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薪火‘乡’传葆初心·红色文化助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引镇街道和王莽街道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走访地区涉及大峪新村、南寨西村、南寨东村、王莽村、小峪口村、西堡村等10余个村落和大峪水库、白道峪小学、红七十四师司令部旧址、稻渔种养示范基地、阳光葡萄小镇、西堡村党建示范基地等20余个地点。
本次实践主要通过党史梳理、走访参观、专题访谈、劳动实践教育等活动,深入调研实践地各村庄的红色文化、革命精神、产业经济等。通过调研,团队不仅深入了解了实践地的红色文化资源,梳理了各村庄的历史情况,也为当地的乡村振兴积极建言献策,将乡村振兴战略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发展相结合,发挥青年学子的先进性,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一、寻访红色踪迹,深入四史教育
本次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红色革命遗址和走访乡村老者,感受革命精神,传播红色文化。充分发挥“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育人作用的重要部分,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将自己所学转化为社会所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图为实践队员向革命烈士纪念碑献花
二、访聚百里乡镇,擎画振兴蓝图
深入挖掘大峪新村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助力推动乡村振兴,前往白道峪小学、李家大院(原红七十四师司令部)、大峪水库、长安“渣滓洞”等红色旧址,以及王莽稻渔种养生态基地、葡萄酒文化馆、太阳葡萄小镇等乡村振兴产业基地学习考察,通过实地走访参观,感悟红色精神,助力产业振兴。实践队通过采访相关负责人了解到,大峪新村以“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为重点,围绕“食住行游购娱”进行特色乡村旅游建设。带队老师还向队员介绍了稻渔共生、以渔促稻的生态农业,依托水稻和水产两大资源优势、基于物种间资源互补,在促进水稻增产、提高农民总体收入的同时也能够提升稻田环境质量、促进土地生态恢复。
图为带队老师为实践队员授课
三、深入乡村基层,筑牢信仰之基
实践队员深入乡村基层之中,实地感受红色革命故事以及乡村振兴之成果,深刻感悟革命历史、领略力量英雄先烈的革命信仰。这些党史故事和振兴成果让队员们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把握人生正确方向,将青春融入祖国建设的洪流之中,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知行合一中担当作为。
图为实践队在稻渔种养示范基地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51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