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他,用一把竹篾编织出了“记得住的乡愁”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探忆·裕农”小队 作者:武彬恒

忙碌喧嚣的现代生活,让很多古老又美好的事物渐渐的流失。野水平溪桥,波翻蓼花乱。斫竹编青篮,门前开蟹簖。王叔承《雨后杂兴三首》这首小诗,里面提到了一种中国传统手艺——竹编。中国竹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髓,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更连接着华夏儿女的浓浓情感。

曾几何时,竹编制品还融合在老一辈人的生活中,每每常见,家家使用,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角落,奶奶带去市场的竹篮,使用的针线盒,日光下晒谷物的竹匾,闲坐的小竹椅……而今,它们的踪影已然难以寻觅,现代人也对它非常陌生了。2023年7月4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探忆·裕农”小队来到了竹山县访问竹篾匠人肖友华老先生。

竹编匠人

今年70岁的肖友华是湖北省竹山县柳林乡人,17岁学习竹编,凡是农村生活需要的产品他都能编出来。他说,编织的工艺品,每个部位与竹节的长短有关,或长或短,都有不同的用处和用法,因此要平衡选择。厚实的竹片,在他手中经过削薄、打磨,变成粗细、软硬不同的各式竹篾,最细的竹篾不到2毫米。肖友华说,一件成品工期需要将近15天时间,光削竹篾就耗费不少功夫。

竹编的制作过程

《考工记》提出“天有时,地有名,工有巧,才有美,和此四者然后才可为良。”制作工艺、制作水平最终决定了一件竹编作品是否材美工巧。传统竹编虽然算不上鬼斧神工,但是却更能体现中国传统造物观念“天人合一”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和文化内涵。肖友华告诉队员们:编制竹篾主要有三个步骤。

材料处理

就是把竹子一把把(每把200根)立在院中暴晒,晒干后进行淋雨,再暴晒,然后存放起来。用时,取一把先刮去竹节、竹毛,再一分为二剖开,然后在河里或磨渠中浸泡,泡上两天两夜,待竹子变软后捞出来,这时竹子的柔韧性得到大大提高,适宜于加工,然后用蔑刀剖成匀称的细条,再刮光,就可用于编织。其次,进行编织。先将两根粗细均匀、长短相当的木棍曲弯,棍子中部交叉叠放,通过用铁丝扎成的方圈,把四个棍头摆放到圈的四角,做成背篼棍(也称背篼角)。然后从下往上编。

编织

要先用筋子(较宽的竹条)盘底子,再用篾子(细竹条)编。编到两寸处分头颈、五寸处分二颈、一尺处分三颈。然后锁边,小背篼一尺五寸高锁边,中背篼一尺六寸、大背篼二尺高锁边。边子锁住了就开始楦棍,就是把背篼口楦圆、楦正,使背篼形状美观。再进行缠边,把嫩竹一分为二剖开,把口沿缠上三圈,实质是对锁的边进行细化加固处理,使背篼口拿在手里舒适,不扎人,又牢固耐用,至此背篼就算编成。锁边、楦棍、缠边都是收口工序,也是显示编背篼技术水平的关键所在。

收尾

也就是在背篼前面拴系带处做两根背签,在背篼后面做四根护签,使背篼更加结实、耐用。民间有歌谣,专说编背篼:“小时家里手头窘,操起篾刀向竹蓬。嘭嘭几下竹随破,纤手剥篾似翻书。细篾经纬随即织,篼底好起口收。”

传承竹编的意义

中国传统竹编是中国民间手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竹编制品与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情趣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不少魅力,也深刻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造物观内涵。同时竹编制品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它既是生活用品,又是工艺品,也是一种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艺术品。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竹编制品在生活中的使用逐渐减少。因此,我们需要研究保护并传承传统竹编工艺,使其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使竹编技艺能够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展示了源远流长的独特生产生活风俗,彰显着特色鲜明的民族文脉。竹编是中国人“记得住的乡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定能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让中国人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永远记得“回家之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89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第十五日

7.12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五日,-今天是我们暑期社会实践队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在经过了14天的实践活动以后,队员们终于把本次实践队的所有任务,圆满完成,因此今天的任务,主要是将实践队……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第十四日

7.11日。实践活动的第十四日,今天是我们实践活动的倒数第二天,经过十三天,队员们的努力与学习,终于把本次实践活动的任务全部圆满完成,从一开始的黄庄小米标志设计与包装设计,到第二……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第十三日

7.10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三日,讲过昨天的初步汇报和定稿以后,队员们将老师和队员们提出的建议和指导进行应用于参考,对于实践队初步设计的作品进行修改和调整,队员们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十二日

7.9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二日,昨天的活动中,队长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将石墨面粉的设计任务进行了分配,标志设计组负责石墨面粉品牌标志设计,包装设计组负责石墨面粉包装设计。两个小组……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十一日

7.8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一日,在实践队伍三天的努力下,黄庄小米的品牌标志设计以及黄庄小米包装设计已经完成,队员们在这三天中积极应对,用心设计,每隔一天都会整理当前阶段的成果和资……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十日

7.7日。实践活动的第十日,经过昨天的讨论和研究,我们实践队的两个小组,分别进行,黄庄小米的标志设计,以及包装设计的成果汇报以及定稿的工作,今天,我们两小组的成员,在工作室二,……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九日

7.6日。实践活动的第九日,z昨天,我们实践队的队员分成了两个小组,分别进行,黄庄小米的标志设计,以及包装设计,今天,我们两小组的成员,在工作室二,进行了初步的汇报工作,两个小组……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八日

7.5日。实践活动的第八日,经过了一周的讨论和整理以后,我们睡觉哦就队伍决定选择黄庄小米进行小微企业品牌形象设计,作为实践活动对象,因此今天的任务是进行,根据现有的实践队员进行……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管青衿践初心,政社携手绘新篇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再次开展,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青年学子以躬身实践诠释责任担…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联合举办“心聚团队 合作共进

为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强化集体向心力,4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联合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于聊城大学北田径…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薪火以继往 怀赤忱而开来”主题升旗仪式

为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4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在西校区十一广场隆重举行“…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开学第一天
湖北学子三下乡:开学第一天中国青年网恩施7月12日电(通讯员何瑞雪)7月12日,我们正式开始上课啦。早晨,志愿者老师们便早早在学校门口等待孩子,孩子们都很热情跟老师们打招呼,然后由老师带领他们去教室。…
筑梦七彩 “童”画世界
(通讯员李蔚彤)为与小朋友们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7月13日,“援梦胡杨”志愿服务队在光明社区举办了一场温馨的亲子活动。通过带领小朋友们进行绘画课程,共同跳舞和游戏,为他们营造了一个快乐、有趣的学习…
科创绘童心 携手追梦行——亚运系列科技小课堂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作为亚运会东道主的杭州,处处彰显着迎接亚运、探索亚运的杭城热情。为探索科技奥秘,用科学绘筑亚运童心之梦,杭州师范大学学生科学研究联合会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联合河庄街道,于202…
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吾爱河海”实践团进社区主题观影活动
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吾爱河海”实践团进社区主题观影活动7月1日下午,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吾爱河海”实践团志愿者们,秉承着“热情、用情、真情”三情的志愿服务理念,开展了社区空巢老人关爱项目暨“…
探寻蚕桑之魅:居民对产业和文化的了解程度调研
(通讯员禤倩宜)近日,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发行美好”社会实践队调研组前往吴川市新联亿圣蚕桑种养专业合作社附近的居民区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对蚕桑产业发展的知识以及看法,蚕桑文化的起源、发展…
萤火,点亮每一个孩子的梦想
大学生网报网南京7月15日电(通讯员戴娆)七月的阳光温暖大地,在这个明媚的夏季,为帮助青少年锻炼体魄,增强自信,学会自主学习、爱上学习,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萤火之行”公益志愿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们…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暑假“禁毒”调研团—— 强戒所参观
为进一步加强团队成员对禁毒知识的学习以及提高禁毒意识,7月12日上午,湘潭大学化工学院禁毒调研团来到了湘潭市强戒所参观调查与学习。首先,调研团队在负责人揭警官的带领下对强戒所进行了参观。依次参观了…
崇高尚师德,传教育新风
崇高尚师德,传教育新风——关于2023年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夏日,往往带来某些夹杂不清的片段,与之相关的那些记忆便会悄然闯入我的脑海,往日的画面依然记忆犹新、难以磨灭。是的,夏,总是用来回…
湖北学子三下乡: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缅怀英烈铭记历史
湖北7月8日电(通讯员吴梦霖)为探寻红色基因,传承红色精神。铭记历史,不忘初心,深入学习红色文化红色精神,践行伟大奉献精神。7月2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来到了湖北黄石阳新,参…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暑期“禁毒”调研团—— 问卷调查与采访
为更好的了解湘潭市群众对禁毒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他们的个人禁毒意识,7月8日上午,湘潭大学化工学院暑期禁毒调研团兵分三路,分别去市中心、乡村以及学校进行问卷调研。市中心调研小队来到了湘潭市华隆步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