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样的场景已经很难见到,但在枣阳一家传习所内还保留着这一珍贵的民间手艺,7月1日作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我们来到了枣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粗布传习所,进行调研和学习,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初进传习所,没有想象中的高大富丽,而是充满古色古香的小作坊,十几台大小不一的织布机整整齐齐“坐”在屋内,墙上挂满了粗布手工制品,香包、手提包、衣服、坐垫……应有尽有。第五代传承人刘海伦夫妇详细的为我们介绍着周边的一切,浓厚的兴趣让我们无比期待接下来的课程。
第一堂课便是粗布传承人刘海伦老师给我们讲述的纺织史,从古到今,绘声绘色的讲述,让我对纺织这一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枣阳手工粗布,又称老棉布、老土布等,它使用枣阳当地种植生产的优质棉花为原料,采用手摇单锭纺车、木质脚踏织机等工具纺织而成。是农耕文明时期的历史产物,曾是枣阳农村妇女主要谋生的手艺,经考证距今已有6200多年历史。枣阳粗布制作技艺从棉花种植到织成布匹主要的核心工序有17道,非常复杂,十分考验耐心。
经过了理论的学习,到了大家最期待的实践环节。纺织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织布了。老师告诉我们这些大大小小的织布机就是把线、丝、麻等原材料加工成丝线后织成布料的工具,她为我们亲自示范织布的过程,一步步详细讲解,她的双手不停地引线、穿梭,一寸寸土布从织布机里慢慢织就。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惊叹的表情,我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自己尝试织布这一技艺了。
在我们自己实践的环节,刘倩老师耐心的为我们指导,在经过几轮的练习中,我们由开始的不熟练渐渐能够找到节奏,一穿一压一换慢慢享受这个织布的过程。在体验“织女”时,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整个过程中,我可以亲手感受到每一根线的质地和每一个细节的变化,这种手感和视觉上的满足感是机械生产所无法比拟的。
图为实践队成员自己尝试织布 李沁遥 摄
令我们更加惊叹的是纺线的过程,小小棉花在刘倩老师的操作下,变成一根极细的棉线,经过几圈纺车,棉线充满了“力量”。但这可是一个技术活,纺线是需要技巧的,纺车摇得慢,线抽得快了,纺的线就松松的,容易断头;纺车摇快了,线抽得慢了,捻子就会拧成绳,纺出的线就打成结。只有摇车和抽线配合适当,才能纺出均匀细密的线。老师告诉我们开始学纺线,只能沉下心来慢慢地体会,协调左右手的动作,右手摇着纺车,左手拿着捻子不停地一前一后地摇摆,随着纺车转动抽出线条。我们只体验了一会儿就感觉到腰酸胳膊疼了,更何况是纺三五个小时或者两三天,甚至一天十多个小时,那是需要极大耐心和坚强的毅力才可以完成的。
图为刘倩老师指导实践队成员纺线 李沁遥 摄
一方布养一方人,也成就一方人。老粗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已经成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唧唧的织机声中,一拨又一拨的民间艺人,在时间的背影中渐渐老去。但老掉的织机依然存在,这一传统技艺仍在现代的潮流中绽放出璀璨之花。
通过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培养创造力和耐心,我对于非遗粗布技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同时,我们也希望这项传统技艺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传承,让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发扬光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21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