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文化兴村、生态兴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来源: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刘丹丹 翟小丽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推进实践调研走深走实,2023年7月12日,长安大学“追寻领袖足迹·厚植青年担当”暑期社会实践队于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县参与实践调研。团队成员先后深入中条山神潭大峡谷和普救寺进行调研。

青山绿水,建设生态文明

2019年世园会的开幕式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7月12日上午,实践团队来到了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县的中条山神潭大峡谷。这里气候宜人,夏天的山间,有掀水起波的风从山口穿堂而过,白天没有热浪,十分清凉,碧水蓝天、绿树红花、勾勒出一幅如诗如画的风景图。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位于永济市东南方,群山环抱,气候冬冷夏凉,是夏季消夏避暑的好去处。

图为实践队在水峪口村合影

图为神潭大峡谷景区自然景观

绿水青山,宜人风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相辅相成,让青山绿水的峡谷,写就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这样说到:“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保护地球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书写人与自然的共生美好画卷。

金山银山,以生态促振兴

生态兴则文明兴。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留住绿水青山,就是守住金山银山。“水峪口古村位于神潭大峡谷景区内,峡谷风光优美,古村古朴繁荣,神潭大峡谷景区旅游业的发展,加快了当地乡村振兴的脚步;旅游消费的升级也带来各种个性化旅游需求的激增,人们对高品质、生态型衣食住行的需求明显增加;迎合新时代、新形势、新发展的需求,让当地能因地制宜,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

图为实践成员参观神潭大峡谷

以巍巍中条山廊道为脉的文旅经济示范带,推动永济、盐湖、芮城等县(市、区)沿线实现自然生态优势向文旅经济优势的大跨越;宛如彩带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串联起沿途生态、农业、文化和乡村旅游等资源……青山绿水养育代代生民,以生态促进乡村振兴,人民携手努力, 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现实例证。

文化兴村,乡村全面振兴

7月12日下午,团队来到运城市永济县的普救寺,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永济县境内的峨眉塬头。这里是我国历史名剧《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寺内有座方形砖塔,原名舍利塔,俗称莺莺塔。该塔紧邻西厢村,是推动该村扶贫事业发展的重要旅游产业。团队成员徒步爬上山顶,通过当地工作人员的讲解我们了解到建筑布局依地势自下而上,分三道轴线。中轴线上有天王殿、菩萨洞、弥陀殿、罗汉堂、十王堂、藏经阁,除天王殿为明代形制外,其余为仿宋建筑,东轴线上有僧舍、枯木堂、香积厨、斋堂等,均为明清形制;西轴线上有山门、大钟楼、莺莺塔、塔院回廊、大佛殿,最后为别墅花园。除山门为明代形制外,其余均为仿唐建筑。西厢书斋是一座具有北方古建风格的三合小院,相传为崔相国夫人及莺莺、红娘的住处。《西厢记》故事中的“惊艳”、“请宴”、“赖婚”、“逾垣”、“拷红”等情节都发生在这里。一方面,成员们被普救寺的壮丽景观所震撼,倾佩古人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成员们也被西厢记的故事所打动,在寺庙中,随处可见的同心锁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记得前不久网络上有一个热议的话题,说现在的年轻人不上进只上香,我认为这种观点过于片面了,现在很多人喜欢在假期参观各种寺庙,这不正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雅趣吗?他们不再沉迷于网络和口腹之欲,而是将视野转向了文物古迹,我们总强调传承文物古迹,继承前人智慧,如何传承?我想这就是一个好办法。一个个同心锁上,有爱人之间的海誓山盟,有保佑家人平安幸福,也有祝愿自己事业有成,暂且搁置偏见,我相信来这里的人们都对生活充满希望,都对美好的生活充满向往。“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党的领导下,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2021年我们更是完成了脱贫攻坚的伟大任务,人们不再担忧自己的衣食,人们渐渐发现,吃饱饭不是美好生活的终点,而是起点。乡村振兴,一定是经济、文化、人才、生态、组织五位一体地全面振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更孕育出独特的文化底蕴,普救寺是西厢村的根,是西厢村的命,不守住命和根,谈不上发展。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今年五一普救寺的参观人数达2.935万人次,同比增长4216.18%,与2023年春节相比增长65%,与2019年2.1134万人相比增长了39%;门票收入93万元,同比增长5900%,与2023年春节相比增长31%,与2019年相比增长20.7%,这说明,普救寺为当地人民带去了源源不断的宝贵财富,因为成员们住在西厢村村民的家中,所以没事就与当地人民闲聊,当地百姓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三四岁的孩子,没有人不知道西厢记的典故,提到普救寺,他们的脸上充满了笑容和骄傲。

图为宣讲团成员眺望普救寺景观

图为普救寺内游客悬挂的同心锁

生态兴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普救寺向下眺望,大片大片绿油油的天地映入眼帘,田连着山,山连着村,村环抱着普救寺,生态环境自成一体,位于永济的西厢村只是永济生态发展的一小部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战略,作为山西黄河段的一个节点,永济也是黄河文化传承保护发展的重要一环,鹳雀楼的诗句、黄河边的铁牛、普救寺的传奇……这些都将在一个更高更广的层面上产生更深远的影响,也要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同时并举,永济是我们的榜样。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部分指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什么?是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是天更蓝、水更清、田更绿,永济做到了、永济仍然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06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建设和谐社会,关爱空巢老人
本网讯(通讯员徐美金)为了建设和谐社会,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与7月3日深入黄冈基层,积极关注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和身心健康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爱心活动,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关爱空巢老人,…
赓续二汽文化,传承马灯精神
6月28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大学生“东风记忆”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前往十堰市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大学生们在此倾听东风故事,缅怀二汽先辈,感受几十年来为梦想而坚持奋斗的马灯精神。车与十堰二十世纪六十…
曲师学子资助宣传下乡行
7月1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乡村筑梦”实践队开展专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来到了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小市镇及毛安村。团队成员向大家系统介绍了实践团队的活动目的和内容,并以巢湖学院大学生资…
促进民族团结,谱写乡村振兴篇章
为深入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民族团结。7月13日,重庆交通大学“星火筑梦”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前往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枧槽苗族乡开展实地调研。…
老有所养 老有所依
本网讯(通讯员:陈一恺)今天我们武汉东湖学院经济学院朝夕实践队来到了南京市溧水区金牛敬老院看望老人,走进敬老院,我们的实践队队员们都亲切的和老人们一起聊天,老人们刚开始还有点拘束,但是后来和我…
探访红色基地,弘扬工业精神
红色工业遗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形成的工业遗存,是百年来我国工业化建设的见证。为了更好地学习党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实践小组队员前往了红色工业基地,深入地…
萤火之行,伴我成长
大学生网报上海7月20日电(通讯员王赏月电)为了丰富学生暑假生活,减轻了家长作业辅导的负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开展了“萤火之行,灼华凤城”公益志愿活动,促使学生和家长有一个快乐且充实…
三下乡第一天—初见乡野风情:三下乡第一天的惊喜相遇!
中国青年网荆门7月4日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陈文昌)为践行安全暑假,远离电子产品,还学生们一个快乐安全的暑假。7月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留梦荆楚”社会实践队在子陵铺镇华阳村迎来了开班仪式!孙老师以…
武汉学子三下乡:文化塑情怀,经典咏流传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0日电(通讯员周羽佳)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20日去往通海口镇向阳村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据悉…
走近千村观察,唱响乡村振兴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确保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的战略高度,亲切关怀青年成长成才,为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