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博爱县南朱营村是一个条件艰苦,发展落后的贫困村,为了维持生计,摆脱困,村子里很多年轻的劳动力都去外地打工了,因此多数老人和孩子就成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7月11到8月5日,河南理工大学机械学院留守儿童爱心支教帮扶实践团走进当地以“呵护留守儿童,为梦续航”为主题已开展了2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支教队员和孩子们的合影史壮壮 摄
多彩支教,筑梦成长
为了给当地留守儿童打开心灵之窗,撑起“爱心保护伞”,让他们感受到现代社会的幸福和温暖,实践团成员在这里开办了爱心培训班,不仅教授他们知识,为他们的梦想添油助力,而且也陪伴他们学习、成长,在他们心里埋下追逐梦想的种子。
支教形式多样化,支教内容丰富化。据实践队长杨利明得知,支教课程实施初中生一对一辅导和小学生大班授课相结合,语文,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程与音乐,美术,主题班会等特色课程相结合,以课堂教育和心灵交流相结合,围绕留守儿童们的突出问题制作了小小心愿藤、手板报、手工艺品等。
文化课刚开课时,由于孩子们年纪尚幼,自律性和专注力的缺乏,造成了迟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诸多现象,实践队员以不厌其烦、不失严肃的指正,使得课堂教学渐入正轨。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初次支教老师们的羞涩与紧张消失殆尽,孩子们的拘谨与扭捏也因支教老师的循循善诱而荡然无存。
队员在给孩子们在上英语课史壮壮 摄
炎热的天气没有磨减实践队员进行支教活动的热情,其中一名实践队员握住一位名叫刘昊林小朋友的手,耐心地教他写字,汗珠滴落在干干净净的本子上,白色的纸被浸湿。“非常感谢他们能够免费为我补习功课,他们是我的老师,也更像我的好朋友。”一位在这补习功课的学生罗智妍这样说。
活泼好动,心灵手巧
兴趣课是孩子们释放天性的地方,它否定了一些传统老师把孩子的大脑当成了巨型存储知识容器,挖掘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他们本身存在的巨大潜能,同时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感受,有效地拉近了师生的关系,提高了课堂效率,对孩子自身素质的发展和高效教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队员们在和孩子们玩老鹰捉小鸡 史壮壮 摄
在兴趣课上,实践队员准备了五子棋、跳棋、象棋等,让他们在对弈的过程中相互交流,了解对方。实践团队员也带着孩子们进行体育活动,一起踢毽子、打羽毛球、跳大绳、玩老鹰捉小鸡,在体育锻炼中打开心扉,克服内向。在教室内开展了手工课,当实践队员们耐心地教孩子们折纸、剪纸时,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眼睛瞪得圆圆的,看着一张彩纸在自己手里变成一朵纸花,或一个小动物。最后,孩子们的作品五花八门,有蝴蝶结、纸花、小动物等等,有的精巧别致,有的歪歪扭扭的,却都透露着孩子们善于想像的天性。
充满欢乐的兴趣课,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也让这些孩子能够敞开心扉,学会与人交流,收获快乐。
普及防溺,安全教育
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夏季是溺水事件的高发期,为了让这些留守儿童们度过一个安全的暑期,实践团成员们给孩子们开展了“防溺水”安全教育课。
防溺水教育课实践队员与孩子们一起盖手印 司念 摄
实践团成员提前手绘了“防溺水”知识板报,并准备了相关视频资料。课堂上,实践团成员给孩子们播放了“防溺水知识普及”视频,并让他们写下观看时的感受和想法,最后,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一起在承诺树上按下了自己的手印,歪歪扭扭的手印是他们对防止溺水事故发生的承诺。 “不盲目施救,附近有大人的话立即呼唤大人前来施救。”余梓萱面对记者的采访时说道。通过安全教育课,孩子们了解了一些易引起溺亡的情况,学习了“抛绳子”等简单的施救方法,同时在这过程也感受到了实践队员给他们送去的温暖。
走访调研,送去温暖
“我想要我的妈妈回来”心愿藤上,三年级小朋友史佳泽留下一句让我们很是心酸的话。“我想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很辛苦,为了挣钱,每天很早就去干活”,三年级唐浩圃小朋友说出了所有留守儿童想对父母说的心里话。“爸爸妈妈我希望你们有时间多给我和弟弟交流”三年级刘宇涵小朋友说出了所有留守儿童的心声。闲暇之余,实践团成员对这些孩子进行了家庭走访,其中史佳泽家访结束,实践团成员已走出很远,史佳泽骑着自行车,一路“尾随”实践成员们到住处,亲手递给实践团成员们自己不舍得喝的酸奶,史佳泽家境并不富裕,内向的他用这种方法来表达对实践队员的感谢,实践队员内心也是满满感动。
“支教团为留守儿童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是心理的温暖和成长的启示。”河南理工大学驻南朱营村第一书记陈昊说道。炎炎夏日,奉献温暖,实践队员们如夏日凉爽的清风为他们带走燥热,在游戏中收获知识,在陪伴中传播关爱,愿更多的留守儿童能够在社会的关爱之中茁壮成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5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