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非遗保护传承与乡村振兴,在2023年6月提出“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为非遗助力乡村发展指明方向,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2023年7月16日上午,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团成员跟随总书记的脚步,走进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道小峪口村,深入了解那些为乡村振兴增光添彩的非遗项目。
为更好地了解小峪口村非遗发展现状,调研团成员首先来到了王莽街道小峪口村党群服务中心,与小峪口村党支部书记魏有喜展开对话。魏书记向调研团介绍了小峪口村的基本情况、“非遗乡集+民俗文化”发展契机、取得成果和未来规划。在和魏书记的交流中,调研团成员了解到了“非遗乡集”赋能乡村振兴为小峪口村及全体村民带来的可喜成果和巨大收获,认识到了非遗文化赋能乡村发展,经济发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行性与成功经验。
随后,调研团采访到了“非遗乡集”负责人张二,他指出:“非遗乡集”成立于2020年,是集非遗传承、文化体验、研学授教为一体的综合式文化聚群存在,是“非遗+扶贫”“非遗+研学”“非遗+旅游”的乡村沉浸式非遗实践基地,是美丽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新高地,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家园。事实证明,它的构想是十分成功的,让许多有情怀和有想法的人老手艺人得以回归乡村,回归土地,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同时,让非遗活化石赋能乡村振兴,打造人民富裕、生活幸福、文化深厚的新村落,让乡村振兴战略更加有深度。
紧接着,调研团成员有幸认识到了“非遗乡集”秦腔戏曲脸谱的传承人陈耀武。作为土生土长的西安人,陈老师与秦腔脸谱的结缘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在父亲的影响下,苍凉悲壮、激越高亢的唱腔给少年的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色彩绚丽、形象夸张、富于想象力的秦腔脸谱更是让其着迷。陈老师说:“唱秦腔、画脸谱,一学就会,一画就像,我认为自己和秦腔有着天生的缘分。”在专业剧团工作期间,他发现,种类繁多的秦腔脸谱处于一种无序和随意的状态,一些早期的秦腔脸谱更是处于遗落失散的境地,为此,他四处奔波,几年下来,已经收集到了一千多张秦腔图谱。出于对秦腔脸谱的热爱,他受邀来到小峪口村,结合这里的利好政策与环境,他潜心创作,摸索出了一条创新传承之路,发现了“非遗+”等多种非遗文化传承模式和非遗乡集新业态,让非遗“活”起来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这也让陈耀武也看到了非遗发展的未来。
最后,调研团走访了当地村民。自从2019年非遗产业引进村子,村民们会在农闲时学习泥叫叫、脸谱等非遗产品的制作。随着体验非遗文化的游客数的增加,带动了村民农产品的出售,他们可以在自己家门口进行售卖,在提供便利同时,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带动经济发展。同时,依托文旅产业,开办农家乐和民宿的村民也越来越多,这也激发了年轻人返乡创业的热情。文旅产业开发后,在政府的扶持下,村里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交通更加便利,生活环境更加舒适,村民的幸福感也大大提高。从村民的切身感受中,不难发现,小峪口村的发展使得乡村振兴成果成功地惠及全体村民。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小峪口村把握时机,积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乡村振兴发展贡献力量智慧,创造性创立“非遗乡集”,发展特色村落、形成特色产业集聚效应,在解决就业、富裕人民、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等问题上做出了巨大贡献,成功实现文旅产业扶贫效应。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87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