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唐健翔)2023年7月6日,单拐红色革命根据地。为组织学生探究家乡特色文化,用好家乡丰富资源,讲好家乡生动故事。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单拐红色革命根据地社会实践”成员前往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单拐,探究其红色精神与文明传承,并进行相关工作。
7月6日上午,实践团队成员一行人来到单拐红色革命根据地后,在与工作人员进行昨日的工作总结与今日的计划安排后,团队成员决定今日工作重点放在接待处与村庄卫生建设方面,在与工作人员确定好工作内容后,团队成员开始了今日的工作。
濮阳市清丰县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现保留中共中央北方局、冀鲁豫分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和冀鲁豫军区军事工业部、军区第一兵工厂等旧址及邓小平、宋任穷、王宏坤、杨勇、苏振华、曹里怀等同志旧居34处院落,占地面积5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其建筑始建于清末民初,地方特色鲜明,拔檐线条流畅,墀头简洁明快,砖雕、木雕做工精细,是豫东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清末民初时期的民居建筑群,周边历史面貌保存完整。
图为团队成员在参观学习
与普通的中原村庄不同,单拐村的房子多为青砖灰瓦,小垂花门式的门楼极具特色,素淡清雅的色调,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随处可见,给人古色古香的感觉。村民介绍,这些青砖灰瓦的古典建筑,多半建于清朝末期。村庄房屋以胡同的形式布局,共有10多条胡同。
2014年出版的《清丰县志》记载:“据传,明洪武年间,有单姓人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氏取名单拐村。”有意思的是,虽然村庄以单姓姓氏得名,但目前单拐村村民大部分都姓陈。原来,260多年前,单姓家族在村里雇佣陈姓农户做长工,随后单姓衰落,陈姓崛起,陈家慢慢成了单拐村的第一大户。目前的单拐村,是濮阳市一处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除了保存相对完好的传统建筑群外,景区主要有三大看点,分别为冀鲁豫边区抗战史实展馆、冀鲁豫军区纪念馆和名人故居。其中,冀鲁豫边区抗战史实展馆为新建不久,冀鲁豫军区纪念馆和名人故居则基本为当年原貌。
图为团队成员在村庄进行工作
在抗日战争后期(1944.9-1945.9),清丰县单拐曾是冀鲁豫边区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1944年9月,中共冀鲁豫分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进驻单拐村,领导边区军民积极开展了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民主民生运动和部队整训工作,对日、伪军开展了攻势作战和战略大反攻,共收复县城75座,解放人口500余万。1945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邓小平同志率中共中央北方局来到这里,广泛发动群众,深入开展减租减息和民主民生运动,冀鲁豫革命根据地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边界东至津浦,西临平汉,南跨陇海,北靠德石,人口近2000万,成为我党领导下的较大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
解放战争初期,冀鲁豫军区在单拐村成立了军事工业部和军区第一兵工厂,制造了我军兵工史第一门大炮——“盖亮号”九二式七十毫米步兵炮,在我军兵工史留下光辉的一页。
今日团队工作主要以接待所解答游客疑问与帮助村庄内工作人员解决事物为主,团队成员工作态度端正。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28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