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在寻访革命老区中体悟抗大精神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人工智能 作者:violet

在寻访革命老区中体悟抗大精神

中国青年网滁州7月13日电(通讯员:刘博雄)。为深入了解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事迹,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安徽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党史学习,强国有我”三下乡小队于2023年7月13日在位于天长市区以北30公里、美丽的高邮湖畔的抗日军政大学第八分校展开了三下乡活动。

抗日军政大学始建于1931年,抗大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培养和造就了大量的军政干部,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一走入龙岗抗大八分校纪念馆大门迎面看到的是一幅幅浮雕,上面生动记录了当时抗大师生在这里学习和生活的场景,以及一些主要人物的人物肖像,转过这些浮雕,中间是开阔的党史教育广场,旁边的青春龙岗标牌用红字清楚地写着“忠诚,敏锐,活泼,实干”。深入抗大纪念馆我们看见古老的民房掩映其中,岁月的冲刷让这段历史显得历久弥新,老街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一副生机勃勃的样子,近百年以前中国共产党的新生力量也从这里蓬勃而出。

路过每一个宅子,上面的牌子都在向人们诉说它悠久的历史,那些宅子的外墙上面爬满了青苔,墙壁也有不同程度的破损,这些都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过的痕迹,在的参观过程中,可以了解到抗大学子在艰难的战争环境中如何进行学习和生活,让我感受深刻的是一些共和国的开国将领,不畏惧艰苦的环境,在这里一边进行抗战的计划安排,一边给抗大学子授课,与抗大学子同吃同住,肩负着抗日救国和为党育人的双重使命,他们不畏艰辛,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让我们在场的同学们都大为震撼,并且深受鼓舞。在沿途参观的时候,不时有附近民居的老人出来帮助介绍引路,告知相关历史情节。走进一些房间可以看到以前抗大师生们住过的屋子,那些屋子多半是石头床,窗边的书桌也很简陋,宽度仅仅够摆下一本书和一盏煤油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抗大师生们的精神显得更加可贵。在纪念馆陈列室,一张张历史照片、一件件先烈遗物,直观展示了抗大学员们日常训练、学习及生活的概况:在教室旧址,可以看到石砖垒砌的两个石柱之上,简单放置着一块木板,这就是当年的课桌;在学员二队宿舍旧址,已经泛黄的褥子上铺着一块块灰色的床单,被子整齐地叠在床头,让人回忆起抗战电影中那一抹抹灰色、顽强战斗的身影。

在参观的过程中还看到了许多抗大学子自制的武器和一些缴获的日军武器,包括一些手枪,步枪,机枪等等,那些自制武器还包括地雷,手榴弹等。在抗大,那些革命英雄与人民友好相处,积极帮助当地群众,他们将自己的棉衣棉鞋送给当地群众,帮助他们过冬,充分体现了军民鱼水情,更展现了我党执政为民的信念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纪念馆里的一件件衣物,一瓶瓶水壶,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历史。1941年5月底,日军对淮南津浦路东地区发动了大“扫荡”,学校撤出张公铺,经葛家巷、曾家营、铜城等地,几经辗转,迁到了天长东北部的龙岗镇,直到1943年4月离开龙岗回到张公铺继续办学。抗大八分校虽多次迁移,但基本都是在天长境内,驻龙岗时间最长。抗大八分校成立四年多,共开办4期培训班,培训了2500余名军政干部,为新四军第二师和淮南抗日根据地输送了大批军政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从不少房间中都可以看到当时的会议室,上面挂着战略形势图,会议室不大,仅仅只有十平米左右,简朴的木桌上铺着一层白色的桌布,在一间间小小的会议室中,复兴中华的宏伟蓝图正在一点点实现。

为期一天的三下乡活动中,我们仿佛跨越了时间,亲身体会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可贵的爱国精神和无畏的革命精神,在一张张陈旧的会议桌前,在一个个简陋的课桌椅和床铺前,我们感叹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为三下乡分队在抗大参观学习,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博雄 供图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86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平顶山学院三下乡:童心向党迎八一,致敬人民解放军
为加强对少年儿童的思想引领,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引导圈李村的少年儿童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品质,7月13日下午,外国语学院“支教下乡,语你童行”志愿服务团开展了以“童心向党迎八一,致敬人…
“优师”三下乡:精彩童年,缤纷课堂
大学生网报十堰7月12日电(通讯员唐征)7月3日,为响应国家号召,落实乡村振兴,助力教育发展。湖北四二师范学院“优师”支教团在十堰市丹江口市新港小学开展了为期14天的暑期支教活动。7月12日“优师”支教团…
湖南工程学院经济学院三下乡——“预防电信诈骗,共建平安社区”
文/刘佳馨、龙侣、仇雅拍摄/刘宇豪、胡婉琳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防诈骗意识和能力,维护社区的安全稳定与和谐发展,7月12日,湖南工程学院经济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湘潭市宝塔社区,开展“走进社区下…
“优师”支教:寓教于乐,欢乐一夏
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7日电(通讯员唐征)为响应教育局德智体美劳“五一并举”的积极号召,助力基层教育振兴发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优师”支教团前往十堰市丹江口市开展暑期夏令营支教活动。针对小朋友们的年…
万年古陶,齐韵长歌 ——探访淄博市琉璃博物馆
撰稿人:张佳尹,陈丹为了研究文旅产业方面淄博如何扩大流量效应的主题,在7月15日上午,驻淄“烤”研队实践团前往淄博市张店区陶瓷琉璃博物馆,以游客的第一视角参观了整个博物馆的对外开放展区,在充分的游…
山东大学小树林调研团“红高梁”队吕梁红色文化调研实纪
7月13日,山东大学小树林调研团红高梁队来到山西省吕梁市开展红色文化调研活动。首先,队员们来到离石区信义镇对吕梁精英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大约三分之二的参与者对红色文化较感…
湖北学子三下乡思想感悟
湖北省作为中国的中部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为了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湖北省教育部门推出了“三下乡”计划,让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农村,与农民共同生活…
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并举,既有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为探究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深入了解郭家河村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的相关措施。7月11日,长安大学赴陕西安康“山水绘锦绣·青春助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安康市瀛湖镇郭家河村实地调…
聚焦红色资源,沐浴英雄洗礼
正逢七月酷暑,行路炊蒸,尽管骄阳似火也难抵队员们的热情,7月8日,弘法沧澜开启了2023年实践之路的第二站,本次实践地点为枣庄市山亭区八路军115师抗日纪念园,在对实践地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了解后,实践队便…
走进蟹产业养殖基地,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养殖业成为了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为了解阳澄湖蟹产业的养殖情况,7月4日下午,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感“蟹”有你实践团全体成员前往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新品种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