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腔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是柳腔赖以生存和深受欢迎的基础。城阳西部的柳腔,从唱词到道(念)白都用当地的方言俗语,说的都是些干嘣嘣的“庄户话”、“实在话”,如“踢登”(坏了)、“扎固”(修理)、“赶莫”(等会儿)、“今瞎家”(今晚上)等,通俗易懂、朴实亲切。柳腔还把充满生活气息的歇后语、顺口溜以及比兴、夸张的言词,被大量运用到道白、唱词中,增强了感染力。
小队成员在假期中对柳腔文化进行了调研,了解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充分感受到了古代戏曲文化的繁荣。余音绕梁,步步生莲,舞台上戏折惊艳,让人沉醉,歌唱着古今韵味。戏曲,是中国的特殊文化象征,而富有代表性的柳腔更是意义深远。
柳腔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柳腔起源于民间,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语言通俗易懂,曲调朗朗上口,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在贫苦的旧时代,它是即墨人民的主要精神食粮。它的产生体现出即墨地区人民的艺术创造力,也为中国的戏曲历史增添了闪光的一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94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