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舟山7月4日电(通讯员 陈星余)随着生活发展的日新月异,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加强,高科技护海正在慢慢渗透人们的生活,同时随着社会变化,也有许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活中逐渐消失。人类文化的精华正在流失,为了保护这些文化瑰宝,以及探索智慧海洋的现状,2023年7月3日起,宁波财经学院蓝色护海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国际性港口与海岛旅游城市——舟山。以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渔民画的历程和学习渔民画,将渔民画宣传给更多人为目标,同时探寻智慧海洋的实施程度,宣传的广泛程度为主题,开展了为期七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渔船上的电子设备,卫星遥感技术和水下传感器等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星余 摄
实践团的成员们去到舟山博物馆,学习了一些关于智慧海洋的知识和渔民画的发展历程。为了更好的了解两者的发展,成员们提问相关负责人郑女士,关于政府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去传承舟山海洋非遗文化。郑女士说到:政府部门会开设多种渠道去共享非遗的资源,比如非遗馆、非遗展览;其次政府会举办一些重大的节日,比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还有市以及县区都会举办很多非遗活动。政府目前正在筹备在全省各地开设非遗展览会去加大文化宣传的力度。
实践团的成员为了更清晰的了解渔民画的发展和作画流程,找到了张斌恒老师,他是画渔民画的专家。通过与张老师进行沟通,他了解了实践的目的,并带领实践团的成员参观渔民画展。
张老师在参观途中表示:绘制一幅渔民画是非常难的,从起稿到上色至少需要一个星期,不论是从构思还是灵感浮现都是要大量的时间去思考的,越简单的元素里面包含的思想反而是越多的。那么不仅仅是创作上的困难,宣传上更加是一个痛点。张老师自己建起来的渔民画创作中心投入了将近上百万,但是政府支持是非常少的。
其次渔民画是非常抽象的,张老师一直有开设相关免费的课程让老百姓们免费来体验渔民画的创作,但是很多老百姓们在体验后表示真的太困难了。
张老师希望政府可以帮助对接,开设一些非遗文创产品销售点,由政府来承担宣传工作,让不仅仅是沿海城市的人,也希望走近陆地,走向全国。也可以在高校开设相关的文化课程,不仅仅是知识,目前非遗的传承相关课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实践团的成员在张老师的启发下,决定为小朋友们做一次关于渔民画的宣讲,成员们联系到568海岸线活动室,与三年级的小朋友们开展了一场通关游戏,宣讲的途中有许多新奇的知识点,小朋友们回答出问题就可以得到奖励。在宣讲的最后,实践团的成员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张白纸,让小朋友们画出自己心中的渔民画。其中有三四位小朋友的画作十分贴近渔民画的绘画方式,这让实践团的成员倍感荣幸,一旁陪同的家长也认为这次宣讲课堂非常有意义,开发了自己孩子对于渔民画的兴趣
图为实践团的成员对小朋友们进行非遗文化的宣讲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沈铭杨 摄
在南沙的海岸边,聚集了许多游客,实践团的成员合力派发调查问卷,问卷有两种不同类型,分别关于非遗和智慧海洋。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什么是声响污染”“高科技监测又是什么”“非遗是什么东西”“非遗有哪些种类”。实践团的成员为其一一解答,最后的问卷数据显示,游客和工作人员对于智慧海洋都不太了解,但负责人表示,高科技监测海洋污染情况在高层普遍使用,上级会发通知告诉负责人什么区域需要进行海洋卫生处理,负责人再派下级人员进行手动打扫,或者进行海绵吸油等清洁方式。实践团的成员也想为海洋保护出自己的一份力,海边有游客,那必然有垃圾,许多塑料袋和矿泉水瓶散落在海滩边。实践团的成员们向负责人借取清理垃圾的装备,拾取了近一个垃圾袋的垃圾,旁边负责清洁的阿姨对成员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图为实践团成员发布问卷,为路人讲解问卷内容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玉虎 摄
蓝色护海一直都是时代的主题,舟山是一个拥有丰富海洋文化遗产的城市,这些文化遗产通过舟山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而产生,反映了舟山的海洋文化特色和生态环境,两者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这些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使得舟山人民更加重视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也让更多的人了解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实践团的成员们表示,他们不会停下宣传实践的脚步,在未来的旅途中,团队会加强宣传力度,为保护环境,发展非遗文化,建设美丽家园出自己的一份力。
图为团体合照,拍摄地点为568海岸线活动室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沈铭杨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14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