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东学子三下乡:林小青深入产业基地,“致富果”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纪博涵

为探求源泉镇猕猴桃产业的发展脉络与前景,深入了解源泉镇乡村振兴的战略基石,打造“一果先行,诸业并举”的乡村振兴新样板。7月8日,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林小青”实践团走进源泉镇祥盛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访谈与探讨总结博山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博山区源泉镇位于山东省第四高山“鲁山”北麓、淄河上游。四面环山,为其挡寒风,挡干热风,淄河冲刷带来的特殊酸性沙质土壤为猕猴桃的美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交谈中,合作社相关负责人透露道博山猕猴桃甘甜爽口的原因还在于其特殊的纬度位置。北纬三十六度线附近的气候使得当地日照时间每年达到近2600小时,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充分累积,因此其口感纯正、酸甜适度、细嫩多汁、芳香浓郁。博山碧玉不但果实风味香甜,还富含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和钙磷铁硒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C含量 178 mg/100克,是普通水果的3—10倍,成为VC之王,总糖含量17.8 %,酸度1.2%,是上佳黄金口感比。

实践团成员在交谈过程中捡起掉落在地上的一颗猕猴桃,在征得农场主同意下试吃,原以为未成熟的猕猴桃会有些口感酸涩,在吃完第一口后实践团成员惊呼:“是甜的!”一口下去不自觉还想咬一口。“如果成熟了会更甜。”理事节卫东笑着表示。

图为实践团成员品尝未成熟的猕猴桃 通讯员 岳庆雨 供图

充满智慧的博山人民

祥盛合作社理事节卫东为我们解释道,现行市场上的猕猴桃分为中华系和美味系两种,而在1987年之前,市面上只有美味系猕猴桃。中华系猕猴桃的出现,改写了中国猕猴桃种植区域的最北界,打破常规了常规理论下的“不可能”,也挑战了猕猴桃的科技理论:几乎所有的美味系列品种和苗都在这个地区冷冻,而中国猕猴桃和中国苗可以安全过冬。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博山人民的智慧。为了更好地培植猕猴桃,种植户开辟试验园,专门选育、嫁接适合当地的猕猴桃品种,博山人民做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而结果无疑是他们大获成功。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合作社理事节卫东交谈 通讯员 岳庆雨 供图

不仅品种选育得当,对于猕猴桃的生产与培育博山人民也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众所周知,在吃猕猴桃的时候很少见到虫子,除猕猴桃本身很少生虫之外,对于少有的虫害,博山人民会对其进行提前预防。用石灰和硫磺粉制成的纯天然的石硫合剂涂抹主干和枝条,当果子长出来后,不会喷洒任何农药。这也是实践团成员敢随意试吃掉落在地上的猕猴桃的重要原因。

据节卫东介绍,源泉镇严格按照有机农业的生产标准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种植和管理,同时注重新技术推广应用。镇上不仅定时邀请全国的农业种植专家前往田间地头进行指导工作,还积极鼓励农户外出学习。除此之外,源泉镇目前已建设大规模的水肥一体化示范园区、农业种植智慧园区以及新品种培育园区,多管齐下,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改革的重要节点。

图为智慧园区中喷洒水肥的小车 通讯员 岳庆雨 供图

黄金果助力乡村振兴

合作社理事节卫东在带领我们参观园区的时候向我们讲述“原先种植小麦玉米,一亩地产一千斤粮食,一斤卖一两块钱,大家一年到头挣不了什么辛苦钱。自从镇上开始改种猕猴桃,一亩地产四千斤,一斤卖5到15元不等,农民的生活才真正富裕起来。”像节卫东一样得益于种植猕猴桃的农户,镇上还有4000多家。当收益变为真真切切的数字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当地人民为什么亲切的将猕猴桃成为“黄金果”。

目前,全镇已建设1500亩高标准智能化猕猴桃生态产业智慧园区,引领传统农业向现在智慧农业转型发展。“互联网➕”的发展业态也给了当地农户更多的生机与活力。据了解,近几年源泉镇大力打造电商微商平台,与多方物流单位签约的同时,积极与京东商城、淘宝、美团优选等网购平台进行大力合作,使博山碧玉逐渐走进全国各地的百姓家中。镇领导高兴的向我们表示,目前镇上的水果不愁销路,当年水果供不应求。

实践团认为下一步,博山猕猴桃要注重与大品牌企业进行合作,强化品牌意识和技术创新,加大猕猴桃科技管理水平提升,积极搭建龙头企业与科研院、大学等等多方研学平台,大力提高猕猴桃品质。紧紧围绕“扩规模、提品质、树品牌、拓市场、保安全”的发展思路,加快猕猴桃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进程,将博山猕猴桃打造乡村振兴的特色农业品牌。

实践团与祥盛合作社理事合影 通讯员 岳庆雨供图

通过一天的走访调研,实践团成员初步认识到博山区猕猴桃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当地的气候与土地优势,更是当地人民的智慧与辛勤,才使得碧玉深深的扎根在了博山的土地上,乡村振兴与农民是密不可分的。其次,实践团成员切身感受到博山猕猴桃种植业在互联网时代下的飞速发展,并深入剖析制约当地农产品行业发展的问题,引发实践团对于农产品种植业发展的思考,总结归纳其成功经验,打造“一果先行,诸业并举”的乡村振兴齐鲁新样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92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解志愿难题,助新生征途——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帮助考生

7月25日零点,河南2020年高考成绩公布。7月26日起,考生可以开始填报志愿。高考志愿填报对高考录取结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重要程度绝不亚于高考本身。它不仅关系着考生四年的大学经历,…… 宋洋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析历年报考情况,助学子圆梦今朝

今年的高考已落下帷幕,十多年的寒窗苦读结果也已揭晓。作为过来人,深刻理解考了很高的分数,上了个普通的大学,不甘心会伴随一辈子。为了让今年高考生考上理想的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物…… 宋洋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养成良好心态,助力学子成长

八月二日,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队员为马上步入高三的学生进行了心理辅导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因为经历过高三的大学生志愿者都清楚,作为一名即将升高三的学生,身上…… 宋洋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不吝分享,助力成长 ——河南师范大学“助力直播课,线上辅导”活动进行中

河南师范大学学子为响应“停课不停学”号召,成立了假期“云支教”实践活动小队,志愿者通过QQ、微信、电话等方式为中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为将要面对高考的学弟学妹力所能及地提供学习和…… 王晨晨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志愿报考,一问一答解疑——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三下乡“实践队员

7月25日起,河南省高考成绩出炉,查到成绩后,报考志愿成了一个问题,报志愿的重要性堪比高考,不滑档、不浪费分数都成了要考虑的事,尤其在今年分数线高度提升的条件下增加了报考难度,…… 路盈盈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志愿填报,圆梦高考之路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三下乡团队帮助考生填

“三分成绩,七分志愿”,随着高考成绩的陆续公布,各省学生已经开始了忙碌的填报志愿过程。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每年有近千万的高考考生,因此,高考志愿填报并不是一件简单…… 张艺康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志愿填报,圆梦高考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实践团队助力高考学生志愿填报

随着时间的推移,紧张激烈的高考也已经顺利的拉下帷幕,那么紧接着而来的是同学们的志愿填报问题,众所周知,学校专业选不好,高中就等于白忙活,考虑到高三同学们对这一方面不是太熟悉…… 杜磊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讲解一对一,助力解难题

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很多同学的学习效果都不尽人意。为了尽可能的弥补同学们所耽误的课程,7月29日,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云支教”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一对一讲解难题的活动,旨在帮助同…… 张默含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领导慰问备战校运会运动员及入场式方阵人员

为鼓舞士气、传递关怀,4月8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房加帅、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郭勇、孙天义亲临我院运动会参赛师…

我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正式授课

(通讯员邓姝涵陈晗汤雅芸)4月10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正式授课。此次授课课型为讲评课,由长沙…

义诊春风拂病痛 仁心细雨润民生

为推动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实现医疗服务的优势互补,并打破地域限制,使更多患者能够便捷地获得专业医疗咨询,南昌大学第二…

为生命喝彩,与健康同行

为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新要求、…

湖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召开教育实习中期总结会议

(通讯员周新奕尹雯杨紫英)为进一步梳理实习阶段性成果,优化后续实践路径,4月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2022级赴长雅中…

最新发布

探索绿色之路,促进社会发展
探索绿色之路,促进社会发展绿色低碳,人人有责,也人人可为。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整体概念,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动员社会共同参与、积极行动,汇聚起实现“双碳”目标的磅礴力量。为大力弘扬碳达峰,碳中…
治乱绳,不可急
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调研活动也即将接近尾声。于是我们开始准备制作调研论文,我们先将前期所做的一切工作问卷笔录,还有视频照片都整理出来归档。再通过这几天的工作开一个总结会议,将大家看到的问题以及反…
湖北学子赴十堰支教:烈日下,志愿者用汗水编织学生的体育梦
十堰7月15日电(通讯员苏惠琳)近日,由41名志愿者组成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优师”支教团来到了美丽的水都丹江口市。然而在丹江口市,由于资源和条件的限制,许多学生无法享受到优质的体育教育。为此,志愿者…
湖师学子三下乡:用英语构建与世界交流的桥梁
为进一步开展志愿教育服务,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23文化速递实践队前往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排市镇山田完全小学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支教教学活动。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越来越受到重视。支教老师深知…
推进乡村污染调查 美化乡村居住环境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我在乡村进行了污染治理的实习,乡村污染一直是国家治理污染的重要环节,在新时代人们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查与实践,接触了我…
安徽学子“三下乡”: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7月11日电(通讯员郭远一)天气逐渐转热,溺水事故已进入危险期和高发期,为了加强孩子们防溺水的安全教育,为平安暑假打好“预防针”。2023年7月11日上午,安徽工业大学拾光志愿服务队在王家…
实践行蕉城,传播碳文化
实践行蕉城,传播碳文化携手低碳行,一起向未来。为了解闽东市民对国家碳中和概念的程度,宁德师范学院碳小分-与宁携手低碳之行暑期社会实践队于2023年7月7日前往宁德蕉城万达广场进行问卷调研。上午8时,碳小…
悠长乡音里的宝藏,青石板街上的乡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即墨柳腔大致形成于即墨西部大沽河流域,广泛流行于山东半岛地区,传承历程近三百年,起源于民间,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语言通俗易懂,曲调朗朗上口,深受本地人民群众的喜…
《有趣的一天》
今天是比较特别的一天。因为在今天,我们给小朋友们举行了一场趣味运动会!今天起床比较晚,听到孩子们玩耍的声音,足以猜测运动会的现场有么的热闹。本次趣味运动会有好几个小项目,有两人三足、踩气球、吹…
为每一个敢作敢为、贡献乡村振兴力量的人点赞
(通讯员敖雅雯)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因此,要以责任落实推动《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落实、落地、见效,奋力写好乡村振兴的新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