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探访徽州古民居,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作者:绿绒蒿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新时代担当新的文化使命,2023年6月21日至28日,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赴歙县古民居调研团队前往安徽省黄山市开展题为“探访徽州古民居,助力乡村振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分别在黄山市歙县雄村乡、昌溪乡、徽州古城、徽州区西溪南村、潜口镇等地进行了有关古民居保护和利用情况的调研。

研:以实地调研探究徽州古民居的现状

在为期七天的调研中,团队成员大兴调查研究,以街头询问、人物访谈、实地走访、专家咨询等形式走进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声音,综观古民居的全貌,在调查中了解民情,在研究中凝聚共识。七天来,队员们专门对话了数位村基层干部,随机采访了几十位当地民众,深入走访了十几处古民居,实地参观了潜口民宅博物馆和徽商大宅院古建筑群,力图以丰富的调研形式掌握歙县古民居的整体面貌。通过考察,团队了解到调研地古民居的大致数量和分布状况,地方实施的古民居保护发展规划,当地人对古民居价值的认识,受访古民居的形成演变、内部构造、完好程度和实际用途等重要信息,为全方位掌握歙县古民居保护和利用现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来源。

团队每天将调查获得的访谈内容整理成文本资料,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场观察凝炼成每日调研小结,最终汇集成本次调研成果。探访不同的调研地点,团队明显感受到各地古民居保护和利用情况的差别。经调研,团队发现歙县雄村乡和昌溪乡古民居保护和利用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比起村落,城区古民居保护的总体形势更为乐观,像徽州古城内中山巷和斗山街这样成片分布的建筑群被集中纳入保护范围,但寂静的街巷表明其利用状况需要进一步改善。潜口民宅博物馆和徽商大宅院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创新活动形式,成为弘扬徽州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同时带动了周边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西溪南村秉持“保护优先,活化利用”的创新思维,破旧的古宅在保持原有生态和文化肌理的同时,根据现代人的需求和审美对内部进行改造,纷纷变身餐馆、民宿、酒吧、特色小店,文化产业成功为经济腾飞插上双翼。

品:以亲身体验领略徽州古民居的魅力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点阐释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四个特性,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必要性。调研之前,团队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内容,并充分体悟到,徽州文化同样具有延续性、创造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特质。通过调研,团队在实践中进一步领略到徽州古民居的独特魅力,从徽州古民居蕴藏的丰厚内涵中感悟到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徽州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

步入斗山街,街道两旁遍布成群连片的古民居,其中集聚了大量旧官绅宅邸和徽商住宅。耸立的屋墙、狭窄的巷道、陡峭的马头墙体现了明清时期特有的建筑风格。在潜口民宅博物馆,团队探访了乐善堂、善化亭、苏雪痕宅、罗小明宅、谷懿堂、诚仁堂等二十余处建筑。团队发现,“明园”和“清园”的建筑形制分别反映了明清两代徽派建筑风格的差异。“明园”建筑群不事雕琢,崇尚简朴;“清园”建筑群雄伟壮丽,更具奢华。在徽商大宅院,整座宅院集牌坊、戏台、亭阁、花园、水榭等于一体,完美呈现了明代建筑简约舒展、清代民国建筑雕饰细腻的特征。队员们惊叹于宅院的宏大精美,深刻感受到了徽派建筑的精神内涵。

行进在古朴的村落、街巷和建筑群中,队员们体会到了徽派建筑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形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力求人工建筑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独特魅力。经过几天的采访,团队了解到,徽州古民居极具地方特色,其建筑形制中包含的“四水归堂”“天人合一”等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创新性、包容性和和平性等特点。调研过程中,团队既领略了徽州古民居的魅力,也深感文化传承的责任重大。

宣:以文化宣讲扩大徽州古民居的影响

6月26日,团队前往黄山市屯溪区黄山学校,走进八年级(五)班教室,开展了题为“探访徽州古民居,弘扬徽州文化”的主题宣讲活动。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结合近些天来有关徽州古民居保护和利用情况的调研成果,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堂具有启发性的文化宣讲课。宣讲人王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深入浅出的分享,以ppt演示、视频展示、知识问答的形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同学们轻松参与到听讲中。他分享了团队近些天来的调研之行,着重向同学们阐释了徽州古民居的价值、徽州古民居保护面临的困境、如何保护徽州古民居等问题。

“徽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徽派三绝”之一的徽州古民居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团队在走访过程中不仅深化了对徽州古民居建筑形制、结构布局的认识,而且深刻领悟了徽州古民居蕴藏的多重价值”,团队向同学们分析了徽州古民居具备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经过调研,团队发现歙县古民居在保护和利用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何帮助学生准确掌握这一内容,团队总结了四点并进行举例说明。一是许多古民居被废弃不用,如昌溪村古民居数量不小但大多任其荒废;二是倒塌的古民居无人管理,如雄村遍布众多堆放垃圾、散养乌鸡的古民居废墟;三是古民居的精美构建屡次被盗,如琵坑村内“汪庆平宅”的门楼和八仙过海人物群像木雕先后被盗;四是有待修缮的古民居资金不足,如定谭村为古民居进行了项目资金申请,但目前仍在等待相关资金发放。“怎们保护古民居”?为改善古民居的现状,团队认为同学们至少应该做到三点,一要树立保护意识,二要投身保护实践,三要宣传保护理念,让更多人认识到徽州古民居的价值,让徽州文化在当代发扬光大。此次宣讲在广大中学生群体中普及了徽州古民居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有效传播了徽州文化。

寄: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如何让徽州古民居得到保护和利用,让徽州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为期七天的调研为团队打开了思路。团队认为,合理的保护、传承和挖掘是让一座座古民居重新焕发生机活力,让历史文脉得以延续的重要路径。地方在推进乡土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之上,坚持“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既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促进当地文化的繁荣,也有助于激发百姓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实现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42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创新,心得感悟

转眼间暑假就要结束了,社会实践也接近尾声,回顾这两个月,我们经历了许多,最开始的队伍组建,大家来自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因为一次社会实践相聚在一起,我们开了数次会议讨论选…… 邓旭妍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双碳”转型,实践成长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运⽤所学知识亲身实践的途径与⽅式。通过⾃⼰的亲⾝实践,能进⼀步认识、了解清洁能源的使⽤情况。这次活动以双碳背景下传统能源产业转型…… 吴文慧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绿色经济,实践成长

忙忙碌碌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就要结束了,短短的两个月实践里,从组建团队到调研,再到最后结果的展现,无一不让我“痛并快乐着”。首先,在组建团队时,团队成员来来去去,经过一波三折…… 王朝瑞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探索,低碳追源

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有利于引导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和经济的全球竞争力。本次社会实践的主题为:“双…… 唐艺宁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真知,感悟成长

怀揣着一颗激动且炽热的心,我加入了2022暑假社会实践的调研小组之一,这也算得上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本次调研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终究被我们一一克服,百转千回…… 刘从强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低碳发展,绿色远航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越来越关注“碳”问题,我国更是提出了“双碳”目标,力求为国民的绿色健康生活保驾护航。在国家和社会的双重引导下,不少企业将发展目标放在这一领域,积…… 陈慧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云销雨霁,能源转型,彩彻区明 ——安财学子赴安徽九华发电有限公司调研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双碳”目标下,各企业都力求降低能源消耗,由高耗能、高污染转为低耗能和绿色清洁。在新能源备受推崇和市场前景良好的基础之上,全国的能源企业纷纷…… 秦璇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双碳”背景下,传统能源企业该何去何从——安财学子赴安徽九华发电有限

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为主,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如何主动适应“双碳”目标下的能源消费新诉求,成为现阶段我国能源产…… 王朝瑞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最新发布

播种希望,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暑期收获成长
"食悦"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塘小学,为这里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研学之旅。这次研学活动的目的不仅是让孩子们了解饮食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的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陪伴他们健康成长,开阔…
促乡村振兴发展,领导慰问暖人心
2023年7月7日早上9点45分,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党委副书记谢明亮、商学院李华辉与钟灵老师来访,“发行美好“社会实践队热情迎接。此次来访表达了对“发行美好”社会实践队的慰问,告知其相关的安全隐患,并对岭…
沃土村建国前老党员--付登玉先生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7月11日讯】(通讯员:王贞磊)2023年7月11日Cu-Zn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全体成员拜访莒南县沃土村老党员付登玉先生。付登玉老先生,今年95岁,十字路街道沃土村人,1947年光荣入党,时年19岁…
集大学子三下乡:用扭扭棒点亮童心
2023年7月11日下午,集美大学师范学院星火寻梦实践队带着梦想和热情,来到泉州安溪福田中心小学,开展了一项名为“相‘棒’流年”的精彩课程。这次课程的重点是向小朋友们介绍扭扭棒,并通过耐心指导他们制作…
集大学子三下乡:星火点亮羽球梦
2023年7月11日,集美大学师范学院星火寻梦实践队在泉州安溪福田中心小学开展了一项名为“‘羽’你同行”的课程。实践队队员们通过理论指导和实践引导,向小朋友们介绍了羽毛球运动,并激发了他们对羽毛球的兴…
炽热的激情将点燃教育的火焰
语言情景学习是一种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来进行语言学习的方法。在口才课中,我也通过语言情景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儿化音的发音。首先,我创建了一个有趣的学习情景。我把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
吉首大学法管先声志愿服务团三下乡活动圆满结束
吉首大学法管先声志愿服务团为期10天的志愿活动圆满结束。在活动期间,志愿者们积极投入,为当地社区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志愿者首先到达保靖县复兴村,志愿者们为复兴村的孩子们带来了七彩假期。通过开展…
蚕丝织梦:探索蚕丝被制造的精巧工艺
2023年7月7日早上9点,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发行美好”社会实践队来到吴川新联亿圣蚕桑种养专业合作社进行参观学习。通过此次出行,队员们了解到了,蚕宝宝在吐丝之前,需要先经过一晚上的排泄过程,才能进入…
纸间蝴蝶 放飞梦想
纸间蝴蝶放飞梦想7月12日余家营小学的教学任务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进程已经渐入佳境,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优师支教团的志愿者们为平衡发展“五育并举”中的美育精神,引导学生在美育中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京山市孙桥镇青少年“希望家园”开展经典国文欣赏
湖北暑期三下乡:畅游名著《西游记》,了解经典文化大学生网报湖北7月13日电(通讯员王鲁羽菲)为了让同学们对四大名著有一定的了解,我们选择了《西游记》这部经典文学作品。通过深入阅读、互动讨论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