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平顶山学院三下乡:妙笔生画,执笔绘乡情

来源:平顶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杨烨娇

(通讯员 杨烨娇)七月盛夏,烈日高悬,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炙烤着,让人感受到无尽的炎热和干燥,河水如同温热的温泉,没有一丝凉意,连风吹过也带着炽热的味道。天气炎热,依旧阻挡不住平顶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投入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热情。

据悉,为响应“执笔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平顶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妙笔生画,执笔绘乡情”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于7月8日在21级辅导员牛茂源老师的带领下,前往被誉为“北国小江南”的舞钢市开展了为期12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旨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同时也能提升志愿者们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走进乡村,点亮青春

为增进志愿者们与当地村民之间的友谊,7月8日上午,平顶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妙笔生画,执笔绘乡情”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舞钢分队的来到舞钢市党庄村,在党庄村举行了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平顶山市委办公室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陈辉、舞钢市团市委副书记陈一霄、庙街乡人大主席、包村干部王乾己对平顶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舞钢分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表示将积极配合实践团的工作。舞钢市团市委副书记陈一霄在仪式中向志愿者们谈到:“作为志愿者,选择来到乡村,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和改善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一项非常伟大的事业。相信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服务乡村的热情,将为乡村带来无限的希望和改变”。在启动仪式中,不仅使志愿者们认识到参加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还引导志愿者们在暑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砥砺奋斗品格、增进与群众感情。

图为平顶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妙笔生画,执笔绘乡情”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舞钢分队召开启动仪式会议。 杨烨娇 摄

浓浓乡愁,墙上流传

为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地特色,7月8号下午,平顶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妙笔生画执笔绘乡情”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舞钢分队的志愿者们跟随21级辅导员牛茂源老师对舞钢市党庄村墙绘地点进行了考察,对墙绘主题和内容进行讨论,与当地村民对墙绘内容进行协商。志愿者们在带队老师牛茂源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墙绘工作,志愿者们分工协作、默契配合,一勾一点、一笔一画,以墙为画卷,认真细琢,为原本破旧的墙面“穿”上了“新衣”。志愿者们在炎炎烈日下挥洒辛勤汗水,不惧艳阳的灼热和蚊虫的叮咬,认真执着、全身投入。志愿者们用心捕捉党庄村的每一处风景,用心描绘党庄村的每一处风景线。以一墙一文化,一墙一风景,当墙绘艺术遇上美丽乡村,简单到创意的华丽蜕变,靓丽了村居环境,谱写了乡村建设的新篇章。

图为平顶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妙笔生画执笔绘乡情”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舞钢分队墙绘地点考察现场。 杨烨娇 摄

资助振兴,助力乡村

为了更好的达到“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的目标,平顶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妙笔生画执笔绘乡情”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舞钢分队资助组的志愿者们给附近的村民发放资助宣传手册、走进附近村民家里讲解国家资助政策、分享资助育人典型案例,让更多的家庭了解到国家各项政策,来自艺术设计学院的志愿者周长庆说:“其实有村民因为孩子的学费发愁,但是村民不太了解资助政策。开展资助政策宣讲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资助政策,并通过资助政策圆一个上学梦”。国家奖助学政策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帮助,还是一份温暖的关心与关怀,更是千万学子们心灵的慰藉。在此次资助宣讲中,志愿者们结合自身经历,根据自身经历现身说法来宣传资助政策,争取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或者家庭因贫困而上不了学。每个志愿者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争取将国家资助政策带给更多的人,为贫困学子的求学之路点亮希望的灯火。

图为平顶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妙笔生画执笔绘乡情”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舞钢分队进行资助宣讲。 刘炬黎 摄

青春是燃烧自我的时刻,珍惜每一天,不留遗憾,塑造出更好的自己。青春是挑战的时刻,面对困难和挫折,志愿者们坚持不懈,奋力向前。实践团20位志愿者积极投身党庄村服务工作,将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当地实践相结合,用行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努力为群众办实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51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垃圾分类初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垃圾分类已经刻不容缓。中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传助人美德,递快乐之本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当你帮助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伸出援手。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虽然本次“垃圾分类,山河永青”暑……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绿城妈妈”与我同行

“绿城妈妈”项目是郑州市政府实事项目,该项目围绕市政府关于美丽郑州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中心工作,以专业化指导、群众性参与、社会化普及为原则,科学制定了垃圾分类、清洁家园……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是历史的选择,宣传是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日志

2019年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实践队在卢浮宫一二三期,金悦府,国龙绿城等五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及郑州的现在情况,如六环之外“第七环”的现状还有……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郑”在行动

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共计进入海马A,B,C,区,壹号公馆,六六社区等13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并体验垃圾分类工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首先带领社会实践……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时代的选择,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 小马达垃圾分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三下乡:联系群众,多样化活动促进廉洁文化发展
联系群众,多样化活动促进廉洁文化发展。在新时代,我国经济建设步伐加快,精神文明建设问题逐渐凸显,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部分助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既是现代治理转型研究的重要议题,也是提高国民整…
淮师大外国语学院“小雨滴”支教社赴潜山市逆水中心小学开展支教活动
2023年7月4日至2023年7月10日,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小雨滴”志愿服务义务支教社组成“雨滴潜山逆水行”团队并远赴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逆水中心小学开展为期七天的三下乡活动。作为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大…
淮师学子三下乡:延续红色基因,共赏大别风光
7月6日,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小雨滴”志愿服务义务支教社赴潜山市逆水中心小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三天。本期支教主题围绕“文化自信”展开,志愿者们热情饱满,迎着朝阳,整装待发,将为学生们带…
支教让我们走进农村,走进孩子的世界
大学生网报京山7月18日电(通讯员魏鑫琪)繁华开,绿意浓,正是盛夏悦目时,伴随着蝉鸣,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希望之星”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分队赴京山市双喜街道杨店村开展暑期三下乡支教公益活…
湖北学子三下乡之趣味超轻粘土手工
大学生网报博乐7月17日电(通讯员施亚菲)为拉近实践队员与小朋友们之间的距离,激发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援梦胡杨志愿服务队于7月17日来到新疆博乐青得里街道北环社区开展“趣味超轻…
武汉市暑期托管班爱心支教进行时
大学生网报武汉7月18日电(通讯员范闻君)7月1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心语心荷”社会实践队伍前往武汉市硚口区葛洲坝青少年空间开展支教活动,为社区工作人员分担工作。上午九点,托管班的孩子们认…
走进皖西博物馆
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1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吴海军,郭笑达于,钟桂祥的三位学生,于2023年7月13日来到了安徽省六安市皖西博物馆进行“百年百图展党史,点亮…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支教路上,有我同行
中国青年网孝昌7月17日电(通讯员;陈果)由于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支教团成员大多来自不同高校、院系,身处不同专业领域,也并非一定把教师作为未来职业。另外,多数大学生在一年服务期期满后选择重返校…
传递希望的火种,奉献无悔的青春
白驹过隙,短短的十五天的支教生活即将结束,但支教的情景却历历在目,感动也将永驻心间。回想起我们的这些天支教生活,每天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张张可爱天真的笑脸是我内心最美的记忆。“传播公益梦想,…
淮师学子三下乡:赴潜山“博士村”,悟乡村通学路
7月4日,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小雨滴”志愿服务义务支教社志愿者在团委副书记张杨、辅导员王玉川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潜山市逆水中心小学,即将开展为期七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