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乡村,了解村情——乡村书记采访
为了更具体了解重庆市江津区龙山村当地村庄现状,投身乡村,了解乡情,7月18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护理学院“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力量护健康”来到龙山村,对龙山村副书记邹艳和驻村第一书记龚超进行采访,了解龙山村的基本情况
邹书记回忆到,在2018年她从城市回到自己的家乡,正巧遇到村里招聘干部,在恰逢时机下,她决定留在家乡帮助村民促进乡村发展。邹书记讲到在她很小的记忆里,乡村只有唯一的泥石路,到处是坑洼,山路崎岖险峻,弯弯绕绕,出行多靠双脚行走,因为道路基础设施差,产业底子薄,因病因学负担重,贫困户基数大,龙山村2014年被列为市级贫困村。邹书记提到,村民的种植往往因为交通不便,导致出售不利,农作物大多数滞留腐烂,偏僻的地理位置带来交通不便,贫困原因不在于不肯干,而在于销售路不通。“要脱贫,先修路!”2015年6月,江津区政协办公室牵头10余家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组成扶贫集团。在进行集中调研,确定了帮扶方案后,在扶贫集团的协调下,2015年10月开工建设姜塘公路,并于第二年建设完工。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两位书记的摄影 王海齐供图)
如今随着道路的完善,种植和养殖技术的引进,村民的荒土再次被利用,生产有了销路,运输有了保障,更多的村民愿意投身去种植和养殖,邹书记介绍到,龙山村有自己的主要产业,像青梅,“青梅是上层领导的重视与帮扶下发展起来的。”2020年8月,经区政协办公室扶贫集团和区农业农村委牵线搭桥,龙山村与江小白酒业有限公司签订青梅种植基地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按照“股种”“租种”“代种”等模式,在龙山村发展青梅产业。“现种植青梅面积1000亩,金丝皇菊面积100亩,红花香桃面积100亩,魔芋面积100亩。”龙山村的种植产业,为村民们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岗位,丰厚的劳动报酬与土地租金,大大增加了居民的劳动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两位书记的摄影 汤茂娟供图)
一片片荒地,种下了一棵棵青梅树。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就畜牧业的发展问题,龚书记给我们介绍到当地的畜牧养殖发展模式,两村委会对村民进行“产业奖补”,例如:养一只鸡补助十元等,即便是养殖失败也能获得补助。“他们自己养殖的家畜都吃自家种的粮食,不吃饲料的。”“这样养出来的肉会更好吃吧。”“对,虽然个头会小一点,但肉更紧实,卖的钱也更多些。”龚书记还介绍村委会邀请专家对村民进行培训,制定科学养殖计划,提高基础农业科技水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84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