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履践菌草之志,赓续红色精神——福建农林大学学生会“赴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暑期社会实践队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王雪汝

追寻菌草足迹,发扬奋斗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实践筑梦兴农。2023年7月11日,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要义,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承红色文化新篇章,福建农林大学学生会赴龙岩市连城县“挑战杯”红色专项社会实践队前往世界菌草之父林占熺的故乡林坊镇陂桥村开展“履践菌草之志,赓续红色精神”主题实践活动。

实践伊始,实践队前往林占熺旧居进行参观调研学习,实地体悟林占熺教授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愈挫愈勇、永不言败的伟大奋斗精神。

走进林占熺旧居,厅堂左侧的墙壁上林占熺教授曾获得的满墙荣誉证书尽收眼底,一张张证书都在坚定地述说着林占熺教授“把论文写在农民饭碗里,把初心镌刻在祖国大地上”的决心。另一侧的墙面上赫然悬挂着林占熺父亲林学盛老先生手写的一则家训,白纸黑字,苍劲有力。这些都让实践队成员们深受触动,感受到优良家风家训弥足珍贵的重要作用。在厅堂的两侧还展示着与林占熺教授相关的新闻报道、人物事迹、荣誉称号等。这古朴的田间一隅为培育出令世界瞩目的伟人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践队成员在参观时为林占熺教授经天纬地的事业而赞叹不止。

图为实践队在聆听有关林占熺教授荣誉榜及其家训的讲解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受林占熺教授侄女林先英的热情邀请,实践队到访其家中,感受到客家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精神所在,也在交流访谈中领悟到林占熺教授所说的“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为民”的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心系乡土,扎根红土,在不断攻坚克难中创造佳绩,谱写新时代的青春篇章。

随后,实践队前往菌草驯养连城白鸭生态循环示范基地进行实地走访,学习连城白鸭的创新养殖模式,进一步了解菌草驯养白鸭产业的规模和发展现状。据菌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林忠达介绍,2021年,受“菌草之父”林占熺教授指导,菌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同国家菌草工程研究中心合作研发以草代粮项目,并把研发基地落地林坊陂桥村。

图为林忠达为实践队员讲授基地结构

林总向实践队员介绍到,通过利用菌草生长速度快、长得高的特性,种植巨菌草,以草代粮,以草代水,让连城白鸭回归野性化放养,在菌草饲料中加入鹿角灵芝提取物,配制成连城白鸭标准化菌草灵芝颗粒专用饲料,提高连城白鸭的品质和抗病能力。林总强调,他们将继续不忘“发展菌草业,造福全人类”的初心,持续推进生态循环养殖连城白鸭之路,让菌农业带领连城养鸭种草的农户共同致富,将一望无际的巨菌草青纱帐变成养鸭种草的农户通往绿色生态的幸福致富路。自2022年以来连城白鸭已出栏90万羽,鸭苗140万羽,白鸭蛋3600万公斤,全产业链产值达4.8亿元。菌草驯养白鸭的养殖新模式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优势,做到种、养双效益,实现了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图为林忠达向实践队员讲授连城白鸭创新养殖模式原理

本次实践活动中,实践团成员围绕“履践菌草之志,赓续红色精神”主题,追寻红色印记,探访教授旧居,调研养殖基地,挖掘菌草精神,用脚步丈量大地,坚定理想信念,以实践之热情,将青春挥洒在田野间;用双手亲历亲为,敢于守正创新,以奋斗之姿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时代的澎湃活力。实践队成员们深刻感悟到,知农爱农守初心,强农兴农担使命,传承奋斗精神和科学精神,是新时代青年肩负的责任与担当。实践队成员们将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肩负使命、珍惜韶华、不负青春,让青春在党和人民真正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图为实践队员同菌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林忠达与林占熺教授侄女林先英于基地集体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50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垃圾分类初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垃圾分类已经刻不容缓。中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传助人美德,递快乐之本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当你帮助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伸出援手。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虽然本次“垃圾分类,山河永青”暑……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绿城妈妈”与我同行

“绿城妈妈”项目是郑州市政府实事项目,该项目围绕市政府关于美丽郑州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中心工作,以专业化指导、群众性参与、社会化普及为原则,科学制定了垃圾分类、清洁家园……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是历史的选择,宣传是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日志

2019年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实践队在卢浮宫一二三期,金悦府,国龙绿城等五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及郑州的现在情况,如六环之外“第七环”的现状还有……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郑”在行动

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共计进入海马A,B,C,区,壹号公馆,六六社区等13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并体验垃圾分类工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首先带领社会实践……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时代的选择,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 小马达垃圾分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寻池州生物之多样,构人与自然之和谐
为助力科普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保护意识,池州学院“赴池州市石台县生物多样性调研”实践团于2023年7月5日至7月10日在安徽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生物多样性调研。实践团前往池州市生态检查展示馆进行生…
福建农林大学三下乡:聚青年力量,察时代成就
福建农林大学三下乡:聚青年力量,察时代成就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牢记总书记教导,努力奋进新征程。为了探寻时代之成就,感受社会发展之迅猛,2023年7月1日,福建农林大…
学习黄河保护法,助力黄河高质量发展
2023年7月16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宣传普及黄河文化,依法共护黄河安澜”暑期社会实践队员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研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相关内容,加深了对黄河保护法的理解,为实践…
学习黄河保护法,助力黄河高质量发展
2023年7月16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宣传普及黄河文化,依法共护黄河安澜”暑期社会实践队员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研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相关内容,加深了对黄河保护法的理解,为实践…
学习黄河保护法,助力黄河高质量发展
2023年7月16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宣传普及黄河文化,依法共护黄河安澜”暑期社会实践队员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研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相关内容,加深了对黄河保护法的理解,为实践…
学习黄河保护法,助力黄河高质量发展
2023年7月16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宣传普及黄河文化,依法共护黄河安澜”暑期社会实践队员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研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相关内容,加深了对黄河保护法的理解,为实践…
河南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共同富裕
为深入了解新农村建设发展情况,探寻黄固寺脱贫成功的原因。7月5日,“弘农为民,助‘密’前行”实践小队前往新密超化黄固寺进行实地调研。实践小队到达黄固寺后,首先向工作人员了解到黄固寺村依托村两委积…
陕西学子三下乡:长安青年赴安康·助力乡村共发展
为积极响应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引领广大青年扎根实际,贡献青春力量,深刻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7月10日,长安大学赴陕西安康“山水绘锦绣,青春助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正式出征!实践团…
走进特色古镇,追寻历史文化
走进特色古镇,追寻历史文化——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2023年“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志愿活动之参观宁厂古镇、荆竹坝岩棺葬墓群“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
一抹绿意,浸润人心
(通讯员王梅2023-7-13)白驹过隙,转眼间暑调已经过半。为了加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充分调动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浓厚创造兴趣,7月13日上午,在磁湖社区给孩子们开展了一堂树叶拼贴画创意手工课,课堂上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