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三下乡:走进农村教育,奉献爱心支教
——“爱童行”实践纪实(十一)
中国青年网黄石7月13日电(通讯员徐伟伟)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上提出的鼓励青年帮扶乡村,建设乡村,振兴乡村的讲话精神,切实落实让劳动分子知识化,让知识分子劳动化的时代号召。为丰富乡村学生暑期生活,助力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湖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爱童行”实践队奔赴黄石市阳新县富池镇王曙小学进行支教活动。
7月13日早上,伴随着几声鸟鸣,学生们带着对新知识的渴望,陆续进入校园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校园因为他们的到来而再次热闹起来,实践队队员早早地在教室内等待着学生们的到来,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实践队员了解到乡村英语受制因素较多,教学相对薄弱,早上通常会安排英语乐园课程,以此来巩固学生的英语基础,提高乡村儿童对英语的兴趣。
除此之外,“爱童行”实践队还开展了科学、美术、音乐、体育、心理乐园等一系列课程,引导学生多方位发展,拓宽学生眼界,为乡村学生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窗户。
在课堂上,实践队队员为学生带来课外丰富的知识,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举手回答问题,从他们的眼中,能看到乡村儿童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外界的向往。平常很羞涩的他们也会主动地找我们,问一些外面世界的知识。“爱童行”实践队队员作为来支教的年轻大学生老师,每位队员都致力于让乡村留守儿童暑期生活丰富多彩,更加有趣,因此在每节课准备阶段,实践队队员都会认真备课,相互学习,努力增加课堂趣味性、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探索世界与未来。
图为实践队员在课堂教学。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骆红芳供图
实践队队员在课堂上是老师,课后又成为了这些孩子们的好朋友,与这些孩子们一起进行体育活动,和孩子们一起玩耍,陪伴着孩子们。和孩子们的教学游戏之间,我们看到了乡村里的他们那种最纯真的笑容、最干净的眼神、最快乐的身影。坚信未来对于他们是光明且满怀希望的,他们的未来将更加绚丽夺目。
下午四点,实践队队员会进行辅导学生暑假作业,督促学生每天按时完成暑假作业,进行作业辅导弥补留守儿童假期无人辅导的问题。通过所学化所用,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再一次传递到学生,也许这就是教育的意义,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的多少,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也许这些天,实践队队员并未给学生传授多少新知识,但也许会在这些留守儿童的心里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也许有一天这颗种子会生根、发芽、成长为参天大树,并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图为实践队队员辅导学生作业。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石义芳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爱童行”实践队的成员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能吃苦、肯担当,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图为学生积极回答问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骆红芳供图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去做支教志愿者是一件快乐又有意义的事情,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在帮助了你自己。
在这里能看见雅嫩的学生在教室认真的学习,在操场上自由的奔跑与打闹;能听到可爱又有礼貌的学生亲切的向队员问好;能享受到上课时与学生们一起沉浸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能因上课时一个个学生积极的踊跃回答问题,一下课就围着队员转的那一幕而感动。单纯天真的他们渴望一睁眼就能看到新的世界,而实践队队员尽他们所力教他们知识和开拓他们眼界的同时,也希望他们学有所成,学有所乐。
“爱童行”实践队走进乡村教育,奉献爱心支教,用真心、诚心、耐心、细心为王曙村留守儿童保驾护航。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号召,贯彻落实党中央及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期待。将青春的汗水洒落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助力乡村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67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