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苏二村古建筑,了解人文历史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作者:二苏新局团队

中国青年网湛江7月14日电(通讯员王子涵

广东海洋大学实践队二苏新局于7月12日继续前往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建新镇苏二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并学习古建筑活动

2023年7月12日早上8点30分,广东海洋大学实践团队二苏新局的“三下乡”活动在学校大门口集合后,团队精神抖擞,踏上前往苏二村的道路。

9点整抵达后,团队四人找到了黄庆由书记和阮华高委员进行交涉,团队两两分组兵分两路,一队负责对古建筑的了解以及学习,另一队负责采访并记录村里的古事古人等。

同队长走向村里的文化广场,人们熙熙攘攘躺在榕树底下的吊床上,老人和小孩们晒着太阳闲聊休息。在这里碰到了赴约来介绍团队了解建筑的黄爷爷,他身着蓝色衬衫黑色裤子,拿起草帽一身朴素,带领团队深度了解苏二村古建筑的文化和内涵。

首先来到的是大宗祠,祠堂是中华民族祭祀祖先的场所,自然在人们心目占里有极高的地位。第一座中立有第一代到第七代的牌位,黄爷爷介绍说第一代的祖先是宋朝进士出身,原生活在海南,宋朝败落,后在流亡路上遇台风不能返回,第二代与第三代便在湛江东海岛建立生活。牌位后的墙上张贴有“兄弟村”(同源)赠予的先辈画像,无不彰显他们的团结与关系融洽。穿过古路来到了第二座祠堂,这里立有第十五代到第十七代先祖的牌位。旁张贴有清朝兵部尚书所做的对联,下墙贴着“五代同堂”,“降龙”的画作,皆为后人所装饰留作纪念。走进第三座祠堂,映入眼帘的是四扇古木门和摆放在桌上的猪槽,经黄爷爷介绍木门是从前举人所留下。门旁贴有醉翁亭记的书法作品,在这里随处可见的便是书法与画作的渊博文化,三座祠堂中都留有先祖从香港寄回的书作。走出门后,左右两边镶嵌着两块石碑,刻有感谢后人赠予四十万余元重建村落的字样,先生们虽身不在家乡但仍会为建设自己的家乡所付出自己的一份力,十分值得学习。

“纪念石砖”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江慧琳摄

跨出大门,是一片极生机盎然的花园,有从前孩子们的滑滑梯,远看是一头大象模样,地上还有武石,黄爷爷说只有武壮士才能举起,一块石头重约170斤。走到拦河大屋外,有许多石砖高高堆积,从前有5米高,但如今所呈现只有3米不到,防御外贼,抵御洪流所做,路旁的砖瓦虽有岁月的痕迹,但仍经常修缮的完好,可见旧时应是良辰美景。

来到举人的老屋,已被高高的草木所遮挡,远处可见其被保存的完好,从前屋檐上雕龙画凤现也无法所见,团队不禁在这样的环境下一起想象古居旧时的辉煌样貌,黄爷爷说他小时候调皮喜欢在村子里到处玩耍,见过的这些地方记得都很清楚。

一路走在充满历史感的古居中,团队也被这静谧和谐的氛围所治愈,村户之间都十分团结融洽。走到重点建设项目“欧式建筑”附近,但此刻已看不出其从前的样子,黄爷爷介绍其有两层复式,有近百年历史,但在解放战争时期被炮火所毁,甚是可惜。老水井被一块重石所压住,黄爷爷抬起它,井内清澈见底,凉爽至极,“千年大石”铺得十分规整。井口的石砖有凹槽,是人们踩后又铺,铺后又踩所留下的痕迹,可见古井使用年份之久。井旁有两个大圆石槽,据说从前人们在此闲聊度日,小男孩儿们会在里面洗澡,尽显惬意。

“千年大石”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江慧琳摄

古屋上的浮雕十分精美,有兰花,荷花等其他雕作,虽多数已被刮花或是除去,但也能在少有的痕迹中看到古人的聪慧。黄爷爷说这一块门大概建筑了4、5年,人们在上画一画又下来观看,若是不合乎自己的要求,便擦掉重新画,听到此,团队十分佩服古人们的坚持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浮雕样貌”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江慧琳摄

走到村子的鱼塘,也预示这次的参观学习来到了尾声,这里两颗相连的鸳鸯树因为都枯死已被砍去。黄爷爷坐下同队长讲述他以前的故事,原来爷爷一直在村子里游神带路已有20多年,他说当初学习便花费4到5年的时间,现在也将此重任交给了年轻人,希望传统的习俗流传下去。

最后,团队二人原路返回,一路上都在感慨所见,虽然些许古建筑已被摧毁,但人们的记忆和心不会被摧毁。有黄爷爷的帮助,考察建筑的任务团队完美完成,实践调查进行顺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68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阜师范大学:深挖篆刻艺术内涵,探寻篆刻艺术背后的文化密码

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 王伟钦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把孤独留在过去,让温暖陪伴老人
中国青年网襄阳6月11日电(通讯员陈梨)为了解老年人养老现状,关注老年人身心健康,给老人带去心灵上的慰藉和温暖。6月1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前往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城关镇…
“党员爱心服务队”——7.14 音乐课
7.14音乐课,林老师上课,金老师管理学生。在课前林老师先给孩子们播放了大家都喜爱的《大鱼》,营造音乐氛围,激发孩子们对音乐课程学习的热情,孩子们都跟着旋律歌唱,氛围轻松愉悦。接着老师带孩子们回忆…
浙江农林大学生走进临安天目匠心馆
7月12日,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寻匠”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一行人前往位于临安区职工之家的临安天目匠心馆进行参观以及采访。临安“天目匠心馆”占地800余平方米,是集工运历史、匠人培训、网红直播、特色产品…
五线识音符,动物数节拍
2023年7月14日上午,阳新县实验小学音乐社团第四课在社团全体师生的合作下顺利展开,今天的课堂教授内容主要是音符与节拍。课堂伊始,老师带领同学们复习了上节课所学《小毛驴》和《粉刷匠》的简谱视唱,并让…
江苏大学生走进邻里街坊,助力传播红色文化
中国青年网淄博7月14日电(通讯员朱佳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青年有担当…
以河长制守护一江碧水打造幸福河湖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认领河段净滩行动
指导老师:夏妮湘潭大学化工学院通讯员:罗雨婕7月10日上午,湘潭大学化工学院河小青社会实践团与湘潭市环保协会前往化工学院认领河段——湘潭市雨湖区涟水河口段进行净滩活动。(图为实践团成员合影)在犁头村…
二师学子三下乡:走近阳新布贴,领略非遗文化之美妙
为践行“承遗风古韵,传文化薪火”的宗旨,切实保护非遗文化基因,彰显传统文化璀璨的独特魅力,2023年暑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再度出发,奔赴湖北省黄…
·湖北学子三下乡:献爱心共成长,关爱留守儿童
中国青年网武汉6月5日电(通讯员陈梨)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留守儿童的出现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未了解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助力乡村…
长江师范学院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教育先行
乡村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为了给乡村小朋友创设更多彩的学习课堂,送去更丰富的课堂…
南信院学子三下乡,聚焦葫芦非遗。
7月1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拾山歌之遗,寻乡音之韵实践团队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指示,团队一行来到南通海门,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学习调研活动。团队旨在深入了解葫芦技艺这一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