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铭记历史,缅怀革命英烈,弘扬爱国、团结、奋斗、奉献的红岩精神,强化实践团成员坚韧不拔的意志与无私奉献的精神,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不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发扬红色传统,坚定理想信念。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益行“星”路理论普及宣讲团于2023年7月14日,前往重庆市涪陵区白涛镇“816地下核工程”,进行实地调研,感悟奋斗历程、感知爱国情怀,汲取前进动力。
走进“816工程”,弘扬时代精神
816地下核工程景区,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是一座神奇、神秘、神圣的地下核军事洞体。景区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大型洞室有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等达到130条,所有洞体的轴向线长叠加达20余公里,其中,最大洞室高达79.6米,侧墙开挖跨度为25.2米,拱顶跨度为31.2米,面积为1.3万平方米。“816工程”埋藏在深山里也埋藏在历史中,是革命先辈们忠诚奉献的不朽丰碑。饮水思源,传承红色基因。站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推动了中国核武器技术的发展,提升了中国的核武器实力,同时也对中国的工程技术和科技实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图为“816工程”洞口。荣怡 供图
走进“816工程”,再忆三线精神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学前教育学院益行“星”路理论普及宣讲团走进“816地下核工程”,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先后参观了9号引水洞、26号支洞、104核发电厂房、101工号反应堆大厅、816工程展廊、仪表室等工程遗迹。其中9号引水洞洞长3公里,是整个工程的供水系统。反应堆大厅长35米,宽24.8米,面积868平方米,是816工程主反应堆芯部分。
该工程是我国重要的三线工程之一、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世界第一人工洞体”、中国第一台原子能发电厂、中国唯一解密核反应堆,2002年4月国防科工委同意解密,2016年作为景区对外限制性开放,2018年1月27日,816地下核工程(816景区)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国防教育工程。
图为“816工程”内部景观。 荣怡 供图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详细了解了该工程的建设过程、内部构造和核工厂的工作原理,以及核基地建设者们在修建期间的英雄事迹。“816地下核工程”是在条件艰苦、设备简陋的情况下,在坚硬的大山深处,硬生生开凿出一个庞大的、为和平而建的世界,先辈们隐姓埋名、艰苦创业的爱国情怀深深地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实践团成员。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26号支洞。 荣怡 供图
随后,全体实践团成员参观了中国三线建设发展历程和军工成果。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定要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及“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弘扬时代精神,立足岗位,牢记初心使命,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9号引水洞。荣怡 供图
走进“816工程“,擦亮青春底色
重走洞中长城,传承爱国情怀。通过此次活动,实践团成员深受震撼,领悟到我国老一辈建设者们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绩来之不易,也更加理解了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进一步加强了理想信念教育,激发实践团成员做实事的信心和勇气,艰苦奋斗,把学习的效果转化到做实事的实践中,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通过这次实地调研活动,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将自觉弘扬和践行爱国奋斗精神,怀揣着对祖国的赤子之情,对民族的赤诚之意,对教育事业的炽热之心,把自我价值的实现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之中,把爱国奋斗精神转化为行动,转化为现实。做为新时代青年,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辱时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816工程”洞口的合影。荣怡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46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