(通讯员 胡嘉)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上好“大思政课”的要求,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1日,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夏乡逐梦 向浙而行”实践团队来到浙江缙云,采取实地调研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

乡村振兴 乡愁富民

前期,队员们通过网络等途径了解到,缙云烧饼作为山城缙云的一张“金名片”,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华名小吃”,小小烧饼却在2022年度创收超32亿,队员们当即决定去往缙云,从烧饼入手,探寻乡村资源复兴背后的秘密。

烧饼的原料,或自给自足,或由左邻右舍供应;烧饼的手艺,精选好水、好面、好肉,成就其独特的风味,世代传承。

土生土长的缙云烧饼,看似平平无奇,其中的每一道食材和工序实则大有学问。首先,面粉拌和成发面要4-6个小时,按气温高低、季节不同,冬天和夏天的方法也不同,以此保证饼皮筋道的口感。

为了解烧饼从业者对于烧饼振兴致富的真实感受,队员们深入一线,走进缙云烧饼总店,采访从业超三十年的高级烧饼师傅赵一均。

图为赵一均师傅接受队员采访 通讯员胡晨菲 摄

赵一均师傅介绍,烧饼不仅是一道特色美食,也是不少缙云人的谋生手段。过去,烧饼师傅以本地沿街叫卖的流动摊贩为主,如今,烧饼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当年的“路边摊”变成了火遍中国、迈向世界的“大产业”。赵师傅也多次前往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进行烧饼技艺的推广。

在缙云,烧饼师傅们每年“扩招”,系统教学制作烧饼专业课。多年来,累计培训11219人次,成功培育中级缙云烧饼师傅273人、高级缙云烧饼师傅392人、缙云烧饼大师10人。

“不仅越来越多人从事烧饼行业,而且烧饼师傅也感到更加体面了。”回顾这一路走来,2013年,缙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要把缙云烧饼产业发展升级为战略目标,十年来,缙云烧饼不仅提升了师傅技艺,满足了食客胃口,还鼓起了农民腰包。腾飞式的产业发展,让它成为了浙江特色餐饮龙头产业,成为唤醒沉睡乡村资源的典范。

从“路边摊”走向“品牌店”,从“小县城”迈进“大都市”,从“谋生技”转为“致富经”的背后

图为缙云烧饼培训项目正在进行比赛 通讯员胡嘉 摄

图为缙云烧饼协会会长在接受队员采访 工作人员 摄

为进一步了解缙云烧饼逐步做大、做强的过程,探讨其背后的可复制性,队员们对缙云烧饼协会(即缙云烧饼品牌建设服务中心)会长进行了采访。他向队员们概括了烧饼协会的职能以及缙云烧饼品牌化的发展史。

回顾历史,从谋生到致富,缙云烧饼的新篇章是在标准化、连锁化运营中开启的。基于优质的品质和良好的群众基础,2013年,缙云提出要把缙云烧饼产业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次年,缙云在全国率先地成立了“烧饼办”,专门制定烧饼品牌建设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意见,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打造缙云烧饼品牌,实施了“六统一”“两集中”的发展模式;2023年,首届中国烧饼文化节在缙云圆满落幕,行业翘楚荟聚缙云,意义非凡。

“炉传三百世,饼香五千年”,缙云用匠心打造,让饼香在炉火中飘遍世界。如今,缙云烧饼这一品牌在全国开设示范店699家,草根摊点8000余家,缙云烧饼还走出了国门,累计在全球开出8000多家店铺,覆盖美国、意大利、西班牙等16个国家和地区。未来,缙云将沿着“强本质、养品牌、拓市场、增效益”这一路径,在打造以缙云烧饼为龙头的小吃产业集群上持续发力。今后,缙云烧饼将继续乘着蓬勃向上的东风,发挥已有优势,勇立时代潮头,将“以缙云烧饼为龙头的缙云小吃产业”打造成“百亿级上市公司”,走遍全国、走向世界。

今年是浙江实行“八八战略”的二十周年,缙云烧饼正有条不紊地践行着“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这一细则,敢为人先,乘乡村资源东风,勇立时代潮头,探索体系化、标准化的乡村振兴高速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13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用爱维护童真 用心温暖梦想

因为爱,简单的事情变得有了意义。为丰富中小学生暑假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目标梦想的引领,改变乡村留守儿童知识贫乏的现状,从而实现乡村振兴。近日,服务团来到黑池……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基层牛场 理论结合实践

为了进一步了解黑池镇养殖业发展,将所学知识贯彻于实践。服务团来到了黑池镇马家庄,在和当地雷书记取得联系后,共同前往合阳县雷海艳家庭农场参观肉牛养殖场。据了解,该家庭农场属于……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绽放热土 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考察时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服务乡村振兴 放飞青春梦想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中“积极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走进西部,走进社区,走进农村,用知识和爱心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坚持高扬理想、脚……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

“党员”,一个庄严又神圣的称号,它赋予了人民党魂,使得对党的使命感更加强大,以至于一些老党员离岗不忘党,退休不褪色。为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服务团来到了合阳县黑池镇五……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2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次下乡活动,我受益非浅,我明白到农村缺少的是教育与信息,同时这也锻炼、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这虽说是我第一次参…… 何琳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1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现阶段我们能把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的一个重要媒介,在暑假时期进行的暑期实践活动,带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和社会经验,让我切身的感受…… 李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0

在今年暑假初期,我们进行了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赶赴陕西省合阳县进行支教活动和关于当地留守儿童,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民情的走访调查,也对老党员进行了采访。此次社会实践中,我们需要早…… 职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湖南农大青年志愿服务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

最新发布

提升群众就医体验,曲园学子在行动
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提升群众就医体验。曲阜师范大学“践行红色初心,共铸时代之梦”实践队来到了滨州市人民医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动医疗服务的发展。国家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
普法宣传青春行,法治教育正出发
普法宣传青春行,法治教育正出发为进一步强化农民的法律意识,引导农民自觉学好用好《民法典》,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6月28日至7月1日,江西农业大学联合吉安市安福县庄章乡开展“一村一法律顾问”…
湖北学子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构建美丽乡村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我国启动了一项名为“三下乡”的活动。该活动旨在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
普法宣传青春行,法治教育正当时
普法宣传青春行,法治教育正当时为进一步强化农民的法律意识,引导农民自觉学好用好《民法典》,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6月28日至7月1日,江西农业大学联合吉安市安福县庄章乡开展“一村一法律顾问”…
写“生态文明”,绘和谐美丽家乡
河南科技学院学子三下乡:写“生态文明”,绘和谐美丽家乡大学生网报新乡7月21日电(通讯员陈怡琳朱姿怡)乡村美景,振兴乡村,和谐画卷,振奋人心。建设美丽和谐乡村战略,在希望的田野上洒满了阳光,在辽阔…
湖师学子三下乡:阳光体育伴童年
经历过阵雨的冲刷以及短暂的休整,山田小学迎来了明媚的晴天和新一周的教学。“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体育是撬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杠杆,理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2023年7月21日,湖北师范…
仲夏追星季
武汉7月21日电(通迅员张书绮)2023年7月21号,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来到武汉五里街青少年中心为这里的同学们带来精彩纷呈的课程。而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重要的天文基础知识——放眼看世界。不…
湖北学子三下乡:感受和体验
三下乡义教社会实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感受和体验。在这次实践中,我亲身走进了农村学校,与当地的学生和教师们相处并开展了支教活动。以下是我对三下乡义教社会实践的感想。首先,我意识到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
探访社区老人,传承红色基因
中国青年网重庆7月20日电(通讯员:王晶晶)为进一步了解红色文化历史,赓续红色血脉,同时让社区老人真正体会到社会的人文关怀,7月20日上午8点,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乡约二十大,理论入万家”主题…
二师学子三下乡:古今地名知多少,激发兴趣涨知识
(通讯员李珺)黑格尔曾说:“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古今地名变化是时代历史变迁的体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等知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爱驻宜都”志愿服务队为红花套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