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福建农林大学赴厦漳泉智慧植保耕读学习实践队在肖顺、李亚和林美珍三位老师带领下从学校出发,来到厦门、漳州、泉州及其周边地区开展为期五天的耕读实践活动。第一站,实践队来到了“世界瓷器之都”——德化。走进智能化蓝莓“工厂”,感受设施农业的魅力;走访中国传统村落——曾坂村,领略乡村振兴带来的巨大变化;登上屈斗宫古窑址,感触跨越千年的文化。
一寻•上涌智慧植保
7月4日早上,实践队抵达了位于德化县上涌镇上涌村的牧谷农业基地。走进发展示范园区的温室大棚,可以看见栽着蓝莓株的营养钵整齐地排列着。
图为设施化蓝莓的标准化种植。梁立宗 供图
公司总经理潘朝斌带领实践队成员参观了设施化蓝莓大棚。棚内建有各类滴灌等检测传感设备。参观过程中,实践队成员针对大棚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以及蓝莓生长习性等要素向负责人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负责人表示:“控温、控湿和灌溉技术都已经现代化,比如高于一定温度时可远程控制大棚顶部的薄膜覆盖面积缩减,低于一定湿度时洒水器会自动进行喷淋”。大棚内的种植还采用了全自动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和无土化基质栽培技术,为蓝莓的生长提供更好的“服务”。此外,种植基地还通过大棚内的感应器,对蓝莓生长的温度、湿度、光照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为蓝莓高质量的生长提供了保障。
图为牧谷农业潘总向实践队成员介绍设施蓝莓种植的方式方法。李彩怡 供图
参观完蓝莓园,颜禧凯董事长向实践队成员介绍了设施化农业的发展前景。他表示:“目前,中国大多数农民种植农作物依然靠天吃饭,经常会遇到减产绝收的情况。作为新时代的植保人,要能吃苦、敢担当、有理想、肯奋斗,引进科学技术,保证农作物高品高产,这样,我们的未来将大有可为”!
图为实践队成员和牧谷农业经营者合影。梁立宗 供图
二探•曾坂乡村振兴
下午,实践队乘车抵达了上涌镇曾坂村,寻找当地发展乡村振兴产业的亮点。
曾坂村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有十六块水稻试验田培育着不同种的水稻。同时还发展稻田养鱼业,进行民宿修建与改造,打造成了一个可供旅游栖息的极佳场所。昔日污染村脱胎换骨变花园,曾坂村也用实际行动洗去了人们对它水泥重污染的印象。
图为曾坂村水稻种植试验田。李彩怡 供图
实践队就乡村振兴发展出现的问题,对曾坂村村长进行了详细的采访。
实践队同学问:“为什么现在乡村振兴起来了,年轻人还是不愿意待在村子里发展呢?”
村长答道:“其实主要还是效益的问题,在乡村里种水稻和发展旅游的的收益还不及外出打工挣得多,所以造成了村中无壮年,往来皆白头的状况。”
镇长还补充道:“其实一直有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政策,也希望有更多年轻人投入到乡村振兴当中去”。
图为实践队队员采访镇长。梁立宗 供图
采访过后实践队来到了曾坂村极具特色的姓氏瓷器文化馆。文化馆中陈列着百家姓的瓷器,瓷器样式会根据各个姓氏的来源而被赋予不同的外形。曾坂村结合当地特点创造出了独属于自己的亮点,是乡村振兴的典范。同时,它的创新也为未来振兴乡村提供了新方案。
三赏•瓷都优厚底蕴
下午,实践队成员来到了屈斗宫古窑址。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实践队成员知晓了德化瓷器的制作工艺和历史背景。屈斗宫窑为我国宋元时的古外销瓷遗址之一,古窑址依山傍水倾斜修建,长57.1米、宽1.4至2.95米,共有17间窑室、14窑门。它对研究宋元时期德化窑瓷产业的生产规模、窑炉结构和烧制工艺起着重要作用。
图为屈斗宫古窑址。李彩怡 供图
随后,讲解员将我们引领到隔壁的宋元德化窑展示馆。在馆内,实践队成员观赏了各式各样的瓷器。展馆充分展示了德化宋元时期陶瓷生产工艺艺术特色、贸易状况以及人文内涵,阐明德化窑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出口商品生产的代表性遗产要素,彰显其强大的产业能力和输出能力,呈现了宋元时期德化窑的辉煌历史。
习总书记说过:“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新一代植保人,应与时俱进,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做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传承和发展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为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而奋斗终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13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