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7月14日电(通讯员 黄逍)7月14日上午,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赴宁德市周宁县乡村振兴实践队于来到了周宁县泗桥乡下楼村,走进周宁县地下交通红色历史展陈馆,探寻解放前闽东地区地下交通的故事。
图为实践队在地下通讯员故居前 通讯员 陆杰 摄
在村书记和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步入展馆内部。通过墙上的图文影像、展柜里珍贵的实物资料,以及讲解员口中那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我们逐渐了解到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周宁县的地下交通发展历程。从“红色血脉”地下交通网的建设,到土地革命时期周宁人的革命热潮,再到解放战争,涌现出了张云盛、金大良、张圣成、陈奶兰等这样一批伟大而默默无闻的地下交通工作者。他们的事迹令后世称赞敬佩。
图为讲解员介绍革命时期闽东地区的地下通讯线路 通讯员 陆杰 摄
地下交通员张云盛的传奇事迹,令实践队员们感到敬佩,心生敬畏。
讲解员介绍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共产主义运动在闽东风起云涌,而党组织在“八七会议”上确立的秘密地下交通网成为了另一个特殊的革命战场。作为木匠的张云盛走街串巷,流动性大,机动性高,不易被人怀疑,加之他从小习武识字,文武双全,身强体壮,于是被党组织选中成为了一名接头联络工作者。为了能将党组织交付的情报安全地传递运送出去。张云盛先生起初将情报用木匠工具压在桶底,但这样的做法并不保险。经过他的巧妙设计,将木桶的前后中央两块桶板挖空一小部分,塞入情报组装好木桶后,外观看起来严丝合缝、毫无破绽。但这样还有唯一不足,敌人可能通过敲击木桶的各部位,听声音而识破。谨慎的他继而对桶盖进行改造。桶盖的中间的穿插榫木件可以取下,他在内面凿出了一个“日”字型的2个方形藏纳空间,而“日”字中间的横杠就可以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敲击时的声音与实心木近乎相同,对于极度重要的情报资料,他便将其藏纳于桶盖穿插榫木件的“日”字型空间。此后,胆大心细的张云盛先生成功完成了很多重要情报的秘密运送任务,成为了闽东“从未失手的地下交通运输员”。
完成党组织这隐秘而重要的任务,要求具备极高的保密素质。张云盛先生一生默默无闻、淡泊名利,甚至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仍对家人只字未提有关地下交通运输员的特殊身份 。通过他儿子的笔录中了解到,张云盛先生在儿子年幼时作为木匠经常外出挑桶工作。一次家中失火时,张先生并没有先带出财物与粮食,而是紧紧地护住了他的木桶。张云盛的儿子问到他为什么要先保护住这小小的木桶时,他只是这样回答道:“这木桶是我工作的工具,没有了它,今后的生活就没有了生计。”即使面对家人,张云盛也从未透露过自己身为地下交通员的身份,家人们也未曾想到,张云盛拼死保护的木桶竟然暗藏玄机。1969年张云盛去世,他的家人们将此木桶上交给周宁博物馆。由于取证困难,当时并没有认定张云盛先生为地下交通运输员。直到1985年,中共周宁县委在落实地下党工作期间,才核实认定:“张云盛同志曾于1934年至1940年参加革命活动,任交通送信工作,为地下革命作了一定的贡献。”张云盛同志的真实身份才自此向世人展露,他的传奇故事和红色精神才真正被世人所传颂。
图为村书记介绍当年的木桶(模型)结构 通讯员 陆杰 摄
曾经在木桶当中保护着的,不仅是党组织的秘密情报,更是周宁人民、闽东人民乃至华夏儿女的光明未来。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于都调研时讲到:“当年革命十分艰难,也可能不成功,但人们心中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就一定会前赴后继,哪怕当时不成功,将来也必定成功!这个理想信念我们一定要有,要把这个火烧得旺旺的。”先辈们的红色之火熊熊燃烧着,而如今的我们也应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继续弘扬革命精神,将理想信念之火点燃,永远地燃烧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52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