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化素养和语言文字水平,努力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工作氛围和规范的用语用字环境,为积极响应二十大号召,河南城建学院“推普助振兴,共语话中国”实践团参加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深入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为当地农民普及普通话。
图为团队成员在辽宁省新民市卢家屯乡做推普宣传
乡村要振兴,语言来帮忙。语言文字是国家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社会核心领域的交流载体,是社会进步、时代向前、国家繁荣的发展根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逐渐外流,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停滞,农民收入水平低下。为了推动乡村振兴,助力经济发展,推广普通话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图为团队成员在新疆巴州尉犁县35团做推普宣传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教育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语委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为语言文字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吹响了行动号角。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旗帜鲜明地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乡村人才振兴注入新生动力,也是新时代背景下不断探索研究的新课题。
图为团队成员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张路庄村给村民们推广普通话
带动乡村精神文明。文化兴乡村兴。可营造以普通话为主、方言为辅的和谐语言氛围,激励乡村文化自信。红色故事、红歌、红色诗词,都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展现。濒危的乡村文化、乡村记忆都依赖着语言文字的记录和传播作用。生态保护、敬老孝亲等各种文明理念的传播,更离不开语言文字这个助推器。
图为团队成员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给孩子科普普通话
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有助于提高农民的语言技能,使农民紧跟时代走、更好地融入社会,拥有职业发展的更多可能性。在学校教育中,促进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化,提倡学生在校园内用普通话交流,农村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文化水平会显著提高。大力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文艺表演、演讲比赛等活动,提升农村孩子们的综合素质,焕发出更多的活力。打造乡村特色品牌语言文字项目,培养相关特色人才。如地方戏曲、民谣、乡土文物等,既能弘扬乡村当地文化特色,也能培育出一批专业人才。
图为团队成员在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柳屯镇给孩子们推广普通话
普通话在乡村振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全国的通用语言,也在面向世界。使用普通话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各地区需要交流经验、分享成果,因此使用普通话可以有效地进行沟通。“推普助振兴,共语话中国”实践团的成员们走进村民家中,下到田间地头,与农民们一起体验农耕乐趣的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关于推广普通话的各种有趣活动。团队成员们组织有趣的文化活动,如趣味读物、绘制手抄报、朗读比赛等,寓教于乐,鼓励农民们使用普通话、使用规范字进行表达和交流。
推广普及普通话是乡村振兴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通过加强普及普通话教育、实践活动上山下乡、加强媒体宣传和组织相关文化活动等方式,让“使用普通话”的观念深入人心,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向外界展现乡村的淳朴民风和乡土人情,推动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56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