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要任务。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为科普化学知识,助力乡村教育与发展,青岛农业大学“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团队与共青团梁山县委、梁山县大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积极对接,决定在韩岗镇刘庙村和杨窑村开展为期12天的支教活动。
聚焦三农,助力乡村振兴
人才振兴与支教可以相互促进。人才振兴需要有良好的教育和培训机制,而支教可以提供实践和锻炼的机会,帮助人才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同时,人才需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精神,支教可以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因此,人才振兴与支教是相辅相成的,通过人才振兴来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资源,同时通过支教来培养和发展人才,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实践团队员队长高丽颖感慨道:“民族复兴,乡村必振兴。农业、农村、农民是事关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乡村振兴的重点在经济,难点在文化,关键在人才。本次社会实践旨在传播化学知识,给予孩子们关心与爱护,扩宽他们的视野,为他们带去新的体验。”
着眼化学,打开奇妙新世界
在探秘神奇的科学世界时,实践队员以接近日常生活的现象与反应为例,把学生逐步引领近化学的大门。以“基础化学知识、多学科结合的化学、走进化学专业课”三方面为导向,逐步深入探索神奇的化学世界。在第一堂课时,实践队员以“一滴水有多少个水分子”为引题,从化学是什么,逐步深入到人体中的化学、生活中的化学,采取以文字为主、视频和照片为辅的形式,与实际相联系,用通俗易懂的方法为学生们打造了“青农化学科普宣传大讲堂”。
在走进奇思妙想的科学旅途时,实践队员通过操作演示化学小实验,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学生看着眼前神奇的化学反应,增加了对科研的兴趣;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亲自体验了美妙的化学反应,激发了对化学的热爱;通过老师讲述实验反应的原理,学生了解到这一系列的神奇的化学反应时如何产生的,增加了化学理论知识。
爱心支教,播散希望种子
“老师,这个东西能吃吗?”“老师,为什么小苏打放气球里,不直接放瓶子里?”“老师,柿子怎么能吃起来不那么涩涩的?”……在课堂上,学生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对所学的东西表现出各自的疑问,实践队员一一为他们拨开迷雾,带他们进入正确的道路。看到学生们积极提出问题,实践队员**说:“听到学生的发问,我内心感到很高兴,这表现出他们对我们所讲的知识有所吸收,我们已成功领他们进门,希望在接下来的旅途中,他们能与化学成为熟悉的朋友。”
乡村的教育资源分布、学校环境、基础设施都与城市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让出生乡村的孩子落后于起跑线,他们在少年时期没有接触过化学,没有亲自做过化学实验,缺少了很多新奇的体验。本次支教的意义在于给乡村孩子科普化学知识,带领他们探索奥秘的化学世界,帮助乡村孩子奔向起跑线;给他们介绍中国的党史与成长史,增强爱国情怀!
支教是一项“愚公移山”的大工程,助力乡村教育发展不仅是这代大学生在做,上次代也在做,下一代也在准备中。一个人虽力少而功微,但相信微微星火终成璀璨星河。青农学子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发挥自身学科特色,宣传化学科普知识,为化学科普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02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