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心系非遗,探访涪地”暑期三下乡第一天心得体会——鲁桂榕

来源: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 作者:鲁桂榕

今天是“心系非遗,探访涪地”实践团三下乡的第一天,研究团的10位成员都满载着满腔热血和憧憬来到了我们三下乡的目的地——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大石村。尽管来时发生了一些始料不及的事情,但好在各位成员都及时地到达了涪陵。

去涪陵我们的交通工具是绿皮火车,从小到大这还是我第一次坐火车当时我特别兴奋。在火车上一边听歌一边看窗外的风景,完全忘记了早起赶车的忧伤。

到了涪陵之后我们先等了另外的两位成员,汇合之后便在车站附件开始发起了问卷调查。由于我比较社恐,所以发调查问卷的任务就交给了实践团中比较社牛的几位同学,我就负责给他们拍照片。调查问卷发完了我们包的车也来了,车子越走越偏,路越走越陡,离目的地也越来越近了。下车后映入眼帘便是一个大铁门和两个写着“重庆市涪陵区秋惠蚕桑专业合作社”“重庆市涪陵区熠浤桑蚕养殖有限公司”的牌子挂在铁门两旁。出来迎接我们的是这里的负责人何明秋老师,他对我们很热情先给我们安排了住宿后便开始给我们讲解这里的情况。这里的住宿条件比我想象中的要好,有空调这对我来说很重要。我们放好行李后就去厨房集合,因为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秉承“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劳动精神所以我们决定自己做中午饭。实践团负责人为每位成员都安排好了任务,我的任务就是刨丝瓜。这件事情对于我来是简直是小菜一碟,毕竟我在家也是会做饭的。在做饭过程中成员们分工明确,井然有序,各个步骤都进行地有条不紊,当然也这过程中也少不了阿姨热情的帮助。下午何明秋老师就给布置了3个任务,分别是喂鱼、丢桑叶、打桑叶。喂鱼是在我们做饭过程中进行的,由于我在厨房就没有去。丢桑叶其实就是给蚕宝宝喂食,将新鲜的桑叶均匀地放到蚕宝宝什么。这里的蚕有很多,它们一起吃东西时就会发出声音。我一开始听到这种声音十分的震惊,因为我一直以为它们吃东西是没声音的真的让我长见识了。打桑叶我是被安排在了明天,在他们打桑叶的时候我就同另外几位没去的成员在寝室写新闻稿。

在这一天里我长了很多的见识,学到了很多养蚕的技巧。可能这些知识以后我们用不到,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途径告诉用得到的人,毕竟我们来这的目的就是传承蚕桑文化,我希望我们真的能做到这一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12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水产之路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6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解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当地的主要水产业情况,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西流河镇红光村点位团队志愿者们在7月22日和……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麦田守望,放飞梦想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4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我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携手来到了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用我们炙热的爱来进行志愿支教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在盛夏,用双手传递爱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1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刚进大学的时候,我已经早早听过“三下乡”这个扶贫政策的响亮名号。作为一位梦想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我来说,三下乡的活动无疑是对我最好的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乡村里的每一颗童心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3日电(通讯员彭景扬)我知道,来到仙桃的小镇,和孩子们相处,我可以通过他们的视角窥见这个世界最本真的模样,可以让我想起十几年前我们也曾像他们那样怀着一颗赤……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9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促进小朋友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8月9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和小……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双手感受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7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队员于8月7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进行志愿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盛夏的热情感受中国传统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使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7月28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激发小朋友们的创造能力,展现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28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校园,是知识汇聚的无垠海洋,孕育着莘莘学子对未知的渴望与追求;活动,则是…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践践行新时代使命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际,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

最新发布

普法惠民,法入人心
普法惠民,法入人心——“乡村振兴走基层,法治聚力正当时”法律援助宣讲团于封丘县小沙村开展法治宣传点普法活动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治理重要讲话精神:“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同时提…
奔赴乡野田间,普法助农一线
奔赴乡野田间,普法助农一线——“乡村振兴走基层,法治聚力正当时”法律援助宣讲团于封丘县小沙村举行启动仪式7月7日上午,法学院“乡村振兴走基层,法治聚力正当时”法律援助宣讲团奔赴封丘县小沙村,举行…
“心系非遗,探访涪地”社会实践第一天心得—李雅洁
今天是“心系非遗,探访涪地”实践团出发的一天,从学校到重庆北站,从重庆北站到涪陵,从涪陵到大石村,我们久经磨难,克服种种突发事件,翻过一座座高山,从乡村到城镇,从城镇到乡村,终于,在2023年7月17…
法学院“乡村振兴走基层,法治聚力正当时”法律援助宣讲团召开暑期实践探讨会
法学院“乡村振兴走基层,法治聚力正当时”法律援助宣讲团召开暑期实践探讨会7月5日,法学院“乡村振兴走基层,法治聚力正当时”法律援助宣讲团召开暑期实践探讨会,指导老师赵东方,宣讲团全体成员参加本次…
山东学子三下乡:基层连线,共携曙光
枣庄7月20日电(通讯员徐晴)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推进党的精神落深、落实,2023年7月5日至7月8日,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新时代新青年”理论宣讲实践团积极响应党的号召…
西交大城院暑期三下乡:医疗科普进户门,健康合阳你我行
中国青年网合阳县7月7日电(通讯员王鑫源)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医疗健康,爱心义诊”暑期三下乡实践队于7月7日在合阳县同家庄镇开展乙肝、肺结核健康科普宣教和社会调研,积极联系当地镇政府对接活动,共…
湖北学子三下乡:繁衍知识,激活未来
黄冈7月19日电(通讯员王承凤)在这个支教的夏天,为了支持乡村教育振兴,七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微尘出行志愿者方郭小分队来到浠水方郭小学为孩子们传授知识。7月18日,浠水县志愿者协会和浠水县政府领导来到方…
无锡商院学子“返家乡”社会实践
昔日的“返家乡〞欢笑和努力,都历历在目。2023年7月,我参加了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海洋大学暑假返家乡活动,为期十天的“返家乡〞,让我感受很多,受益匪浅。这次“返家乡〞活动,在我的设想之中完全…
同讲普通话,共传中国音
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根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河南城建学院外国语学院组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于开…
巧用鸡粪破解农村环境污染与退化地土壤修复难题
为了深刻认识农村环境污染与退化地土壤修复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2023年6月,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组建了“粪”发“土”强——鸡粪智用助力水土保持的技术推广实践队前往福建微生物研究所、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