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淄博7月17日电(通讯员 邵明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为进一步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情况,2023年7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非遗探查”实践队来到山东省淄博市 “西冶工坊”,深入学习博山琉璃制作手艺,助力传统手艺的在新时代、新技术下的创新发展。
实践前期,队员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琉璃文化作为淄博市博山地域特色文化的杰出代表,具有千余年发展史。经过数代人传承发展,琉璃技艺炉火纯青、精品层出不穷、艺术光彩夺目,琉璃名家的传世之作不断地把博山琉璃艺术推向国际舞台,成为博山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现代化城市”的地标产品和中国文化符号。
图为队员们观摩“海韵如意”的制作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邵明阳 供图
来到西冶工坊门口,映入眼帘的就是五彩琉璃球与行为艺术的小豆苗装饰,磅礴大气的琉璃气质为实践队员留下了深刻印象。紧接着,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开始了工坊参观之旅。循着琉璃与打磨钻摩擦的声音,队员们来到第一间工作室,只见一座如意在师傅手中也变得玲珑起来。工作人员介绍到,这是2018年青岛上合峰会的一件国礼,名为“海韵如意”,以多色琉璃为原材,采用胶蜡铸造法生产制作,以会议所在地青岛的海元素为基调,将浪花演变为中国传统的吉祥物——如意。
图为师傅在制作琉璃葫芦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邵明阳 供图
随后,实践队员们移步窑炉车间,火光烛天的窑炉、运转不停的风扇、兢兢业业的师傅们……琉璃是用人造水晶为原料。以脱蜡精铸法制造的艺术品。生产过程需经过数十道手工精心操作方能完成,稍有疏忽即可造成失败或瑕疵。有幸的是,实践队员们恰巧观摩了吹制而成的琉璃花瓶的全过程,由开始的糖稀状琉璃逐渐在各个师傅的配合下变成精致有型的金黄色花瓶状,队员们向工作人员了解到,塑性好的琉璃还需要在降温炉中降温三日,这期间琉璃颜色的变化、作品是否有瑕疵都是不可知的,犹如不断敞开的未来,充满惊喜抑或意外。琉璃本无生命,但在琉璃大师的巧手制作下,冷冰冰的琉璃有了形状和温度,变成了浴火重生的精灵,小到一颗樱桃、豆荚,大到国之重器,流光溢彩、变幻瑰丽的琉璃,是师傅们的精致、细腻、含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是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更是东方之美的抒写。
图为工作人员为实践队员们介绍国礼琉璃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邵明阳 供图
接下来,工作人员带领实践队员们来到琉璃展厅,工作人员介绍到,近年来,国内外重要场合不难发现博山琉璃靓丽身姿。西冶工坊的琉璃作品也已经有三次登上外交舞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招待晚宴上,“博山琉璃插花摆件”系列摆上国宴桌;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博山琉璃艺术品“琉璃驼队”陈列摆件再次以艺术的形式为活动主题增光添彩。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包括席签架、呼叫器、置笔台、矿泉水托、口杯及毛巾托等元首会议所用“博山琉璃用品套件”摆上了会议桌。
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带领实践队员们梳理了琉璃与玻璃、树脂的区别,传授了识别珍琉璃的部分方法,为实践队员打开了非遗文化的新大陆。在实践结束时,工坊的师傅们赶上休息时间,时间队员们对师傅进行了采访,师傅讲到“做琉璃作品虽然枯燥机械,但只有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才能做出好的作品”。面对如今发达的新媒体,师傅感慨这个时代让琉璃走进更多人的视野,让传统文化和非遗以别样的方式得以传承。
图为实践队员们采访师傅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邵明阳 供图
在长年累月的淬炼中,师傅们用智慧和汗水创造出了美轮美奂的琉璃艺术世界。一件琉璃制品需要经过工序,使用多种技法,每道工序又十分繁琐、极难操作,匠人必须具备娴熟、高超的操作技巧,一丝不苟、高度专注,才能完成制作。专注于心,心无旁骛,追求极致,致力钻研,这就是匠人精神,是新青年吃苦耐劳、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更是新媒体里传播文化、新时代里传承文化、新世界里弘扬文化的信心与底气。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10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