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在参观完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体验中心之后,在场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怀着满腔热情,又走访了乡村非遗民俗街。
民俗街以老上海乡村为背景,逼真复刻了具有浓厚海派与乡村韵味的民俗街道,让队员近距离感受海派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一边驻足参观,一边聆听着细致入微的讲解,了解到了街区内各类布景的历史渊源。沿着小巷缓步向前,老街的一砖一瓦都体现了老上海乡村的非遗风情,重现了旧时街道的繁华与热闹,那些停留在方言中的词汇变成了一幕幕现实,展现在队员眼前,无一不令队员对乡村非遗的辉煌历史产生了无限向往。
在老街的内部,还藏着一个小小的沪剧艺术馆,与惟妙惟肖的乡村弄堂相辉映,不禁让人联想到乡村弄堂里的老老少少,在节日或闲暇之余,相约一同勾栏听曲。工作人员介绍道,当前的非遗技艺与表演除了深受乡村老人喜爱外,也正在由工匠艺人逐步教传授给青年人,建起了乡村老人与青年人之间的桥梁,维系非遗传承的纽带,让乡村老人获得精神满足与成就感,推动乡村的文化与物质振兴,这番话让队员们对于将非遗技艺与爱老敬老相结合的实践目标更增添了信心。
当天,实践队更是有幸观看了阿庆嫂的沪剧表演、京剧《沙家浜》的片段,一字一句皆具乡村韵味。表演的现场观众大多为老年人,观众们与台上演员的积极互动也让队员们感受到老人们对于乡村非遗文化的热情与喜爱,同时也为实践队开展后续养老教育服务提供了戏曲这一全新的主题。
在表演结束后,实践队成员有幸与沪剧名家,“阿庆嫂”的演员陈苏萍进行合影留念。趁此机会,实践队向陈老师介绍了“朝华夕塑”项目。陈老师在听完队员们的介绍后,表达了赞许之意。她表示乡村非遗文化与养老教育服务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而沪剧等戏曲类的传统非物质文化同样受老人喜爱,鼓励与帮助乡村老人们了解与学习沪剧,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养老教育服务结合的一种形式。
随后,团队成员们就非遗传承的难点,咨询了陈老师的看法。陈老师认为如今最大的问题是有技艺的乡村老人与年轻一代缺乏桥梁,从而导致非遗无法传承下去。乡村老人们空有一身技艺,但关注他们的人却越来越少,导致他们在精神层面的缺失,而非遗技艺也就此失传;而有兴趣的年轻人又迫于现实压力,从而导致传承的中断。
最后,团队成员又咨询了非遗技艺与乡村老人的结合方法,陈老师表示通过乡村非遗来达到敬老爱老的想法非常好,上海市政府也在大力推进非遗进社区的项目,举办多次戏剧主题表演,取得了乡村老人们的热烈欢迎与喜好。陈老师又道,戏曲的技艺需要长时间的学习,短期内很难达到创收的水平,但可以通过将戏剧与其他乡村非遗手工艺相结合,如泥塑等,让乡村老人们完成自己的戏曲主题周边,并进行宣传与售卖,或许能对爱老护老起到一定效果。
队员补充道,也可以通过结合重要时间点,如重阳节等,展开爱心义卖,出售乡村老人们的戏曲手工周边来获得创收,陈老师也表示赞同。
怀着震撼,激动与不舍之情,实践队成员离开了民俗老街。调研结束,已经是晚上,天色渐黑,在路上,队员们仍对今天的非遗之旅流连忘返。走了没几步,队员们恰巧碰见一个关于街头艺术的小推车,上面展示着各类捏面人。队员们与摊主交谈后得知,捏面人也称之为面塑,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传统乡村民间工艺品,历史源远流长,同样也属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人丰富的色彩、精巧的外观、惟妙惟肖的造型让队员们对乡村非遗文化与技艺赞叹不已,也让本次的非遗之旅更加丰富与精彩。
这次的非遗之旅让团队成员感触颇深,收获满满,一路的暴晒奔波,都得到了无与伦比的慰藉。通过实地感受非遗文化与技艺,队员们了解了各项乡村非遗的渊源与发展,感受到乡村非遗的魅力。队员们认为,搭建工匠老人与青年人的桥梁,例如邀请具有技艺的乡村老人来开展课程,不仅促进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让乡村迟暮老人感受到与时代的链接,以此来慰藉乡村老人的精神。此外,队员们认为应该帮助乡村老人,找到他们适合并喜爱的非遗形式,有针对性的进行养老教育服务,例如沪剧、京剧等戏剧,或者是面塑等手工技艺,亦或是将两者相结合,并定期开展主题义卖,借助媒体的宣传,帮助乡村老人售卖特色主题手工作品来获得创收从而改善乡村生活、增加社会对非遗技艺与乡村老人的关注度,给与他们展现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兴趣中得到满足,在兴趣中传承非遗,满足乡村老人的精神需求,从而助力乡村振兴。
队员们深谙前行之路任重而道远,但朝华夕塑将尽自己所能,脚踏实地,提升社会对乡村老人与非遗的了解与关注,助力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50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