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长安大学赴云南红河“边疆民族团结行·实践探索共筑梦”社会实践队——千年紫陶,共筑团结

来源: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都月 敬羽姝

岁月更迭,时光悠悠流逝,千年古都孕育了建水紫陶这一气质独特的“美器”,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浓的诗意墨香。7月14日,长安大学赴云南红河“边疆民族团结行·实践探索共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开展紫陶专题活动,亲身走进紫陶之都建水,了解紫陶的制作工艺、历史发展、文化内涵、传承现状等,在实践过程中品味紫陶之美,感受匠人之魂,以千年紫陶文化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运用社交媒体讲好中国故事,为宣传非遗文化,为弘扬紫陶文化尽一份力。

高校共举,以陶相连

团队成员前往云南大学建水紫陶传承基地建水基地(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陶习苑)进行交流座谈,杨梅老师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了云南省最大的紫陶教学基地,了解了五色土的构成、陶泥的制作工序和龙窑、馒头窑、葫芦窑、灯笼窑四大古代烧制窑。

实践队员与建水紫陶传承人杨梅老师合影

杨梅老师向实践队员讲解五色土的构成

杨梅老师向实践队员介绍紫陶烧制窑

杨梅老师向实践队员介绍陶泥制作工序

与陶共话,以物融心

实践队员谭瑾采访了紫陶手艺人淡惠云,在采访过程中,谭瑾感受到了淡惠云老师对紫陶文化以及她的艺术工作的热爱。淡惠云表示:“紫陶的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只要有心做,用心做,就一定会收获好的结果。”

实践队员谭瑾采访紫陶手艺人淡惠云

馆中赏陶,古今共鉴

实践团队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了红河州建水县建水紫陶博物馆,古韵与创新在此处交融,俯身端详,淡淡的光晕落在充满年代感的紫陶表面,书画与陶泥的完美融合,使普通的陶瓷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实践队员于建水紫陶博物馆内合影

红泥陶·文房套件·残贴纹展品

亲身体验,感悟陶韵

在紫陶手艺人的帮助下,团队成员学习了拉胚和泥塑,尝试做了自己心中的紫陶,这是一份难得的经历。都月表示:“看着手中的陶土,任搓任揉,不断变换成我们想要的形状,我们体验了紫陶创作的快乐,收获了满足。”

实践队员学习拉胚

建水紫陶萌芽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而后建水紫陶历经汉唐宋,成长于元明清时期,建水紫陶以建水境内天然呈色为紫、白、青、黄、五花等五种陶土为原料,这五种陶土均有质地细腻、柔滑、可塑性强、饱水易软化、表面富有金属质感,叩击有金石之声,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之誉。

此次建水之行,实践队员认识到了这项中国古老的传统工艺,同时也认识到了宣传紫陶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与途径。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青年大学生也应该遵循这样的道理才能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同样的,传承和在此基础上的创新也不失为一种对紫陶文化的发扬。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90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三)

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辑视频,经过昨天一天的努力,我们有了不小的收获,今天上午我们的任务主要是进行资料的最后整理和筛选。经过我们队员一上午的努力我们收集……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二)

所以面对很多人的不理解和质疑时我们比昨天更加有信心,有动力,正是因为大家的不理解更加让我们奋进。但也有同学遇到了好的情况,通过昨天的宣传之后有的群众已经了解到保护野生动物和……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一)

2020年7月16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继续进行我们的实践活动。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动主题,在豫西、豫南地区进行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二)

但也有很多人拒绝了我们队员的调研,虽然使我们队员有点失望,但却因为他们的拒绝,让我们队员更加有了奋斗的激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被他们拒绝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我再换别人……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一)

2020年7月15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

2020年7月18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继续进行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这是进行实践活动的第四天,守护者社会实践队开始组织开展线上讲座活动,希望通过该讲……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二)

7月18日上午九点,革除滥食“野味”陋习的线上讲座活动准时开始,在讲座中队员们引经据典,用大量鲜活的故事告诉听众们,要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革除滥食“野味”陋习。听众们听后反……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活动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党史学习教育,4月23日,南…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最新发布

黄河生态保护,关系千秋万代
我国战略咨询与综合评估特邀委员会委员薛澜指出“黄河流域水资源矛盾十分突出,它用占全国2%水资源支撑了12%的人口和15%的土地。”“除此之外,水安全隐患尤在、水生态修复紧迫、水环境防治亟待升级、文化保护…
碑郭镇实践论
乡村振兴走基层,新媒聚力正当时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2日电(通讯员吴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化解新时代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汲取红色文化精华,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我们党特别注重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始终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
【外国语学院】树立民族自信,建设美丽中国
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爱国精神,2023年7月8日,怀化学院外国语学院“心‘芷’所向,一路朝‘阳’”暑期社会实践团在芷江侗族自治县第三中学2001教室为梦想起航班的同学们开设了“美丽中国”课堂。“克敌受降威…
三下乡:预防青少年近视弘扬中医药文化
本网讯(通讯员屈于田)7月19日,红花套镇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带着一项中医适宜技术走进了红花套小学,她们穿着护士的衣服,首先走进了一年级小朋友的班级里,刚进入班级里,小朋友都用好奇的眼神望着工作人员,…
实现黄河生态良好,我们在行动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治理土地盐碱化要坚持陆海统筹、一体谋划,采用“林、水、土”盐碱化综合治理措施,针对重点保护区、适度利用区和生态与资源恢复区,分类制定保护方案,因地制宜,全面谋划推进滩涂、湿地…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追忆历史文化,传承文化精神
中国青年网太原7月8日电(通讯员孙泽盛张宇辰)“回首历史长河的渊源,文化总影响历史进程。”就如儒家文化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的影响,直到现在的21世纪,人们心中的儒家观念还是依旧有所保留。为了追忆历史…
文艺汇演进社区,普法惠民润人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部署,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文…
常工学子走进茶坊 品茶香 译茶韵
茶香,茶味,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已经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本次社会实践我们将立足苏茶小觅静心茶坊,通过蒋丽娜老师的言传身教,以茶会友,走进茶文化,感受茶文化,发扬茶文化。茶文化是…
【外国语学院】担三防之责,护华夏之“阳”
为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预防青少年在游泳、吸毒和性行为等方面的风险,2023年7月10日,怀化学院外国语学院“心‘芷’所向,一路朝‘阳’”暑期社会实践团为芷江侗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梦想启航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