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赵文迪 余欣蕊)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承至今,为铸牢文化之基,增强文化自信,7月2日上午,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青凝志愿服务队队员在指导老师带领下来到“字言纸语”非遗馆,亲身体验古法造纸工艺,寻觅古法造纸的秘密,并有幸与非遗传承人陈银翔老师进行交流访谈。
优秀技艺百代不移,千年传承一纸难书
“造纸术”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跟着非遗馆工作人员的脚步,队员们首先了解纸的“前世今生”。造纸术自西汉便已成型,在东汉由蔡伦总结改进工艺,使更加完整,后来又历经唐朝的繁盛,并经丝绸之路传到世界。也因为有纸这一重要载体的出现,许多重要文献历经千年流传至今,让队员们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造纸术的魅力。
图为队员们随着工作人员参观了解非遗馆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李涓 摄
古时江夏纸坊街因造纸术而闻名,其因有二。一是古法造纸术传承人选用了当地盛产的构树树皮作为造纸的原材料,构树繁殖能力非常的强,它那韧皮纤维是一种造纸的高级材料,能制造出质地非常细腻、而且材质非常柔韧的纸张,而这种构树在当地也是随处可见。使用构树皮作为原料可以大大提高古法造纸术的产量。二是因为采用了仙人掌和芦荟汁液充当纸药在搅拌时加入,由于纸药特殊的化学性质,使得每张纸在抄起时表面生成了一层薄膜,进而提高了古法造纸技艺的成品概率。造纸术在古人不断的改良中得到了完善并且一直传承至今从未断绝。了解了古法造纸术不断改进,对于来自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的队员们,也了解到材料的发展对一件事物的影响之大,让他们更加清晰了所学专业对于社会发展将会有怎样的帮助。
切身实地试古法,惊羡古人非凡智
队员们亲身体验了古法造纸术的几个重要流程,感受到了古法造纸术将构树皮的变成一张纸的神奇,也感受到古人能够发明并不断改进古法造纸术的聪慧。队员们经过了切碎、捶捣、抄捞全程下来,他们感到造纸术实则不易,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但又显得十分简单,非常容易操作,这也更加凸显出来古人的聪慧。非遗传承人陈银翔老师在交流访谈中表示她创立“字言纸语”非遗馆是想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古法造纸并亲身体验。在一次次摸索中,她逐渐发现这种简单易上手的体验方式深受他人喜爱,有越来越多的人带着孩子来“字言纸语”非遗馆体验古法造纸术。这也变相证明了国人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对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有信心。
图为队员们在体验古法造纸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余欣蕊 摄
图为队员们在体验古法造纸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李涓 摄
亲身体验完古法造纸的几个重要流程后,好学的队员们将古法造纸术与化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从第一步的浸泡可以看到化学中萃取的影子,再到后面起着催化剂作用的纸药以及最后换一种形式过滤的抄捞,整个古法造纸术根本离不开化学的支撑。可古人显然并没有学过化学,这不禁让队员们更加佩服古人,也让他们的内心生出了一股自豪之情。至此,队员们更加坚定了他们的决心,要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细心队员们也发现了古法造纸术和现代机械化生产纸张相比却有不少弊端。现今,的确如此,但古法造纸术在中国历史上无疑是无法抹去的一笔,在它所属的时代,它更加辉煌!它代表的不仅仅只是科技的进步更多的是文化的传承与文化的自信。它在历史上熠熠生辉,永不磨灭。
青凝志愿服务队的全体成员在一起总结了此次“字言纸语”非遗馆参观体验的收获:文化传承即是知其来路,为未来发展指明去向,从纯手工造纸到如今的机械化生产,中华文明在发展中繁荣。同时,正因为造纸术的发明,为中华文明的延续与传播奠定重要基础,通过此次体验,更好地帮助当代大学生深植文化底蕴,认识文化传承的意义,增强其文化自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22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